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青灯祠
推荐阅读:
超市空间:穿越年代嫁糙汉
团宠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横的崽
九龙归一诀陆沉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星航征途
快穿系统:男神攻略手册
诸天影视从小欢喜乔卫东开始
吴北
星辰之主
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牛敢之第一次见到青灯祠,是在崇祯十三年的深秋。彼时他刚辞了顺天府的捕头差事,带着积攒的几两碎银,想回陕西老家寻亲。可兵荒马乱的年月,官道早已不通,只能绕着太行山脉的羊肠小道走。连日的阴雨把山路泡得泥泞不堪,他身上的粗布短打湿了大半,贴在身上又冷又沉。正当他循着隐约的犬吠声想找户人家借宿时,雾气忽然漫了上来。
那雾来得蹊跷,不是山间常见的晨雾,而是带着些微青灰色的冷雾,落地不化,反倒像细沙似的贴着地面流淌。牛敢之常年办案,警觉性远胜常人,当即握紧了腰间的佩刀——那是柄祖传的环首刀,虽不算名贵,却跟着他斩过盗匪、护过商旅,刀刃上还留着几分戾气。他放缓脚步,顺着雾气最淡的方向走,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雾霭中忽然透出一点昏黄的光。
那光来得温和,不似农家的油灯那般跳动,倒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朦胧又执着。走近了才看清,竟是一座破败的祠堂。祠堂不大,青瓦已经塌了大半,露出黢黑的椽子,墙角爬满了枯藤,藤叶早已腐烂,散发出潮湿的霉味。祠堂的匾额歪斜地挂在门楣上,木质已经发黑,依稀能辨认出“青灯祠”三个篆字,笔画间积着厚厚的灰尘,却莫名透着股庄重。
“有人吗?”牛敢之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里荡开,却只引来几声鸦啼。他犹豫了片刻,终究抵不过刺骨的寒意,抬脚跨进了祠堂。门槛很高,脚下的青石板缝隙里长着青苔,踩上去有些打滑。
祠堂内部比外面看着更显空旷,正中央供奉着一尊神像,却被厚厚的蛛网和灰尘覆盖,看不清原貌,只隐约能看出是位手持青灯的女子。神像前摆着一张供桌,桌上积着薄薄一层灰,却出奇地干净,没有蛛网,也没有落叶,仿佛时常有人擦拭。供桌中央,果然点着一盏青灯,灯芯是淡青色的,火苗纤细,却能照出半间祠堂的范围,连角落里的鼠洞都看得一清二楚。
牛敢之放下行囊,找了个远离神像的角落坐下,掏出怀里的干粮啃了起来。干粮已经被雨水泡得有些发软,难以下咽,他却吃得狼吞虎咽。正吃着,忽然听到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像是有人穿着布鞋,踮着脚尖在走动。
他猛地抬头,握紧了佩刀。祠堂里空荡荡的,除了他之外,再无旁人。那脚步声却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近,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像是在围着供桌打转。牛敢之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着供桌的方向,青灯的火苗忽然微微晃动了一下,映出一道纤细的影子,落在供桌旁的地面上。
那影子很淡,像是水墨画晕开的痕迹,看不清身形,只能看出是个人形。牛敢之喉头滚动了一下,他办过的案子里,不乏装神弄鬼的盗匪,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底生出一股莫名的寒意。他沉声道:“何方高人在此?在下牛敢之,路过借宿,并无冒犯之意。”
话音落下,脚步声停了。那道淡影在供桌旁顿了顿,缓缓转向他的方向。青灯的光芒似乎暗了几分,祠堂里的温度骤然下降,牛敢之甚至能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他握紧佩刀,指尖微微泛白,却没有主动出手——这影子没有散发出恶意,反而透着一股淡淡的哀伤。
“牛捕头……”一个轻柔的女声忽然响起,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就在耳边,“你可知这青灯祠,为何只有一盏青灯?”
牛敢之眉头微皱,他早已不是捕头,对方却一口叫破他的过往。“阁下究竟是谁?”他沉声问道,“为何认得我?”
那道淡影没有回答,反而缓缓飘向祠堂的西侧。青灯的光芒跟着移动,照亮了西侧的墙壁。墙壁上刻着许多文字,大多已经模糊不清,只有几行字迹还算清晰,是用朱砂写的,颜色已经发暗,却依旧能辨认出“崇祯七年”“李氏”“沉塘”等字样。
“我叫青娘。”女子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浓浓的悲戚,“这青灯祠,是为我而建,也是为了那些枉死的女子。”
牛敢之心中一动,崇祯七年,他正好在顺天府任职。那年夏天,顺天府下辖的清河县发生了一起大案,县令以“通奸”为名,将三名女子沉塘处死,事后却有人举报,说这三名女子是因为拒绝县令的强占,才被罗织罪名。当时他奉命前往调查,可县令后台强硬,加上证据不足,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难道这青娘,就是当年的受害者之一?
“你是清河县的李氏?”牛敢之试探着问道。
淡影顿了顿,缓缓点了点头。“我本是清河县的绣娘,家传的苏绣技艺,靠着接活养活年迈的母亲。崇祯七年,县令王怀安见我绣品出众,又生得几分姿色,便想纳我为妾。我誓死不从,他便诬陷我与货郎有染,将我抓了起来。”青娘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母亲为了救我,变卖了所有家产,却只换来一顿毒打。最后,他竟在一个雨夜,将我和另外两名不肯屈从的女子,一起沉进了村外的莲花塘。”
牛敢之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当年他调查时,也曾听闻过类似的说法,可王怀安销毁了所有证据,还买通了证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没想到,这背后竟有如此冤屈。
“那这青灯祠,又是怎么回事?”牛敢之问道。
“是货郎建的。”青娘的声音柔和了些,“那个被诬陷与我有染的货郎,名叫陈生。他是个老实人,常年走南闯北,帮我带些绣线和布料。王怀安抓我时,他恰好在外经商,回来后得知我的遭遇,悲愤交加,却无力对抗县令。于是他散尽家财,在这深山里建了这座祠堂,供奉青灯,为我和另外两位姐姐超度。他说,青灯能照破黑暗,总有一天,会有人来为我们洗刷冤屈。”
牛敢之沉默了。他能想象出陈生当时的绝望与执着,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建一座祠堂,守着一盏青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陈生呢?”他问道。
青娘的影子黯淡了几分。“他守了我三年,去年冬天,山里来了一伙盗匪,他为了保护祠堂,被活活打死了。”她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哀伤,“盗匪想抢祠堂里的供品,他拼命阻拦,最后被乱刀砍死,尸体就埋在祠堂后面的山坡上。”
牛敢之心中一酸,一个普通的货郎,为了一句承诺,守了三年青灯,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他站起身,对着青娘的影子抱了抱拳:“青娘姑娘,当年我未能查明真相,让你蒙冤至今,是我的失职。如今我虽已不是捕头,但查明真相、惩治恶人的心思,从未改变。你放心,我定会为你和陈生讨回公道。”
青娘的影子微微晃动了一下,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感激。“多谢牛捕头……只是王怀安如今已经升任保定知府,权势滔天,你孤身一人,如何能敌?”
“我虽无权无势,但公道自在人心。”牛敢之眼神坚定,“当年我没能查到证据,是因为被他蒙蔽了双眼。如今有你告知真相,我定能找到他作恶的证据,让他血债血偿。”
当晚,牛敢之就在祠堂里住了下来。青娘没有再出现,只有那盏青灯,依旧静静地燃烧着,光芒柔和却坚定。他躺在冰冷的青石板上,辗转难眠,脑海里不断回想当年的案子,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那些含糊其辞的证人,如今想来,都是王怀安布下的迷雾。
第二天一早,牛敢之辞别了青娘,踏上了前往保定府的路。他没有直接去官府告状,而是先去了清河县。时隔六年,清河县早已物是人非,当年的证人大多已经搬走,只剩下几个老人还留在村里。牛敢之找到当年为青娘母亲治病的郎中,又找到莲花塘边的渔民,凭着当年的记忆和青娘提供的线索,一点点搜集证据。
郎中告诉他,当年青娘的母亲被王怀安的人毒打后,伤势极重,他偷偷去诊治时,曾看到王怀安的管家塞给县衙的衙役一袋银子。渔民则说,当年沉塘的那天晚上,他正好在莲花塘捕鱼,看到县衙的人用石头绑着三个女子,推进了塘里,其中一个,正是经常来塘边洗衣的青娘。
牛敢之把这些证词一一记录下来,又去了陈生的老家。陈生的老母亲还在世,已经双目失明,得知牛敢之是来为青娘和陈生伸冤的,老人颤抖着拿出一个木盒,里面装着陈生当年记下的账本。账本上详细记录了他为青娘买绣线、布料的时间和金额,还有王怀安派人骚扰青娘的日期,这些都能证明青娘与陈生之间并无私情,所谓的“通奸”,纯属诬陷。
拿着这些证据,牛敢之来到了保定府。他知道王怀安权势滔天,直接告状未必有用,于是他找到了当年在顺天府的上司,如今已是巡按御史的周大人。周大人为人正直,当年就对清河县的案子心存疑虑,如今看到牛敢之带来的证据,当即决定立案调查。
王怀安得知有人告他的状,起初并不在意,认为自己早已打点好一切,没人能奈何得了他。可当周大人拿出郎中的证词、渔民的供词和陈生的账本时,他脸色煞白,百般抵赖,却无济于事。周大人又派人搜查了他的府邸,找到了他当年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的更多证据,甚至还查到,除了青娘三人,还有另外两名女子也曾被他强占不成后害死。
真相大白后,周大人当即下令将王怀安革职查办,押解进京。崇祯皇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下令将王怀安斩首示众,家产充公,那些为虎作伥的下属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沉冤得雪的那天,保定府下起了大雨,仿佛在为那些枉死的女子洗刷冤屈。牛敢之没有停留,立刻赶回了青灯祠。
祠堂里的青灯依旧燃烧着,只是光芒比之前明亮了许多。青娘的影子再次出现,这次不再是淡淡的水墨色,而是清晰了不少,能看到她身着青色衣裙,眉眼间带着释然的微笑。
“牛捕头,多谢你。”青娘对着他深深一拜,“大仇得报,我和另外两位姐姐,还有陈生,终于可以安心离去了。”
牛敢之看着她,心中百感交集。“这是我该做的。”他说道,“是我当年失职,让你们多等了六年。”
“不怪你。”青娘摇了摇头,“若不是你,我们的冤屈或许永远都无法昭雪。陈生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她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青灯的光芒也开始闪烁。“这盏青灯,是陈生用自己的心血点燃的,如今大仇得报,它也该熄灭了。往后,这青灯祠,就留给来往的路人避雨歇脚吧。”
说完,青娘的身影彻底消失了。供桌上的青灯晃了晃,火苗渐渐变小,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祠堂里的雾气也慢慢散去,阳光透过破损的屋顶照进来,落在积满灰尘的青石板上,带来一丝暖意。
牛敢之在祠堂里待了很久,他走到祠堂后面的山坡上,找到了陈生的坟墓。坟墓很简陋,没有墓碑,只有一块小小的石头立在那里。牛敢之找了些砖块,为陈生砌了一座简单的墓碑,又在坟前拜了三拜。
离开青灯祠时,夕阳已经西下,染红了半边天空。牛敢之没有回陕西老家,而是选择留在了附近的城镇,开了一家小小的镖局。他说,他要守护那些善良的人,不让青娘和陈生的悲剧再次上演。
多年后,依旧有人路过青灯祠,在里面避雨歇脚。他们或许会看到供桌上那盏早已熄灭的青灯,或许会听到当地老人讲述的那段往事。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还能看到一位身着青色衣裙的女子,在祠堂里静静地坐着,身边陪着一个挑着货郎担的男子,青灯的光芒,会在他们身边微微闪烁,像是在诉说着一段跨越生死的执念与公道。
而牛敢之的名字,也随着这段往事,在太行山脉周边流传开来。人们都说,那是一个正直勇敢的汉子,用自己的行动,照亮了黑暗,还了冤魂一个公道。那座破败的青灯祠,也因为他的义举,成为了一段传奇的见证,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矗立着。
http://www.yqzw5.cc/yq46829/1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