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帝王迟暮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攻克寿州之后,南唐的长江防线,门户大开。

  后周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水席卷了整个淮南。

  郭荣没有给李璟任何喘息的机会,他亲率水陆大军,兵临金陵城下。

  面对兵锋正盛的后周军队,和城外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王家运粮船,南唐君臣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李璟自缚出降,南唐灭亡。

  平定南唐之后,郭荣马不停蹄,又将目光,投向了西边的后蜀。

  此时的后蜀,早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郭荣只派了一员大将,率领五万精兵,便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后蜀国主孟昶,比李璟还要不堪。他甚至没有等到后周大军兵临城下,就带着后宫嫔妃,和满朝文武,出城三十里,跪迎王师。

  至此,盘踞南方数十年的两大割据政权,尽数归于后周版图。

  郭荣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天下人都认为,他将是继秦皇汉武之后,又一位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

  然而,就在这赫赫战功的光环之下,郭荣的身体,却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垮掉。

  连年的征战,无休的操劳,早已将他的身体掏空了。

  显德五年,秋。

  郭荣在结束了对后蜀的巡视之后,班师回朝。

  开封的百姓,再次倾城而出,迎接他们战无不胜的皇帝。

  但这一次,他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青年。

  而是一个面色蜡黄,身形消瘦,鬓角甚至已经生出白发的中年人。

  他在马上,不断地剧烈咳嗽着,仿佛随时都会从马背上摔下来。

  那一夜,皇宫的庆功宴上。

  郭荣只露了一面,便因体力不支,提前退席。

  御书房内,他咳得撕心裂肺,用手帕捂住嘴,摊开一看,上面竟是一片刺眼的血红。

  “陛下!”身边的太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要去传御医。

  “不必了。”郭荣摆了摆手,声音虚弱,“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靠在龙椅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他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

  盘踞在太原的北汉刘崇,还在苟延残喘。

  他还没有为他那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铺平一条安稳的继位之路。

  他想起了那个被他圈禁在府,如同活死人一般的李重进。寿州之战后,他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李重进通敌的那些证据,甩在了他的脸上。

  李重进没有辩解,只是疯狂地大笑着,咒骂着,然后一头撞死在了御书房的柱子上。

  郭荣没有杀他全家,只是将他的党羽,尽数清除。

  他以为清除了这些内部的隐患,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现在,他最大的敌人,变成了他自己。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捧着一份奏折,走了进来。

  “陛下,太常寺卿王大人,有本上奏。”

  “王皓?”郭荣的精神,稍微振作了一些。

  这几年,王皓这个人,仿佛已经从朝堂上消失了。

  他安安分分地待在他的太常寺和司农寺,从不参与任何军国大事,也从不与任何朝臣结交。

  哪怕是他在出征过程中,王家的援手,朝中的大臣,也都以为他是直接与王家的家主王贞进行的联络,而没有通过王皓。

  可王皓做出的事情,却又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

  他整理古籍,恢复了前朝失传的“雅乐”,让郭荣在祭天大典上大出风头。

  他根据古法,改良农具,推广新的耕作技术,使得后周的粮食产量,连年攀升。

  他编纂的《显德历》,更是精确到了极致,被天下所有读书人奉为圭臬。

  在众人眼里,他就像一个最完美的“纯臣”,做得多,说得少,不争权,不夺利。

  可郭荣知道,这些都是他在太常寺所藏的典籍里面总结归纳,推陈出新而成,这是他为后周做出的贡献。

  可在众人看不到的角落里,他不知道又为王家积累了多少的知识,创新了多少文化。

  他越是这样,郭荣的心里就越是不安。

  因为他知道,在后周获得这些好处的同时,王家得到的好处都是也不知凡几。

  王家在这几年的南征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比谁都清楚。

  没有王家的船队,他不可能那么快地平定南唐。

  没有王家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他不可能支撑那么久的战争。

  王家不露獠牙,不显身形,但你却能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感觉到它那足以颠覆一切的力量。

  郭荣接过奏折,打开一看。

  奏折上,是王皓请求辞去司农寺卿一职,专心于太常寺的古籍研究。

  理由是司农寺的各项事务,已经走上正轨,无需他再操心。

  而太常寺的古籍整理工作,浩如烟海,他一人精力有限,希望能专心致志,为国学传承尽一份力。

  郭荣看着这份奏折,久久不语。

  他明白王皓又在主动地从权力中心后退,他身兼两个没有实权的三品官位,在自己积劳成疾的情况下,主动放手可谓明智之举。

  这本该是郭荣最希望看到的。

  但不知为何,他的心里却生出了一丝悲凉。

  他这一生,登上帝位后勤勤恳恳,但还是没有将全国统一,可在此期间却失去了一个可以与他平等对话的朋友。

  “罢了……”郭荣长叹一声,提笔在奏折上,批下了一个“准”字。

  他将奏折递还给太监,又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这一次,他咳出的血更多了。

  他真的快要撑不住了。

  ……

  太常寺,禁库。

  王皓看着从宫里传回来的,盖着玉玺的批复,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

  他将那份奏折,随手放到一旁,继续低头,研究着面前那台复杂的机器。

  那是一台蒸汽机的模型。

  在王家科学院,和郑大那批倭国学徒的“努力”下,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爆炸,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可以持续稳定运转的蒸汽机,终于在扬州诞生了。

  它还很粗糙很笨重,效率也低得可怜。

  但它确确实实地,将“蒸汽之力”转化为了肉眼可见的动能。

  王皓面前的这台就是扬州那边,送来的等比例缩小的模型。

  他看着那根在蒸汽的推动下,不知疲倦地上下运动的活塞,脸上惊讶的神色就一直没有停止。

  这小小的活塞每一次的运动,都代表着人力将会被取代的新时代将要到来。

  相比之下,皇宫里那个正在走向生命尽头的帝王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是时代浪潮下,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罢了。
  http://www.yqzw5.cc/yq46635/1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