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炼硅·荒地上的破局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省城郊区的荒地,风比半山还烈,卷着黄沙打在刚搭起的临时工棚上,

  “哗啦”声像无数小石子在砸门。我蹲在棚里,手里捧着一块灰褐色的硅石,石面粗糙,却藏着我们破局的关键——张厂长断了高纯硅料供应,我们只能自己炼。

  林静的虚拟身影映在棚壁上,她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土法炼硅流程图,淡金色的线条在昏暗中格外清晰:“硅石先粉碎,用盐酸浸泡除杂质,再跟焦炭混合,在电弧炉里加热到1800℃,就能得到粗硅。之后用三氯氢硅法提纯,反复蒸馏,纯度能到99.999%,跟省里调的料差不多。”

  “电弧炉呢?”聂小红扛着一捆废钢筋进来,钢筋上还沾着锈,

  “黑市上没现成的,得自己焊。我找了县城农机厂的老焊工,他明天就能来,说用废锅炉改改就行。”顾骁从外面进来,肩头落满黄沙,他手里拿着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红圈:“离这儿十里有个废弃的小煤窑,里面的焦炭还能用,我已经让人去运了。但要注意,煤窑附近有省电子厂的人巡逻,得晚上去,别被发现。”当天夜里,我们就行动了。

  聂小红带着老焊工,在工棚里焊电弧炉,废锅炉的铁皮被烧得通红,火星溅在地上,像撒了一把碎星。

  我和顾骁则带着几个死囚技术员,推着板车去煤窑,月光把黄沙地照得发白,板车轮碾过地面,

  “咯吱”响得像怕被人听见。煤窑入口被枯枝堵着,顾骁用砍刀劈开一条路,里面黑得像泼了墨,我们举着风灯往里走,煤尘呛得人咳嗽。

  走了大概五十米,终于看见堆在角落里的焦炭,黑得发亮,还带着余温。

  “赶紧装,半小时后必须走。”顾骁压低声音,手里的枪握得紧紧的。

  我们刚把焦炭装了半车,远处突然传来手电筒的光柱,还有人喊:“谁在里面?出来!”是省电子厂的巡逻队!

  我心里一沉,顾骁立刻吹灭风灯,

  “快,从后门走!”煤窑的后门被砖块堵着,我们七手八脚地搬开,刚钻出洞口,就听见身后传来追赶的脚步声。

  聂小红不知从哪儿冒出来,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两根钢管:“快上车!我引开他们!”我们跳上自行车,聂小红猛蹬踏板,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她还故意把钢管在地上拖出刺耳的

  “哗啦”声,把巡逻队的注意力全引了过去。回到工棚时,天已经蒙蒙亮,老焊工还在焊电弧炉,额头上全是汗,

  “快好了,再等一小时,就能试炉。”我们把焦炭倒进电弧炉的料斗,林静调试着温度控制器,虚拟的手指在表盘上点了点:“先加热到1000℃,预热半小时,再升到1800℃。”电弧炉通电的瞬间,

  “嗡”的一声巨响,棚顶的灯泡都晃了晃,炉口渐渐红起来,像一只睁开的火眼。

  我盯着温度表,指针一点点往上爬,1000℃、1200℃、1500℃……每爬一格,我的心就紧一分。

  “1800℃!”林静突然喊,声音里带着兴奋。炉门打开,热浪扑面而来,里面的硅石和焦炭已经熔成了暗红色的液体,像一汪沸腾的岩浆。

  老焊工用长钳夹出一块,冷却后变成了黑褐色的粗硅,表面还带着气孔,却让我们都笑了——第一步,成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忙着提纯粗硅。盐酸浸泡、三氯氢硅蒸馏,工棚里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却没人喊累。

  聂小红负责蒸馏,每天守在蒸馏塔前,眼睛熬得通红,

  “再提纯两次,纯度就能到99.999%,比张厂长的料还纯!”这天下午,我们正在工棚里测试提纯后的硅料,突然听见外面传来汽车引擎声。

  顾骁出去一看,回来时脸色凝重:“是杜组长,还有张厂长,他们来视察。”我心里一动,把提纯好的硅料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放在桌上。

  门被推开,杜组长和张厂长走进来,张厂长看见桌上的硅料,眼睛立刻瞪圆了:“你们哪儿来的高纯硅?我不是断了你们的料吗?”

  “自己炼的。”我拿起玻璃瓶,对着光晃了晃,硅料在阳光下泛着淡蓝的光,

  “张厂长,你断得了供应,断不了我们炼硅的技术。这料的纯度,你可以让你的人测,要是比你厂里的差,我把炉子拆了给你赔罪。”张厂长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杜组长却笑了,接过玻璃瓶看了看:“好啊!沈墨同志,你们又给了我一个惊喜!自己炼硅,不仅解决了供应问题,还为国家省了外汇,这是大功一件!”他转头瞪了张厂长一眼:“张厂长,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整天想着搞破坏,不如多学学技术!从今天起,省电子厂的硅料生产线,也交给沈墨同志指导,好好学学怎么炼硅!”张厂长不敢反驳,只能低着头,脸涨得像猪肝。

  杜组长走后,聂小红凑过来,拍了拍我的肩:“典狱长,你可真厉害,一句话就把张厂长给治住了!”我笑了,把硅料放进料斗:“不是我厉害,是技术厉害。只要我们手里有真本事,就不怕别人卡脖子。”当天晚上,电弧炉再次点火,提纯好的硅料被送进炉里,开始拉晶。

  林静守在炉前,虚拟的手指在半空画着晶线的轨迹:“这次要拉直径8英寸的单晶,能做更多的霜花-丙。”我蹲在炉边,看着炉口的火光,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从被断供的困境,到自己炼硅的破局,霜花的炉子,不仅能烧出晶体管,还能烧出我们自己的底气。

  顾骁走到我身边,递来一杯热水:“分厂的预烧炉明天就能完工,光学实验室的设备也快到了,三个月后,就能投产。”我接过水杯,指尖传来温热:“三个月后,我们不仅要满足军工订单,还要把霜花-丙卖到全国去,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自己能造好芯片。”炉子里的单晶渐渐成型,银色的晶棒在火光里泛着光,像一条即将腾飞的龙。

  风还在吹,却吹不散棚里的热气,也吹不灭我们心里的火。

  “继续炼。”我说,声音沙哑,却带着藏不住的雀跃,

  “让张厂长看看,我们的硅,到底有多纯。”
  http://www.yqzw5.cc/yq45751/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