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纸灰偿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民国初年,关东长白山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叫马老三的汉子,四十来岁,是个走方郎中。这马老三医术平平,心眼却不差,时常给穷苦人家看病少收钱甚至不收钱,因此在乡间口碑尚可,只是自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这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马老三从邻村看完病回家,天色已晚。北风刮得紧,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他抄近路穿过一片老林子,忽然听见有呻吟声从一棵老槐树下传来。马老三提着灯笼凑近一瞧,是个穿着破旧青布棉袍的老者,蜷缩在雪地里,面色青紫,一条腿肿得老高。

  “老人家,你这是咋的了?”马老三蹲下身问道。

  老者有气无力地抬眼:“采药不小心摔下了坡,腿怕是折了...这冰天雪地的,怕是熬不过今晚了...”

  马老三二话不说,放下药箱,检查伤势,果然是骨折。他熟练地给老者接骨,用树枝固定,又掏出随身带的药酒给老者服下。

  “我家就在前面屯子,要不上我那儿将养几日?”马老三问道。

  老者摇摇头:“不麻烦先生了,我家就在前面山坳里,能劳烦先生送我回去吗?”

  马老三心想这荒山野岭的哪有人家,但见老者坚持,便背起他,按他指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说来也怪,约莫走了一炷香的功夫,转过一个山弯,眼前竟出现一座整洁的院落,青砖灰瓦,在这荒山之中显得格外突兀。

  老者掏出钥匙打开门,屋里陈设简单却齐全。马老三安顿好老者,又留下几副草药,嘱咐如何服用。

  老者拉着马老三的手说:“马先生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姓胡,单名一个禄字,家里没什么值钱物事,唯有祖传的一点小术法。你且拿这包纸灰回去,遇到急用钱时,焚香三柱,撒纸灰于水中,心中默念所需数目,自会有相应银钱出现。但切记,每月最多只能用一次,且不可贪心索取过多,否则必遭反噬。”

  马老三将信将疑,接过一个小布包,里面果然是黑乎乎的纸灰。他本想推辞,但见老者诚恳,便收下了。回到家已是深夜,他将布包随手放进药箱,也没太当回事。

  转眼到了年关,马老三家中穷得揭不开锅,债主又上门催债。走投无路之际,他突然想起胡老者给的纸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按老者所说的方法操作。神奇的是,纸灰撒入水中后,水中竟浮起几块银元,正好是他心中所想的数目,够还债和过年。

  马老三又惊又喜,这才信了胡老者不是凡人。此后数月,他谨记叮嘱,每次只用少许,解燃眉之急,日子竟渐渐好了起来。

  这天,屯里首富赵老爷家的独子得了急症,请了城里的大夫都束手无策。赵家贴出告示,谁能治好少爷的病,赏大洋五十块。马老三自知医术平平,本不敢接这活儿,但想起家中老屋年久失修,正需一笔钱修缮,便动了使用纸灰的念头。

  “这次不多要,就五十块,治不好赵少爷的病,用这钱请更好的大夫便是。”马老三自我安慰道。

  他焚香撒灰,心中默念五十大洋。果然,水中浮起银元。马老三高兴地收起来,准备次日去赵家试试运气。

  谁知第二天一早,赵家派人来报丧,少爷昨夜已经咽气了。马老三心中一惊,隐隐觉得不安。更奇怪的是,前一天求来的银元,竟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透明,轻轻一捏,成了灰烬。

  马老三慌了神,当晚又偷偷使用纸灰,想看看是否法术失灵。这次他只要了一块银元,果然又变成了灰烬。

  “莫非是胡老者收回法术了?”马老三心想。他决定次日去山中寻找胡老者问个明白。

  第二天,马老三凭着记忆找到那处山坳,却只见荒草杂树,哪有什么院落。正疑惑间,一位采药人经过,问他在此作甚。马老三描述胡老者的样貌和住处。

  采药人惊讶道:“你说的是胡三爷吧?他可是这山里有名的保家仙,听说专门报答有恩于他的人。不过他的法术有个忌讳,求来的钱不能用于见死不救的场合,否则法术就失灵了。”

  马老三恍然大悟,原来赵家少爷病重时,自己却只想着用法术赚钱,没第一时间前去救治,触犯了禁忌。他懊悔不已,对着山林拜了三拜,悻悻回家。

  纸灰法术失灵后,马老三的日子又紧巴起来。这天,他路过屯口土地庙,听见里面有呜咽声。进去一看,是个七八岁的小乞丐,冻得瑟瑟发抖。马老三心一软,将小乞丐带回家,把仅有的一个窝头给了他。

  小乞丐吃完,从破口袋里掏出一张黄纸符:“谢谢大叔,我没什么报答的,这张符您留着,关键时刻或有用处。”说完就跑没影了。

  马老三接过符纸,只见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也没当真,随手塞进怀里。

  当晚,马老三梦见胡老者来到床前,叹气道:“马先生啊,你本是有善心的人,为何一时糊涂?那纸灰法术本是报你救命之恩,你却因贪念触犯禁忌。如今见你救助孤弱,善心未泯,我指点你一条明路。明日你去镇上李记当铺,他家有难处,你若能解,必有厚报。”

  第二天,马老三将信将疑地来到镇上李记当铺,果然见掌柜的愁眉不展。细问之下,原来是掌柜的老母亲得了怪病,日夜咳嗽,药石无灵。

  马老三想起小乞丐给的符纸,掏出来递给李掌柜:“不妨将此符置于老人枕下,或可见效。”

  李掌柜本不信这些,但病急乱投医,还是试了试。说也神奇,当夜老太太就不咳嗽了,安安稳稳睡了一夜。李掌柜大喜,重谢马老三十块大洋。

  回家路上,马老三经过一处荒坟,忽听有女子哭泣声。他本不想多事,但哭声凄厉,实在不忍,便上前询问。

  女子抽泣道:“先生有所不知,我本是前村张家的媳妇,难产而死,埋于此地。可我放心不下襁褓中的孩子,听说他如今病重,我想去看看却无法离开这片荒地。”

  马老三心生怜悯:“我能帮你什么吗?”

  女子说:“只需先生明日在我坟前烧三炷香,默念我的名字张王氏,我就能回家探望孩子一夜。”

  马老三答应了。第二天,他买了香烛,按女子所说做了。当晚,他梦见女子来谢,说孩子已经退烧好转。

  三日后,马老三路过前村,果然听说张家孩子莫名其妙病好了,家人还梦见已故的媳妇回来看孩子。张家根据梦境描述,在媳妇坟前发现了马老三烧香的痕迹,特意找到他千恩万谢,又送了他五块大洋。

  就这样,马老三不再依赖纸灰法术,而是踏踏实实行医救人,偶尔也帮人解决些邪乎事,名声渐渐传开,日子也越过越踏实。

  一年后的腊月二十三,马老三再次路过那片老林子,忽见胡老者笑吟吟地站在路边。

  “马先生这一年来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你已明白,真正的法术不在纸灰,而在人心。”胡老者说道,“今日特来告别,我修行已满,将要离开此地。临别再赠你一物。”

  胡老者递给马老三三张黄符:“这是三道保家仙符,可保你家宅平安,无病无灾。但切记,唯有心正之人持之才有效。”

  马老三接过符纸,正要道谢,胡老者已化作一阵青烟消失不见。只有雪地上留着一串狐狸的脚印,延伸向远方。

  马老三对着远方拜了三拜,回家后将符纸恭敬地贴在门楣上。此后他行医济世,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据说他临终前,有人看见一只白狐在他家房顶驻足良久,对着月亮长鸣三声,方才离去。

  靠山屯的老人们至今还常说:这保家仙啊,帮的是善心人,惩的是贪心鬼。马老三的故事也成了屯里人教育后代的活教材——做人可以穷,但不能没了善心;遇事可以急,但不能起了贪念。

  而关于那纸灰法术,有人说它彻底失传了,也有人说,它还在世间流转,只等下一个有缘又不贪心的善心人去发现。
  http://www.yqzw5.cc/yq36566/6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