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天使将至,静水深流
推荐阅读:
陆沉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小农民的随身道田
沈初薄暮年免费阅读
霸道总裁爱上假小子
被鬼新娘盯上:师父让我娶她为妻
沙雕小福宝四仰八叉
尘劫之主
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
这间霍格沃茨不太正常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公元前149年 汉景帝中元七年 冬十二月岁末的北地,寒气彻骨。大雪时断时续,将山川原野染成一片苍茫的银白。狄道城头的旌旗在凛冽的朔风中猎猎作响,守卒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花。城内街巷,行人裹紧冬衣,步履匆匆,年关将近的些许喜庆,也被这严酷的天气和隐隐流传的紧张消息冲淡了几分。靖王府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弥漫在重臣心头的凝重。
李玄业端坐主位,面色沉静,目光扫过在座的心腹——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以及刚刚奉命从朔方赶回的都尉赵破奴。赵破奴风尘仆仆,甲胄上犹带寒霜,眉宇间透着边关宿将特有的锐利与疲惫。
“破奴,朔方情形如何?”李玄业开门见山。
“回王爷!”赵破奴声如洪钟,带着金石之音,“入冬以来,匈奴小股骑队扰边次数较往年倍增,尤其针对阴山几处新设烽燧及偏僻隘口,显是试探我军虚实与防线漏洞。末将遵照王令,严防死守,遇敌即击,月内已击退胡骑侵扰十七次,斩首百余级,我方伤亡甚微。然观其动向,不似大规模进攻前兆,倒更像……疲敌、惑敌之策,且斥候回报,阴山以北,似有大队人马调动集结的痕迹,但因风雪阻隔,难以探明虚实。”
“疲敌惑敌……大队集结……”李玄业手指轻叩案几,“匈奴单于今冬异常安静,其各部却动作频频,右贤王、休屠王等皆不安分。看来,他们也在等,等关内的消息。”他目光转向公孙阙,“长安方面,‘潜渊’有何新报?”
公孙阙立刻呈上一卷细绢:“王爷,最新密报。晁错削藩之议,陛下虽未明诏天下,然已数次单独召见,咨问方略,态度似已倾向晁错。更为紧要者,朝廷已正式决议,遣使巡边,宣慰将士,勘察边情。使者人选已定,乃太中大夫周仁,副使为谒者仆射邓公。据闻,此行重点,一在核查边镇军备粮秣,二在观诸侯王言行,三则……或带有密旨。预计岁首前后,便将抵达我北地。”
“周仁?可是那位以谨慎寡言、深得陛下信任的周大夫?”周勃捻须问道,面色更为凝重。
“正是此人。”公孙阙点头,“邓公亦为天子近臣。朝廷派此二人前来,其意不言自明。名为宣慰,实为震慑与勘察。”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周仁之名,在场诸人皆有耳闻,此人素不妄言,行事周密,极得景帝信重,派他前来,朝廷对北地,或者说对天下藩镇的疑虑,已然摆上了台面。
李玄业沉默片刻,心中那自前几日便隐约存在的“使者将至”的预感,此刻得到了证实。他再次感受到怀中魂佩那丝恒定温热的暖意,心神愈发安定。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该来的,总会来。朝廷使者,代表天子,我等当恭敬迎候,如仪接待。然,北地之军政民政,一切当如常进行,无须刻意遮掩,亦无须过度粉饰。我北地将士保境安民,官吏勤政爱民,仓廪充实,边关稳固,此乃事实,何惧勘察?”
他看向赵破奴:“破奴,朔方防务,乃重中之重。使者若至朔方,你便陪同巡视,我军容之盛,戒备之严,可坦然示之。然需告诫将士,谨言慎行,不得妄议朝政,不得对使者无礼,一切言行,皆需体现我北地军纪。”
“末将明白!”赵破奴抱拳,声若闷雷,“定让朝廷天使,见识我北地儿郎的威风与规矩!”
“周世伯,”李玄业又对周勃道,“郡内政务,尤其是粮秣储备、吏治考核、民生安置等文书账目,需再加核验,务求清晰无误,随时备查。接待事宜,由你总揽,依制而行,不奢不俭,彰显恭敬即可。”
“老臣领命。”周勃躬身。
“公孙先生,”李玄业最后道,“‘潜渊’耳目,需更加灵通。不仅长安、关东,匈奴单于庭及各部落动向,亦需加紧打探。我要知道,周仁使者离开长安后,各方反应。”
“臣已加派人手。”
方针既定,北地这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不同的是,这次运转中,增添了一份迎接“大考”的审慎与细致。郡府各曹衙,文书档案被反复核对;边军营地,操练更加刻苦,军纪巡查愈发严格;就连市井之间,在游徼的暗中弹压下,也较往日更为秩序井然。整个北地,如同一潭静水,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潜流暗涌,蓄势待发。
紫霄神庭之中,李凌的神念遍照北地。他“看”到使者将至的消息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北地信仰的光流中激起了新的涟漪。那代表“稳定 的金色光泽产生了轻微的波动,一丝、 的情绪弥漫开来,尤其是在狄道城的官僚体系和军队系统中。这是面对未知审查时的自然反应。
然而,他也“看”到,随着李玄业沉稳下令,北地上下迅速从最初的震动中调整过来,转变为一种积极准备坦然面对的状态。这种状态,反而使得那信仰光流中的 与 之光更加明亮。尤其是当各项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整个北地展现出井井有条、训练有素的面貌时,一股因 与 而产生的微弱毫光,开始融入信仰之流,抵消了部分紧张情绪。
“业儿已能独当一面,北地根基,确实稳固了不少。”神帝心中默许。这次朝廷使者的巡视,对北地而言,是危机,亦是契机。若应对得当,反而能进一步打消朝廷的疑虑,巩固北地的地位。
他的神念扫向北方朔方。赵破奴回到防区后,立刻加强了巡防。神帝“看”到一股约三百人的匈奴骑兵,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和渐小的风雪,试图偷袭一处汉军粮草转运点。神帝心念微动,并未改变大势,只是在那股匈奴骑兵冲锋的道路上,极其精妙地让一片看似普通的积雪层下,隐藏的几处坑洼略加深了一分,同时引导一股微弱的旋风,将地面的浮雪卷起,迷蒙了冲锋胡骑的视线。顿时,人仰马翻者不乏其数,冲锋阵型为之一乱,警戒的汉军立刻发现,箭如雨下,将这股偷袭之敌击溃。在汉军士卒看来,这不过是匈奴人自己倒霉,撞上了雪下的坑洼,又被风吹雪迷了眼,是“天助我也”。而这小小的“天助”,再次巩固了边关的稳定,也为即将到来的使者巡视,提供了一个“边关安靖”的实据。
与此同时,神帝的神念也投向那自长安而出的使者队伍。他能模糊地感知到,代表周仁的那道气运,中正平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审视意味。这副使邓公的气运,则更显锐利一些。这支队伍正不疾不徐地向西北而行。
“还需再添一分‘自然’的顺畅。”神帝心念再动,并未改变使团队伍的行程,只是在他们行经几段可能因风雪阻滞的道路时,让风势略减,让天空短暂放晴,使得道路不至于过分泥泞难行。这微小的天气眷顾,能让使者队伍更顺利地抵达北地,避免因路途艰辛而产生额外的烦躁情绪,也更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来观察北地实情。
数日后,当使者队伍即将进入北地郡界的消息传来时,李玄业正在校场观看士卒操练。他心有所感,那种“使者将至”的预感变得异常清晰。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对身旁的周勃淡然道:“世伯,准备依制迎候天使吧。我等,只需展现北地本来面貌即可。”
北地官道上,周仁与邓公坐在暖车之中,望着窗外虽显荒凉却井然有序的田野、驿站,以及远处巡逻而过的、甲胄鲜明的汉军骑兵,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邓公低声道:“周大夫,观此气象,这北地郡,似乎并非传闻中边鄙之地,倒有几分治世之象。”
周仁目光深邃,缓缓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靖王殿下治政如何,边关是否稳固,还需细细看来。”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迄今所见,军容整肃,道路平坦,已是不易。”
车驾继续前行,向着狄道城方向。风雪似乎也识趣地小了些,天地间一片肃穆。
紫霄宫中,李凌收回目光。使者的到来,意味着北地将直接置身于帝国中枢的审视之下。这既是考验,也是机会。他所能做的,便是在这“静水深流”之下,以微不可察的方式,确保北地这方水域,足够清澈,也足够深邃,能够经得起任何审视的波澜。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景帝纪:“(中元七年)……冬……遣太中大夫周仁等巡行天下,存问耆老,察吏治得失。”
* 家族史·靖王本纪:“景帝中元七年十二月,朝廷遣太中大夫周仁、谒者仆射邓公巡边,将至北地。玄业公令边备如常,恭迎天使,军政民政,坦然示之。”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帝君临霄,知天使将至,乃稳嗣君之心,使其坦然应对。暗助风雪以固边关,微调天时以利行程。北地遂能于天威审视之下,气度自若。”
* 北地秘录·静水深流:“七年冬,天使周仁巡边。靖王玄业外示恭顺,内修实政。天使至,见边关整肃,仓廪充实,吏治清明,乃叹北地之治。人谓王爷持重,实有神佑,得从容应对。”
(第四百三十二章 完)
http://www.yqzw5.cc/yq37975/4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