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吕氏的两封信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那么此案之中,最大受益之人……”

  此言一出——

  刹那间。

  齐泰原本愁眉紧锁的脸庞骤然凝固……

  方孝孺如遭雷击,全身颤栗,心神俱裂……

  而在场所有人,尽皆沉默如石。

  正如练子宁所言——

  他们并非愚人。

  相反!

  某些答案,早已在心底浮现。

  只是身陷局中,为势所困!

  更不愿,也不敢深思罢了……

  “怎可能?”

  “莫非……莫非这一切……”

  “是……是……”

  “是我所为!”

  “唯有我,才做得出!”

  与此同时。

  东宫之内。

  吕氏望着眼前那封由老爷子遣人送来、命她亲笔誊写的“家书”,早已泪如雨下。

  过去数个时辰,她始终静坐不动。

  无人催促。

  但随着日影西斜,窗外隐隐约约传来关于今夜“宴席”的议论声,吕氏终于无法再保持缄默。

  这几个时辰里,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当年初嫁之时的情景。

  大明初建!

  太子居储位,住东宫!

  彼时,朝野上下皆在商议太子婚配之事。

  武将勋贵、浙东文臣、前元旧僚……

  各方势力皆在推举“合适”人选。

  开平王府常氏,顺理成章成为太子妃。

  而她——

  因为曾是元廷旧臣,她也因此被列入“侧妃”之选,目的无非是拉拢人心,安抚前朝遗臣。

  那段岁月,虽未得君王专宠,却也宁静安好。

  可是……

  大明朱家,终究是帝王之家。

  是帝王家,子嗣便有承继天下的资格。

  这份资格,在最初,她吕氏只敢藏于心底,暗自憧憬,心生艳羡。

  但!

  直至常氏难产而亡、朱雄英八岁夭折、自己被册立为正宫……

  这一连串“偶然”接踵而至。

  我儿,竟真有可能登临九五之尊?

  这是何等的荣光?

  到那时,普天之下,皆为我儿所有!

  过去十年,她步步为营、温言教诲,只为等待那一日的到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她悲喜交加。

  可她从未料到——

  变故,正是从那一刻萌发,直至今日……

  此刻回想自身处境,往昔记忆如江河奔涌,不可遏制。

  吕氏眼中,泪意愈发汹涌!

  她清楚明白:

  谋逆皇爷之事,必须有人承担罪责!

  百姓担不起,文官担不起,纵是武将,亦无人敢扛。

  无人敢应!

  所以,只能由她来。

  “我儿,你要活下去!一定活下去!”

  泪如雨下。

  吕氏提笔研墨。

  泪水混入墨中,缓缓写下四个字——

  临终绝笔!

  她开始书写第一封信。

  写罢,轻轻置于案上。

  随即又执起笔,写下第二封。

  启首四字,依旧沉重:

  “吾儿允炆……”

  光阴飞逝,夕阳西沉,吕氏终于落笔收尾。

  泪水早已干涸在脸颊之上。

  最后轻拭眼角,望着桌上褶皱的信纸,她小心翼翼将其叠好,珍重放回桌面,再以镇纸压稳。

  静坐片刻。

  她亲自取出太子妃的礼服,将一切穿戴整齐,反复查验,确认无丝毫疏漏。

  随后,目光再度投向桌上的两封信笺,满眼不舍。

  一封被镇纸压着,一封握在自己手中。

  吕氏伫立良久,眼中再次泛起晶莹。

  “吾儿无过,皇家之争,不过是本能所驱!”

  “错在皇爷,错在太子!”

  “若本无立储之心,何必将希望赋予允炆?何必将希望赐予我?”

  “皇家无情,无信,无义!”

  “一切,不过利益权衡!”

  “朱雄英若非献上诸多奇珍异宝,仅凭他失踪十年之过往,岂能坐稳‘皇长孙’之位?”

  “也为娘之过!”

  “若为娘身后有淮西勋贵般的势力,若我儿母族能出群将名帅!”

  “吾儿,又怎会落败?”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一切皆如此!”

  “因此,我儿所行之事,毫无过错。”

  “只是……”

  “愿赌服输!”

  “而输掉的代价,为娘替你承担!”

  “这,亦是责任!”

  低声呢喃之后,吕氏终于不再迟疑,眼中泪光化作决然。

  尽管双眸仍红,却更显刚毅!

  她推门而出。

  门外,锦衣卫千户宋忠,似已等候多时。

  此人原史上,在蒋琥于“蓝玉案”后伏诛,便继任为新任锦衣卫都指挥使。

  足见其善于逢迎上意,周旋各方之能。

  “家书已书就,请千户大人代为呈递皇爷。”

  宋忠恭谨接过。

  随即意味深长地望向吕氏:

  “属下送信,那太子妃……是否同行?”

  “今夜皇爷亲嘱设家宴,太子妃何不亲往?”

  吕氏摇头:“本宫头疾发作,身染风寒,恐碍圣体安康,亦危及吾儿允炆安危,故不克赴宴。烦请千户大人,将此语如实转奏。”

  此言有深意,一语双关。

  宋忠当即低头领命。

  虽在接令之初已有揣测,但此刻,仍不免心头震颤。

  忆起昨日、今日朝局剧变,心弦骤然绷紧。

  “属下铭记!”

  “嗯。”吕氏点头,“另有一事——除允炆外,其余子女亦有染疾之虞。他们年幼懵懂,不宜久居东宫,还望妥善安置。”

  宋忠垂首更低。

  “属下明白!”

  吕氏望着西边天际那轮缓缓沉落的夕阳,赤红如血的晚霞铺满了整片天空。

  仿佛在为今日,作最后的诀别。

  她终是轻叹一声。

  “允炆……”

  “罢了,你去吧。”

  话未尽,便已止住。她神情平静地看向宋忠,轻轻抬手一挥。

  宋忠躬身应诺。

  纵然心中已有揣测。

  但在皇爷未正式下令之前,即便命令下达之后,他也始终清楚自己的身份与界限。

  他依旧如往常一般恭敬。

  一如从前,谨慎退下。

  待步出东宫大门。

  宋忠方才挺直腰身,环顾四周——早已悄然列阵的锦衣卫已然将此地团团围住。

  他眉头微蹙,低声喝道:

  “都散开,只需守好此处便可。”

  “是!”

  他又回首望了一眼那扇紧闭的东宫朱门。

  默然一叹。

  眼中敬意愈深,“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愿二殿下,能体察太子妃一片苦心。”

  “不过……这些,终究不是我这等小吏该思虑之事。”
  http://www.yqzw5.cc/yq36427/6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