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不久,蒙宇、蒙恬率领黄金火骑兵抵达军营。

  杨瑞和带领众千夫长在营门迎接,恭敬行礼:“拜见上将军!拜见右将军!”

  蒙宇与蒙恬随即率军入营。

  入营后,蒙宇立即着手了解军营状况,包括步兵、骑兵、车兵、弩箭兵的数量,以及秦连弩的配备情况。

  此外,他还详细询问了伤员数量和士兵士气。

  唯有全面掌握军情,方能运筹帷幄。

  经过深入了解,蒙宇发现军营除士气低落外,并无其他严重问题。

  然而,士气低落正是军队最大的隐患,缺乏斗志的军队难以发挥战斗力。

  秦军士气不振,蒙宇当即集结三军,召开动员大会。

  他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说,经过他的鼓舞与激励,秦军重燃斗志,士气再度高涨,全军斗志昂扬。

  此时,秦军探马传来急报:魏无敌正率领魏国大军进攻卫国的濮阳城。

  卫国是一个小国,疆域比魏国更为狭小,仅包括濮阳城及周边数个小镇。

  卫国君主不称卫王,而称卫君。

  这是因为卫国早已臣服于秦国,成为其藩属国。

  卫君自降称号,甘愿向秦王称臣。

  因此,卫国实际上可视为秦国的属地,魏无敌领兵进攻卫国的濮阳,便等同于向秦国发起攻击。

  收到消息后,蒙宇迅速调集军队,率领十二万人马奔赴濮阳,准备迎战魏军。

  ……

  濮阳城下,魏国大军压境,阵势浩荡,黑压压的军队遮蔽天日。

  濮阳城的统帅公孙羽身穿重甲,神色凝重地立于城头,俯视着下方密密麻麻的敌军,眼中寒光闪烁。

  濮阳是卫国最后的领土,一旦失守,卫国便将覆灭。

  因此,公孙羽必须守住此城。

  尽管面对魏军的强势进攻,他深知卫国军队难以匹敌,但他已决心奋战到底。

  他是卫国军民抵御魏军的最后希望,他将战斗至最后一刻,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誓与濮阳共存亡。

  此次率魏军进攻的大将,正是魏无敌。

  魏无敌曾大败王翦,声名远扬。

  他率军不仅收复失地,更向外扩张,意图吞并卫国。

  卫国力弱,魏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濮阳。

  只要攻下此城,卫国便告灭亡。

  令公孙羽稍感安慰的是,卫君已撤离濮阳,并将守城重任托付于他。

  因此,无论如何,他必须死守濮阳。

  魏军阵前,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端坐战马,身着黑色软甲,神态威严,气势凛然。

  此人正是魏国大将军魏无敌。

  魏无敌年近七十,却依旧精神矍铄,老而弥坚,威风不减。

  他修炼至刚硬功,不惧刀剑,因此未着铁甲,仅穿轻便软甲,手臂与胳膊裸露在外。

  魏无敌望向城头的公孙羽,高声喝道:“卫国将士听着,速开城门投降,若不降,待我攻破城池,必将屠尽全城,鸡犬不留!”

  此言一出,卫国士兵心头一震。

  魏无敌之意昭然若揭:若不投降,城破之日便是屠城之时。

  屠城是战争中最残酷的手段,在以往战事中亦不少见。

  若守军抵抗过烈,攻城方往往以屠城泄愤。

  “卫国只有战死沙场的勇士,绝无投降敌军的懦夫!要我们投降,休想!”

  城上,公孙羽声如洪钟,厉声回应。

  他的声音传遍全城,守军为之振奋,士气大振,士兵们个个斗志昂扬。

  两军对垒,士气至关重要,公孙羽一句话便点燃了将士们的斗志。

  “不知死活!攻城!”

  魏无敌一声令下,无数魏军如狂涛般涌向濮阳城。

  霎时间战尘遮天,杀声撼地。

  魏国与卫国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公孙羽依托城墙指挥将士拼死抵抗。

  但敌众我寡,十万魏军在震天战鼓声中如潮水般涌来。

  魏军足有十万之众,而卫军不足两万,双方兵力悬殊。

  况且卫军不论装备还是作战经验,都远不及久经沙场的魏军。

  尤其是魏武卒更是骁勇异常,个个如猛虎下山,以一当五。

  这场战役从开始就注定了卫国的败局。

  魏军不仅拥有精锐的魏武卒,还配有骑兵、战车等兵种,只是以魏武卒为主力。

  只见魏武卒前仆后继,如浪潮般层层推进。

  战况极其惨烈,将士接连倒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未经战火者,永远无法想象战争竟是如此残酷。

  “卫国的好儿郎们,誓与城墙共存亡!”

  公孙羽振臂高呼。

  将士们闻声激昂,无人后退半步。

  魏军持续猛攻,惨烈的战斗仍在继续。

  双方展开殊死搏斗。

  不久西城守将阵亡,副将临阵脱逃,城门遂破。

  黑甲魏武卒如潮水般从缺口涌入城中。

  公孙羽率残部且战且退,最终屹立在内城墙上。

  他衣袂染血,面色苍白,手中青铜剑寒光凛冽,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城下蜂拥而至的敌军。

  濮阳城将陷,但公孙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誓与城池共存亡。

  此刻他唯一欣慰的,便是已派人将孙女丽姬安全送离。

  只要丽姬无恙,他死而无憾。

  “随我杀敌!”

  此刻他们已被魏武卒重重包围,公孙羽当即率领残部冲向敌阵。

  “取我弓来!”

  魏无敌端坐战马,朗声喝道。

  立刻有兵士呈上一把强弓。

  魏无敌取过弓箭,挽弓如满月,利箭离弦,直扑正与魏军激战的公孙羽而去。

  “嗤!”

  箭矢破空,瞬间洞穿了公孙羽的身躯,带着他整个人向后倒飞,重重撞在城墙之上。

  “祖父!”

  远处传来一声惊呼,一位身披金甲的女将率领一队骑兵疾驰而来。

  她容颜绝世,此刻却戎装佩剑,英气逼人,眉目间尽是不让须眉的凛然。

  她正是公孙羽的孙女,公孙丽姬。

  丽姬自幼随祖父习武,身手不凡。

  原本公孙羽已派骑兵将她护送离开濮阳,途中她却心系祖父安危,毅然折返。

  不料刚回城中,便目睹祖父中箭的一幕。

  丽姬引兵冲到公孙羽身边,飞身下马,扑到祖父身前。

  见他浑身浴血、伤痕遍布,尤其那支透体而过的箭矢更是致命,她不禁泪如雨下。

  她自幼失怙,由祖父一手带大,他是她唯一的亲人。

  见他重伤至此,丽姬心如刀割。

  “丽姬,你为何回来?我不是命你离城吗?”

  见孙女返回,公孙羽又急又怒。

  “祖父有难,我岂能独自偷生?我要与您并肩而战。”

  丽姬虽为女子,却从不娇气。

  她自幼与祖父相依为命,比寻常女子更加坚毅果敢。

  “罢了,既然回来,你我祖孙便同生共死。

  临终前能见你一面,我已无憾。”

  公孙羽面色惨白,嘴角却浮起一丝欣慰的笑意。

  “祖父不会死的,我们都不会死!”

  丽姬泣声道。

  “傻孩子,人生终有一死。

  只是苦了你,年纪尚轻却要随我赴死。”

  此时魏武卒与卫军厮杀渐歇,卫兵不断倒下,魏武卒步步紧逼,逐渐围向公孙羽与丽姬。

  “格杀勿论!”

  魏无敌冷声下令。

  只要解决掉公孙羽和丽姬,这场战斗便可宣告终结。

  然而,就在此时,城外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一波接一波,不断涌来。

  “启禀大将军,秦军从城外杀过来了!”

  一名士兵匆忙禀报。

  “领军的秦将是谁?”

  魏无敌沉声问道。

  “秦军旗帜上写着一个‘蒙’字。”

  士兵回答。

  “蒙宇、蒙恬!”

  魏无敌低声念出这两个名字。

  身为魏国大将军,他自然对秦国将领有所了解。

  在秦国,姓蒙的将领中,最着名的便是蒙宇和蒙恬。

  正是他们攻灭了赵国,也是蒙恬大败燕代联军,攻陷了燕国都城蓟城。

  “他们来得正好,我去会会他们。”

  魏无敌当即率领魏武卒,出城迎战秦军。

  自从击败王翦之后,魏无敌信心大增,自认足以应对任何秦军。

  至于公孙羽和丽姬,他已不再放在心上。

  公孙羽身受重伤,生死难料;丽姬不过一介女子,不足为虑。

  “秦军来了!秦军来救我们了,我们有救了!”

  眼见魏国大军撤离,丽姬欣喜若狂。

  蒙宇所率秦军与魏无敌所率魏军,在濮阳城外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

  这场战争异常惨烈。

  秦之锐士,魏之武卒!

  双方展开了最为激烈的对决。

  战场上,不仅是士兵之间的搏杀,将领之间的对决也尤为关键。

  秦国一方,蒙宇、蒙恬、焰灵姬、独孤求败、宋缺、萧秋水、西门吹雪、无双鬼,皆是实力强大的高手。

  而魏国一方,则有魏国大将军、披甲门掌门魏无敌,其真传弟子典庆、梅三娘,以及一众披甲门弟子。

  他们个个身披铁甲,寻常刀剑难以伤其分毫。

  此外,还有魏国高手魏无伤,他身为魏国公子,亦是一名实力强悍的武者。

  士兵们激烈搏杀,双方高手也在战场上殊死相搏。

  战场上,魏军与秦军厮杀正酣。

  魏武卒人人好武,实力强悍,若论步兵战力,魏武卒堪称天下最强兵种之一。

  在吴起的时代,魏武卒被誉为无敌军团。

  吴起率领他们南征北战,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

  的辉煌战绩。

  三十年间,吴起率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历经六十四战,夺取秦国黄河西岸五百余里土地,将秦国压制在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阴晋之战中,吴起指挥五万魏军,击败了五十万秦军,创下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

  魏武卒由此名扬天下,其鼎盛时期人数达到五到七万。

  魏武卒是当时最为精锐强悍的军队代表。
  http://www.yqzw5.cc/yq46911/2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