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未来猜想
推荐阅读:
徒儿你已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吧
绝世战魂陈枫洛城东
贾二虎的妖孽人生
最强狂兵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都市无敌战神林北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人过日子,不能光低头瞅着脚底下那三寸地,也得时不时抬头看看天,琢磨琢磨明天是晴是雨。做生意更是这个理儿。你光盯着这个月的报表、下个季度的KpI,就像开车只盯着引擎盖,跑得再稳,也容易错过出口,甚至一头扎进死胡同。SUdU干到今天,业务上了轨道,团队也成熟了。月度经营会开得跟钟表一样准点,数据报表越来越精细,大家各司其职,公司运转得那叫一个顺溜。可我这心里头,老隐隐觉得不踏实。这种感觉,就像一场长跑,前半程拼命冲刺,终于跑进了第一梯队,可以喘口气、跟着跑了,但一抬头,发现前面的路况变了,可能出现岔路,可能需要换鞋,甚至比赛规则都可能要改。
我担心,咱们这帮老兄弟,包括我自己,在成功的路径上依赖太久,会形成“肌肉记忆”,光顾着在熟悉的道路上优化步频,却忘了抬头看路,看看方向对不对,有没有新的路可以走。
琢磨了小半个月,我做了个决定:开个会,但不开那种讨论具体业务的会。要开个“务虚会”,主题就叫——猜想未来。
通知发下去,核心班子都有点懵。刘春宇跑来问我:“汪总,是不是下季度目标压力大了?咱们抓紧落实就行,开务虚会是不是有点……?” 连钟旭都推着眼镜问:“汪总,是需要讨论技术中台下一步的优化方向吗?”
我摇摇头,卖了个关子:“都不是。这次开会,不准带报表,不准谈KpI,就带脑子,和……想象力。”
开会那天,我特意把地点从死板的会议室,换到了公司新搞的那个带落地窗、有懒人沙发的“创意空间”。大家端着咖啡,歪七扭八地坐着,气氛倒是轻松了,但眼神里都透着疑惑:老板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我没绕弯子,开门见山,在白板上写了两个大字:未来。下面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兄弟们,”我环视一圈,“咱们SUdU,算是过了求生存的阶段了。现在好比是船开进了相对平静的海域,水粮充足,船员得力。但咱们不能光满足于在已知的海图上航行啊。今天这个会,咱不总结过去,也不布置任务,就干一件事——瞎猜!”
下面一阵轻笑,气氛活络了点。
“猜啥呢?”我走到白板前,“就猜猜,三五年后,咱们这服装生意,会变成啥鬼样子?哪些新玩意儿,会像当年的智能手机干掉功能机一样,把咱们现在的玩法给颠覆了?”
我抛出了几个关键词,像扔下几颗石子,想看看能激起什么水花:
“5G”。我看着负责内容的吴永浪:“永浪,你说,现在看直播,偶尔还卡一下。要是网速快得跟闪电似的,一点延迟都没有,那直播会变成啥样?是不是就跟和人面对面聊天一样真了?那时候,直播卖货还能是现在这样吆喝吗?会不会变成‘沉浸式穿搭体验’?消费者在家里就能360度看衣服细节,甚至能虚拟摸到面料质感?”
吴永浪眼睛一亮,坐直了身子:“汪总,您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那就不叫直播了,那叫‘线上时装秀’!对内容的要求更高了,得有好剧本,有好场景,简直就是拍微电影!”
“AI,人工智能。”我转向管运营的刘春宇和管客服的周红梅:“春宇,红梅,你们想,要是有个AI机器人,比咱们还了解每个客户的喜好。她昨天刚看了个韩剧,AI立马就能根据她的身材、肤色、过往购买记录,给她推荐一套‘韩剧女主同款风格’的搭配,甚至能合成她的头像试穿效果图,精准推送。那还要咱们这么费劲做用户分层、搞营销活动吗?营销会不会变成‘千人千面’的私人定制?”
刘春宇摸着下巴:“那咱们的营销策略就得彻底变了,得从‘广撒网’变成‘精准垂钓’,甚至是被动‘等鱼上钩’。”周红梅接话:“客服也是,简单问题AI全搞定,咱们的客服得转型成‘时尚顾问’,处理更复杂的情感沟通了。”
“物联网,Iot。”我又看向管供应链的云飞和管It的钟旭:“云飞,钟旭,你们脑洞再大点。要是每件衣服都带个小小的芯片,就像身份证一样。从生产线下来,到进仓库,到被买走,甚至穿在身上,数据都能追踪。洗了多少次,穿着去了哪些地方(经用户授权),喜欢怎么搭配…… 这些数据回流到咱们云平台。那咱们供应链预测会准成啥样?设计新款还能靠猜吗?那不就是看着数据‘抄答案’吗?”
云飞倒吸一口凉气:“那库存管理就神了!绝对不怕压货了!” 钟旭更是兴奋地推眼镜:“汪总,这个从技术上看,完全可行!这就是万物互联啊!咱们的‘技术中台’就得升级成‘AIot中台’了!”
我趁热打铁,又抛出几个更“玄”的猜想:
“你们说,将来会不会有‘3d人体扫描仓’,像拍ct一样,站进去一秒,身材数据全搞定,网上买衣服永远合身?”
“AR(增强现实)试衣镜呢?站在镜子前,手一挥,就换了一套衣服,根本不用脱?”
“甚至,材料科学突破了,出来一种‘智能面料’,能根据体温自动调温,能根据心情变颜色?那咱们现在死磕的纯棉、涤纶,是不是就落伍了?”
我开始是引导,后来自己也沉浸进去了,越说越兴奋。会场彻底“乱”了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脑洞大开,平时不敢想、觉得不着边际的话,都蹦出来了。有人觉得是异想天开,有人觉得大有可为,争得面红耳赤。
看着这帮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核心骨干,从最初的疑惑,到沉思,再到争辩,眼神里重新闪烁出那种好奇和探索的光,我心里特别欣慰。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我抬手示意安静,做了总结陈词:
“兄弟们,今天的会,不是要让咱们立刻去搞3d扫描,去研发智能面料。咱们是卖衣服的,不是搞科研的。那为啥还要‘瞎猜’?”
我语气变得沉稳而有力:
“第一,是为了保持恐惧感。让大家知道,咱们现在这套打法,不是永恒的。舒服日子过久了,就容易成温水里的青蛙。得有人时不时敲打一下,让大家知道,水可能很快就要烧开了。”
“第二,是为了打开想象力。咱们不能让自己被过去的成功经验束缚住手脚。今天的胡思乱想,可能就是明天的商业常识。敢于想象,才能避免在真正的变革来临时,被打得措手不及。”
“第三,是最实际的,为了发现‘小切口’。大的颠覆咱们干不了,但能不能在这些大趋势里,找到咱们现在就能尝试的‘小点子’?”
我立刻布置了“课后作业”:
“这样,每个人,回去都想想,结合你自己的业务,在未来一两年内,咱们可以做哪些‘小步快跑’的试验?比如,钟旭,能不能在技术中台里,引入一些轻量的AI算法,优化一下推荐系统?永浪,能不能尝试做一期全程用5G网络超高清直播的节目?林夕,能不能关注一下有科技感的新材料,小批量试水一款‘科技感’卫衣?不要怕失败,就当搞着玩,每个季度,咱们就拿点小预算,支持两个最靠谱的‘脑洞’项目!”
散会后,大家走出会议室,表情不再是开会前的迷茫,而是一种带着思考的兴奋。我知道,种子已经种下了。
这次“未来猜想会”,没产生任何立即的业绩,但它像一次精神的“换气”,给整个团队进行了一次“认知升级”。它传递了几个核心信息:
老板在思考未来,大家不能只盯着眼前。
创新和试错是被鼓励的,哪怕想法不成熟。
公司要保持对技术的敬畏和好奇,而不是抵触。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能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技术部开始悄悄研究轻量的AI工具;内容团队做直播时,开始有意识地测试更高清的格式;设计部选面料时,也会留意一些有“黑科技”味道的新材料。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那种面向未来、持续学习、敢于尝试的组织氛围,慢慢弥漫开来。
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困难,而是对未来的麻木。老板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当好“望远镜”和“警报器”,带领团队在晴天时思考雨天,在顺境中假设逆境。
战略的第一步是“看见”,第二步才是“走到”。定期进行“未来猜想”,不是为了立刻转型,而是为了拓展团队的认知边界,避免在方向判断上出现致命失误。看见趋势,才能顺势而为。
创新文化,是在一次次“不务正业”的脑暴中泡出来的。允许团队“胡思乱想”,保护那些看似不靠谱的“小火苗”,往往能孕育出真正的突破。管理有时要“无为而治”,营造一个敢想、敢说的场域,比定十个KpI都管用。
这次务虚会,没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却可能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思想僵化。它让SUdU这艘船,在平稳航行中,依然保持着对远方的眺望和对风浪的警觉。我知道,只要这种“猜想未来”的好奇心和危机感不丢,SUdU就永远有明天。
http://www.yqzw5.cc/yq47865/2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