第434章 女学规划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林向安神色恭敬,起身拱手:

  “二叔公,今日登门,是有一件大事,想先听听您老人家的高见。侄孙毕竟年轻,心里有些没底。”

  办女学,支持她们读书,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是非常难接受的。

  即便他如今有些权势,贵为举人,也需要争取旁人的支持。

  尤其是德高望重的长辈。

  王鸿这位老爷子,林向安觉得他并不是一位迂腐、墨守成规之人。

  反而会审时度势,为大局做出有利的判断。

  他是读书人,又是族老,在村子里的地位,独一无二。

  这也是林向安来找他的重要原因。

  王鸿听了,心里不免失笑,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名堂。

  不过以他对林向安的了解,这小子一向谋定后动。

  今日上门,不过是来让事情更稳妥罢了。

  他捋着胡须,点点头道:

  “你如今是见过大世面的举人老爷,何事能让你如此,但讲无妨。”

  林向安趁机切入正题,拔高立意:

  “二叔公,侄孙在京城,见过不少高门大户的起落兴衰。

  细细观察之后发现,一个家族能否长盛,不仅看外头的男丁是否能干,

  更在于内宅里,是否有一位明理持重的当家主母。

  俗话说,‘娶妻不贤,祸害三代’;

  反之,‘贤妻旺三代,良母兴一族’。”

  王鸿闻言,深以为然,点头叹道:

  “此言不虚。一家之母若是糊涂,纵有万贯家财,也能顷刻败尽。”

  林向安见势,便将“孝道”与“母教”相连,作为突破口:

  “正是如此!古人最重‘母教’。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皆成佳话。

  大家要求子孙孝顺,可若母亲自身不明事理,

  又怎能教出孝悌忠信的下一代?”

  稍微停顿了片刻,看了眼王鸿的脸色,才继续道:

  “所以,侄孙认为族中女子读书明理,

  是为了能更好侍奉公婆和相夫教子。

  这不光是女子个人的事,

  更是对‘孝道’最根本的践行,

  这是家族长久兴旺的百年大计啊!”

  此番话是牢牢将女子教育与孝道、家运牢牢绑定,听来合乎情理,且能带着道德上的正当性。

  这样才不会让人抵触。

  王鸿终于明白这小子卖的什么葫芦了。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为了女学这么上心,时分诧异。

  如今不是已经招收女学生,为何还来提此事?

  虽说说的有几分道理,但仍有顾虑:

  “话虽如此……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抛头露面终究不妥。

  再说读书也要耗费米粮,她们日后毕竟是别家的人。”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有些没录取上的,就在背后非议,女学生占用了男学生名额。

  只是这事,没人敢到林向安面前提。

  林向安点点头,也理解大家这个看法。

  办女学,不仅仅是为了妹妹着想,更多的是怜悯。

  怜悯她们的不易,希望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提供一些帮助。

  “二叔公所虑,侄孙岂敢不想?我们办的正是 ‘闺阁内的学问’。”

  林向安缓缓道来,言辞恳切:

  “义塾建好之后,必设单独女院,男女分开授课,各守礼制。

  女院所授并非空谈诗词,而是明理识事、持家管账、针黹女红等实用本事。

  您想,将来姑娘们若能学得这些,不仅能管好家,还能教出聪慧贤良的子女。

  婆家谁敢小觑?这岂不是族里女儿的金字招牌?

  到那时,说亲之事自然水涨船高,

  高门大户愿意上门求娶,这等姻亲助力,岂是区区学费可比的?”

  换句话说,随着林向安地位的提升,他背后的两族身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那么将来同当地大族联姻,便更容易了。

  若族中能多出几位品貌兼优、才名在外的女子,说亲自然不愁。

  这原本只是高门大院里姑娘,才具备的条件。

  王鸿心中渐渐明白过来,林向安的打算,不光靠男子科举出头,还要借女子姻亲抬升家族声望。

  两条路并行,方能稳妥。

  见王鸿若有所思,并未当场反对,林向安顺势一转,抛出了最重的筹码:

  “为此,侄孙准备筹划设立一笔‘女子才德奁金’。

  凡族中女子,就学期间品学兼优者,待她出嫁之日,

  义塾便以她的名义添上一份丰厚嫁妆。

  这既是对她才德的嘉奖,也是族里赐予的体面。

  二叔公您想想,若旁人都说:

  ‘王氏出身的女儿,知书达理,还自带厚奁。’

  那时求亲的门槛,岂不是要被踏破?

  我们能与怎样的人家联姻?

  这对两族,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

  王鸿听得心头一动,仿佛看见了数年之后,王氏女儿们嫁入名门的景象。

  族人因而受益,王氏声名日隆。

  哪怕自己年老了,也能含笑于九泉。

  说到最后,林向安语气愈发诚恳,几乎带上了恳求:

  “二叔公,此事或许有人微词,但影响深远。

  再过不久,侄孙便要赴京,无法亲自督促。

  还请您出面担任义塾理事,

  既是为族中妹妹们,也为两族未来保驾护航。

  您的一句话,胜过侄孙千言万语。”

  王鸿凝视着林向安,心中一股复杂情绪涌起。

  既有长辈对晚辈的欣慰与骄傲,也有对大势的沉思。

  为人父母的,哪有不想女儿嫁到好人家?

  但乡下人,家里的姑娘要么带着弟弟妹妹,要么干活。

  哪有时间和闲情读书?

  不过就凭林向安承诺要给添妆,倒也会有人让家里姑娘试一试的。

  可蒙学免费,但过了蒙学阶段,是要收费的。

  “那这学习的费用,又如何打算?”

  喜欢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http://www.yqzw5.cc/yq19100/4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