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凡与非凡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
女神的上门豪婿赵旭李晴晴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萧晨苏晴
逆道战神楚枫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逆道战神免费阅读全文
修罗武神楚枫苏柔
龙啸天下陈平耿姗姗
都市之最强狂兵陈六何沈轻舞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赵云现在是青州刺史部督军从事,这是刺史门下属吏,不是朝廷官职。从事就是助理,轶禄很低,但地位挺高,毕竟是刺史身边人。
这主要是因为赵云是落了罪之后重新辟用的,走的不再是军职体系,而是刺史掾属体系。
没错,虽然职务上有‘督军’二字,掌管的也是刘备的近卫甲士,但实际上赵云算是文职掾吏,和当初的吕布一样。
其实现在的吕布仍然是文职,吕布目前是新任并州刺史丁原的主簿。
这也是刘备、丁原等军政一体的刺史尴尬之处——职权确实很高,但无论是军职还是刺史职务,都不能直接任免官员,只能辟用掾属。
左中郎将已经是军事执行官的最高级别,但毕竟不是开府的将军。
州刺史也是大汉监政官的最高级别,但也不是执政官。
两者都没有人事任免权,想让手下人做官只能靠举荐。
所以刘备手下的将领都只是司马。
关羽是中军司马,张飞是军司马。
由于刘备没带朝廷的兵,全是自己的兵马,这只能算是中郎将本部人马——虽然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五千人,但还是只算一营两部,军司马只能有两个名额。
张郃与白垚刚脱离甘陵郡兵体系,目前两人都是别部司马,也就是为了平定青州叛乱而增设的别部,其实算是临时工编制。
而刺史本身又没有军事属官,因此赵云便只能做从事了。
属吏的俸禄向来比军务官低很多,军司马轶禄千石,而督军从事却只有二百石——这还是刘备给得高,一般从事俸禄是一百石的。
工资相差五倍。
但与工资相反的是,赵云这个督军从事的实权相当高,因为他有监军权。
以低职监高职,以低俸得重权,这也是大汉惯例了。
就像刺史这种州级监察官,轶禄才六百石而已,别驾和治中这种左右手也只有二百石轶禄。
而且刘备还让赵云补制军法——这当然是因为信任赵云的人品。
“云本粗陋武人,学识难比文和先生,资历难比云长益德,又未曾建得大功……”
赵云其实有些不安:“主君以云为督军从事,已是破格提拔,若再使云掌制军法,云恐军中不服……也不知主君立军法时要要以何为重?”
“子龙单骑破敌擒下孙坚,救我于危难之中,何言未建大功?”
刘备觉得赵云实在是有点谦虚,学识资历也就罢了,大功肯定是有的——以一人之力拿下孙坚,实际上是救了刘备的命,对刘备而言这功劳可比斩将夺旗大得多。
“身为近卫,保护主君乃是本分……”
赵云摇头说着:“若因本职加以殊勋,云受之有愧。”
刘备有点无语的看着赵云:“子龙,你对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些?能把本职做好,本来就是最大的功啊!”
赵云继续摇头:“云不具超世之德,亦无安世之仁,于大兴国朝无建树,于开疆拓土无所成。只是安守本分,或可计劳苦,却并无殊勋。”
刘备叹了口气,这赵子龙对自己确实苛刻……
于是刘备又问:“不知在子龙心里,何事才算殊勋?”
“云以为,如主君这般活民于乱世,乃积善之仁;如贾治中那般制备诸法,乃百年之治;如简别驾那般安民十万,乃当世之德;如云长益德那般逐灭胡虏,乃辟疆之义……此等才算殊勋。”
赵云的样子看起来极其认真。
刘备真没想到,赵云竟然是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
但正是这样的人,才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子龙啊……不是这样的。”
刘备笑着说道:“真正的殊勋,是一群普通的人,做着普通的事,却一同成就了非凡的伟业……”
“普通的人?”
赵云显然有些不明白——无论怎么看,刘备手下这伙人都算不上什么普通人……
“子龙,你有以一敌百之能,但如你这般非凡之人,毕竟是少数。”
刘备看出了赵云的迷茫,解释道:“更多的时候,需要依靠的,值得依靠的,都是普通的芸芸众生。如何使更多人并力得偿,使更多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那才是你我之荣,也是所有人的殊勋。”
“请主君教我。”
赵云拱手请教。
“若有人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守于此库,得此人值守,库内数十年未出任何灾变,连老鼠都没有一只……但此人未建奇功,也只有值守军库之能。子龙以为,此人可有殊勋?”
刘备指着官署后面的仓库问道。
“数十年无功无过,那便是劳苦之功,或无殊……”
赵云本想说没有殊勋,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对:“若是数十年无一错漏,此人或确有高功。”
“常言劳苦功高……何为劳苦功高?劳苦之事若一直无过,那便是大功了。正是每个芸芸众生各司其职,各做劳苦之事,才会有最终光耀天下的盖世功业。真正的大功不是以奇谋建奇功,而是让每个人都做好分内之事。”
刘备点头道:“近卫保护主君确实是本分,但常人皆只六成力,若能把本分做到八成,便是高功。若尽心十成,便是殊勋了。若天下人皆能尽善本分,那就是万世之仁。士农工商军皆是如此,如今子龙补制军法,也当以尽心本分为重。”
“以尽心本分为重……”
赵云明白了,拱手领命,转头去请教兵士们了——要了解每个岗位的本分,才能制定出能让人各行本分的军法。
这不仅是军法,也是兵法。
……
龙凑。
此地有新旧两个区域。
新龙凑是目前的黄河渡口,旧龙凑则是几百年前秦时的古城。
龙凑古城规模不大,因为以前也是古渡口,只是黄河改道,再加上汉初商业繁荣,古城渐渐从原本的渡口变成了商业区。
而现在的龙凑渡在古城南部大概五里的位置,黄河南岸是高唐县地界,也属平原国。
张郃之前在平原县附近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战斗,都是部队一到,“黄巾”就溜了,跟躲猫猫一样。
在龙凑古城也差不多,仍然在躲猫猫。
张郃出兵龙凑时只带了本部八百人,结果到了地方一刺探,古城里至少有两千守军,个个头戴黄巾。
于是张郃请求了援军,刘备便让白垚这个真正的黄巾将领前去增援。
其实几人都知道平原这边的“黄巾”并不是真黄巾,本以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攻城战,白垚甚至还动员了黄巾力士们下手狠一点,弄死那些招摇撞骗的假货。
可结果白垚带增援部队一到,龙凑古城的黄巾们便全都跑路了。
说跑路有点不恰当,敌人算是正经撤退的,而且撤得很有秩序,甚至留了断后的人马。
龙凑古城留了几百老弱阻挡了张郃一天,张郃率军攻到城下,这些老弱便直接投降了。
按照俘虏的那些老弱交代,他们的渠帅名叫张余,一开始是从平原国安德县起事的。
张余听闻新来的刘使君颇有仁义,不愿与刘备交战,所以见了刘备的旗帜便退避,眼下准备退往黄河以南的高唐县。还特意交代了古城的老弱,只需守一天便开城投降,以免无谓送死。
白垚是太平道老伙计了,手下全是真黄巾,但黄巾军中没人没听过张余这个名字,这多半是其他贼人自称黄巾。
待张郃追到渡口时,张余的部队已经上了船撤往了黄河南岸,临走之前还把渡口连同剩余的船全部烧掉了。
张郃与白垚也算是成功拿下了龙凑,但问题是,渡口和船只都被烧了。
任何势力在撤军的时候都会烧掉渡口这种交通枢纽,这事是无法避免的。
但这就使得刘备和关羽张飞一直无法汇合。
当地熟悉环境的向导倒是能用羊皮筏子过河,并且成功的传了关羽的信回来。
关羽的信向来比较详细,他和张飞目前已经占领历城。这是青州西部的交通枢纽,北边是济水,东边是济南东平陵,西边是兖州济北,南边便是泰山。
占领历城同样没有经历苦战,因为历城目前没有黄巾,官员与豪族全部逃离,只留下一群无衣无食的黔首。
关羽很奇怪这种现象——既然历城没有黄巾,为何官员豪族全部逃了呢?
而且历城这种交通核,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青州黄巾没有盘踞此地可以理解,因为朝廷大军来青州的第一站一定是历城。但郡兵或当地豪强却是正该驻扎于此的。
可历城也没有郡兵和土豪武装,这就使得关羽无法寻求地方人手协助,只能孤军作战。
随后关羽向高唐方向出兵,但在济水受阻,张余的上万黄巾大部队就驻扎在济水北岸,双方都难以过济水,只能隔河对峙——两边都能隔着济水看到对方,这种情况双方都没法退,谁退谁挨揍,算是耗着了。
同时,历城南边有大量泰山贼出没,为保历城不失,张飞便只能留守城内。
这通信仅传了一次,而且刘备已经没法回信了。
因为仲夏已至——黄河下游的洪汛期到了。
这年头的黄河凶猛无比,河道下游泥沙淤积太严重,河床与两岸的地势是一样高的,以至于水势捉摸不定,时不时的就得换条道走,年年都有洪泛。
而且,黄河南岸高唐县一带还有张余的部队守着。
这几个月,无论是过河还是重修渡口,都是在拿命开玩笑。
抢修堤坝保护田产才是目前的重头戏,要不然黄河泛滥淹了田,又有十万民众随刘备来平原,人多粮少,怕是得陷入饥荒。
但张余不与张郃交战,见军即退,烧了龙凑渡口,却又在济水阻挡了关羽渡河北上——这种行为当然不可能是因为“不愿与刘备交手”,毕竟关羽领着刘备中军,也打着刘备的旗帜。
刘备能看出关羽目前的情况有些艰难,南北都有敌人,又得不到外援,虽然没有直接受攻击,但实际上仍是被困在了历城。
历城没有了豪族大户,关羽短期内又无法与刘备会合,这就意味着关羽张飞的部队会存在后勤补给困难,而且这个困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只是关羽向来都更乐意自行解决问题,没到山穷水尽就不会在军报中提‘困难’二字。
“诸君,目前事务繁多,我等需得分而制事,诸君可有自领之事?”
刘备召集部下开了个会,打算把各事务分开解决。
以前刘备这里原本是没有例会的,议事也比较简单,常一言而决。
贾诩觉得这样容易导致各方沟通不足,便定了规制,每隔五日必须开一次议政会——和小朝会的周期一致,也不知道贾诩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而且贾诩制定了各部办事流程之后,各司负责人目前还不太熟悉事务流程,经常都要向刘备请示事项。
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刘备的事务也就一下子翻了几倍,搞得刘备不得不每天卯时起床……反倒是贾诩的活儿似乎清闲了不少。
这大概也算是作茧自缚了,但每个团队刚从小团伙性质进入正规化流程后都是如此,在过渡阶段,老板一定是最辛苦的那个。
刘备虽是老大,但他本人也要遵守已经制定下来的规则,要是早上起不来,左沅会把他摇起来,还指使俩奶娃拔他胡子。
刘备胡须本就稀疏,经不起这种折腾,结果天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感觉像是重新过上了牛马生活。
与卞姬亲热都得白天抽时间,免得睡到清晨被左沅带着娃跑来掀被子。
刘备可不愿过这种牛马日子,上辈子已经过得够够的了,他还指望着能学习一下曹孟德,到处鬼混多纳几个漂亮小妾生孩子玩呢,毕竟多生孩子确实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急重事项有五。”
贾诩向来是最有条理的那个:“其一,修整河堤疏浚河道,以防黄河洪泛淹没河北粮产;其二,沟通历城,与关、张二位司马相互得援;其三,安置流民,屯田备荒;其四,肃清安德、般县等地贼寇,使平原得治;其五,重建龙凑渡口。”
“诩自领修整河道之事,若河道得治,龙凑渡便可重建,两事可并行。诩已查过河道形势,诩将征募五千人做此事,请主君调拨钱粮即可。”
贾诩自己领了最难的任务——他工作其实是非常积极的,只是习惯性的不愿牵涉军心民心之类的事儿。
“安置流民屯田之事已成一半,平原民心皆向主君,此事并不难,雍还需半月即可结此政。但十万民置于平原北,已新成大县,需要有人管制以免生乱。”
简雍开口道:“请主君向朝廷举荐白垚代平原都尉,使其镇束本地。”
在正式会议上简雍也是称刘备为主君的,虽说简宪和平时向来豪放不讲礼数,但在正经场合却挺严谨。
白垚话少,点头谢过了简雍,并未开口再领事务——简雍推举他代理都尉,约束十几万外来民众,保障根据地,这已经是极其重要的军务了。
“肃清贼寇之事,郃自请出兵,或需一月。”
张郃言简意赅的领了军务。
随后,众人不再开口——沟通历城,与关羽联系的事儿没人领。
贾诩见无人再出面,开口说道:“历城看似四通八达,但以目前形势实乃绝地。南北有贼,东西有兵,无论是官军还是贼军,谁据历城谁便会受困无法动弹,所以之前才无人占据……但关司马是孤军入青州,无处安身,所以不敢弃城,也是稳妥用兵。”
刘备点头补充道:“但越是稳妥,便越会一直受困于历城。云长益德军中战马颇多,若是再不求变,恐怕云长就得缺粮了。必须立刻给云长传令……让他马上放弃历城,直取西平陵。”
贾诩点头恭维了一句:“主君知晓大略,不计一城一地之失,实乃我等之福。”
但问题是,现在基本已经没法过河了,怎么去给关羽传令?
众人面面相觑。
赵云上前:“主君,云愿渡河去历城。”
“此时渡河与送命无异……”
刘备摇头,看向贾诩:“文和可有计出?”
“人力难敌天地之威,诩无计可出……”
贾诩也在摇头叹息。
“主君曾言让平凡人行非凡之事……”
赵云抬头说道:“黄河天险难渡,但平凡之民却有过河之法,随主君来平原的民夫中有黄河渡工,曾言可从高唐北缓流水段以渡。”
“高唐北?高唐县已被那自称黄巾的张余占据,从高唐北渡河,岂非自落敌手?”
张郃有些不解:“子龙,此几乎必死无疑啊,那张余虽嘴上说不愿与主君为敌,但实则不怀好意。”
“诸君可能不知道黄河渡工是如何做工的……羊皮为浮,粗竹为标,携浮标从上游漂渡过河,粗竹内装货物,往来河道运货谋生。”
赵云解释道:“尤其是大河汛期船只难渡,便正是他们以命换钱之时。且他们中有高唐人,与高唐当地相熟,或可不受黄巾阻击。云通水性,愿领渡工凫水渡河,试取高唐……此事若成,渡工便可编为水军,以酬其非凡之功。”
http://www.yqzw5.cc/yq7245/2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