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如履刨冰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初秋的风带着点凉,从店门的缝隙钻进来,混着刚刷完没散透的石灰味 。那是林凡前几天特意选的块状灰,说比桶装涂料环保,刷完墙面上还留着淡淡的颗粒感,像撒了层细沙。
墙上笑笑画的小太阳尤其显眼,蜡笔的明黄色裹着孩子特有的歪扭弧线,只是此刻,刘科长的话一落地,那抹黄像被冰水浇过,连边缘的蜡笔屑都透着冷。
“手续都齐了?
无照经营可不是小事。”
刘科长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扎在店里,他背着手站在货架旁,黑皮鞋尖蹭了蹭地面的灰尘,目光扫过堆在角落的纸箱 —— 那是昨天刚到的童装,还没来得及拆封,箱角印着 “纯棉儿童外套” 的字样。
王猛攥着抹布的手猛地一紧,抹布上的灰蹭到了手背,他却浑然不觉。
那抹布是他从家里带来的旧毛巾,洗得发白,此刻被绞成了麻花,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偷瞟林凡的眼神里满是慌神,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自己的喘气声会惹刘科长发火;
上次隔壁街的杂货店就是因为手续不全,被刘科长带人封了门,铁锁 “咔嗒” 锁上的声音,他到现在还记得。
林凡的心尖像被细针扎了下,警铃在脑子里 “嗡嗡” 炸响,连耳尖都热了。
但他知道不能慌,脸上的笑不仅没散,还往刘科长身边凑了半步,语气软得像刚揉过的棉纸,还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诚恳:
“刘科长您说得对,是我毛躁了 —— 前几天赶工收拾店面,光顾着刷墙、摆货架,确实把手续的事往后拖了点,您别往心里去,我这就给您看准备好的材料。”
他脚步轻快地绕到那张旧货市场淘来的旧课桌前。
这桌子是他上周花二十块买的,桌面有道浅裂,是之前的主人用胶水粘过的,抽屉角掉了块木茬,他怕刮着笑笑,特意找了米白色的电工胶带,一圈圈缠得整齐,连接头都压在了抽屉内侧。
前晚他就在这张桌上熬到后半夜,台灯是个 15 瓦的旧灯泡,光有点发黄,抄地址变更表时,笔尖断了两次,他换了三支笔,每写错一个字就重新抄一张,最后那张没一个涂改痕迹的表格,纸边都被他的手指摩挲得发毛。
手伸进抽屉时,指尖先触到文件夹硬邦邦的边缘 —— 那是他特意从文具店买的蓝色文件夹,比普通的厚一倍,能把所有材料都夹牢。
他把文件夹捧出来时,能看到最上面的租赁合同上,赵经理的签字旁边,因为钢笔漏墨晕了个小墨点,他当时还特意用透明胶小心粘了下,没弄破纸,只把墨点淡了点。
“您看,这是租赁合同,赵经理签了字盖了章,租期三年,年涨租不超百分之五,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是原来棚子的营业执照,我特意塑封了,您看照片上的头像,一点没磨花,经营范围就是‘日用百货、儿童玩具零售’,没超范围;变更表我昨天刚抄完,连日期都核对了三遍,就等今天下午去所里递。”
林凡的手指轻轻点在合同条款上,指腹因为用力泛着青白,连声音都比平时慢了半拍,像怕漏了哪个字:
“装修真没敢瞎动 —— 就刷了层石灰,您闻,现在还有点石灰的清味,没敢用油漆;
货架都是淘的旧铁架,搬进来时连颗钉子都没往墙上钉,我怕碰着承重结构,特意让猛子扶着摆的,离墙还留了五厘米的缝;
消防安全我也记着呢,早上还跟猛子说,今天就去买灭火器,红底白字的那种,挂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到时候您路过能看见。”
刘科长接过文件夹时,指尖蹭到了林凡的手,林凡的手是热的,还带着点汗 —— 刚才攥得太用力了。
刘科长粗粝的手指在合同上慢慢划着,停在 “年涨租不超百分之五” 那行时,他抬头看了眼林凡,眼神里的冷意少了点,多了点审视,眉头拧成的 “川” 字也淡了些。
旁边的李干事赶紧凑过来,手里还拿着刚从店里抽的一张纸巾 —— 他知道刘科长有洁癖,刚才摸了文件夹,手上沾了点灰。
“老刘,小林这孩子我知根知底。”
李干事笑着打圆场,声音里带着熟稔,
“前两年他在咱们片区摆摊,每次收摊都把垃圾收拾干净,不像别的摊贩乱扔塑料袋;现在开店更用心,你看这墙刷得多白,灯也亮,比原来那漏雨的棚子强百倍 ——
咱们片区多这么个干净的儿童店,家长买东西不用跑远,孩子也能有个正经地方挑玩具,多好。”
李干事说的是实话。
去年夏天暴雨,林凡的棚子漏雨,他把所有玩具都挪到塑料布下面,自己淋得浑身湿,还帮旁边卖菜的大妈收摊子,李干事当时巡逻看见,就觉得这年轻人实在。
刘科长合文件夹时,“啪” 的一声轻响,递回林凡手里时,语气软了半截:
“手续抓紧办,无照经营的红线不能碰,这是原则。灭火器明天必须挂上,做生意先把安全攥在手里,别等出事了才后悔,我明天过来再看。”
“哎!一定一定!”
林凡连忙点头,接过文件夹时,指腹又蹭到刘科长的手,还是凉得像块冰,但他心里的热乎劲已经冒上来了,连后背的汗都觉得不黏了;这关总算过去了,李干事这声帮腔,真是救了急。
刘科长背着手往外走,黑皮鞋踩在水泥地上 “咚咚” 响,到门口时又回头扫了眼货架,目光在那箱没拆封的童装停了两秒,没再说话;
李干事跟在后面,路过林凡身边时,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他一下,嘴型比了个 “机灵点”,还眨了下眼,才快步追上去。
两人的脚步声消失在街口,王猛 “咚” 地坐在小板凳上 —— 那是笑笑的小凳子,凳面上还贴着她画的小花,板凳腿在地上磕出个浅印。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汗渍在脸上划出两道黑印子,声音还发颤:“凡子,刚才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真怕他一句话就把店封了!
上次老周的杂货店,就是因为没执照,被封了半个月,货都积坏了!”
林凡把文件夹锁进抽屉,铜锁 “咔嗒” 响了声,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眼神沉了沉:
“猛子,这就是正规店和野摊的不一样 —— 以前摆摊是躲着城管走,看见穿制服的就跑;
现在开店得迎着规矩来,手续、安全、卫生,半点马虎都不能有,不然一准让人抓把柄。”
刚才刘科长冷着脸的模样,像块石头压在他心里,也让他彻底醒了:
想把店稳住,“规范化” 这三个字,不是嘴上说说,得刻在脑子里,渗进骨子里。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林凡就揣着身份证和执照副本出了门。
他先绕到街尾的消防器材店,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留着寸头,手上满是老茧。
“要两个灭火器,红底白字的,家用的就行。”
林凡说。大叔从货架上搬下两个铁壳子,掂量了下:
“小伙子开店用吧?这两个是新到的,压力够,十八块一个,给你算三十五。”
还送了他一小卷消防胶带,
“挂的时候用这个固定,别晃,不然容易掉。”
林凡没急着走,还让大叔演示了怎么用,大叔拔下保险销,压了下手柄,白色的粉末喷出来一点,
“记住了,先拔销子再压手柄,别慌。” 林凡点点头,把步骤在心里默念了两遍。
到工商所时,刚开门没多久。
办事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姑娘,看林凡递过来的材料,翻了两页就笑了:
“你这材料整理得比上次来的那个个体户清楚多了,合同、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都按顺序排好了。”
她扫了眼电脑,三分钟就录了信息,笔尖在纸上划了道勾:
“三天后来拿新执照,还是红本,多了个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看经营范围,方便。”
林凡还多问了句:“要是有人查,除了执照,还需要挂什么吗?”
姑娘说:
“可以拿张‘合法经营公示牌’,贴在店里显眼的地方,省得麻烦。”
林凡赶紧要了一张,折叠好放进包里。
回到店里,他先把灭火器挂在门口两侧 —— 按消防大叔说的,用胶带在顶部粘了两圈,又退后看了看,觉得有点歪,又调整了半天,直到两个灭火器对齐了,才满意。
接着把 “合法经营公示牌” 贴在收银台旁边,用尺子比了下,确保是正的。
王猛看着他忙前忙后,挠着头说:
“凡子,你这也太仔细了。” 林凡擦了擦手上的灰:“仔细点好,省得下次再出岔子。”
手续齐了,店也收拾妥了。
林凡选了个周六开业 —— 他问过杂货铺老板,这天街坊邻居都休息,人多。
他没请人,没吆喝,就从杂货铺买了挂最小的鞭炮,老板说:“这个响但不吵,街坊邻居不反感,五块钱。”
林凡买的时候还特意问了能不能在门口放,老板说:
“这条街允许小鞭炮,别放太大的就行。”
笑笑站在旁边,小手攥着他的衣角,指甲盖轻轻抠着布料,那是林凡穿了两年的外套,肘部有块补丁。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盛了星星,看着林凡手里的鞭炮:
“爸爸,要放鞭炮啦?是不是放了炮,咱们的店店就开门啦?”
林凡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
嗯,放了炮,咱们的店就正式开门了。” 他划了根火柴,火苗 “噌” 地跳起来,点着引线。
“噼里啪啦”
的声响裹着纸灰飘在风里,笑笑怕响,捂了耳朵,林凡把她往怀里抱了抱,用手挡住她的耳朵。没半分钟,鞭炮就放完了,烟味散得快,只留下栏杆上一圈红纸屑,像撒了把碎红玛瑙。
他伸手揭下招牌上的红布:“笑笑宝贝屋 —— 儿童用品专营” 十个字,是他找隔壁学校的美术老师写的,红得鲜亮,圆乎乎的字体在阳光下透着暖,像孩子咧着嘴笑的模样,连笔画都带着甜劲。
没有宣传,却有人被这亮堂的门面吸了过来。先是住在隔壁楼的张阿姨,抱着刚满一岁的孙子,孙子穿着蓝色的小棉袄,伸手想去抓货架上的小熊玩偶。
张阿姨赶紧拦住:“别乱碰,问叔叔能不能拿。”
林凡笑着走过去,把小熊玩偶拿下来,用袖口擦了擦:
“没事,小朋友可以看看,我这玩偶都洗过的,没灰。”
小熊玩偶是浅棕色的,软乎乎的,孩子抱着就不撒手,张阿姨笑着说:
“这孩子,还挺会挑。” 最后不仅买了玩偶,还买了两双软底学步鞋,
张阿姨说孙子脚胖,之前买的鞋挤脚,林凡给她推荐的那款,鞋头宽,孩子穿上正好。
接着是中心小学的李老师,骑着自行车路过,车铃 “叮铃” 响了声。
她停下车,扶了扶眼镜:
“哟,林凡,开儿童店了?正好,我侄女上一年级,老丢橡皮,要那种带挂绳的,能挂铅笔盒上,不容易丢。”
林凡从文具区最里面拿出一款 —— 挂绳是蓝色的,橡皮上印着米老鼠,
“您看这个,挂绳结实,橡皮也软,擦得干净不粘纸。” 李老师一看就喜欢,买了两块,还多买了五支荧光笔:“给她同桌也带点,孩子们都喜欢这种亮颜色的。”
开业第一天,生意比林凡想的还热闹。
脚步声、说话声裹着孩子的笑声,把小店填得满满当当。
王猛守在柜台后,嗓门比平时大了三分,脸涨得通红。
有个妈妈来买童装,问 “这衣服洗了会不会缩水”,王猛赶紧从柜台里拿出小纸条 —— 那是林凡写的,上面记着 “冷水洗不缩,晒时别拽”,他照着念:
“阿姨,这衣服我试过,冷水洗不缩,晒的时候别使劲拽,干了还是原来的样子。”
妈妈听了放心,买了件粉色的小外套。
王猛偶尔也会算错账,比如把 “十八块” 说成 “二十八块”,手忙脚乱地找钱时,林凡在旁边悄悄递个眼神,他立刻拍着脑袋笑,手在裤腿上蹭了蹭:
“瞧我这记性,算错了算错了!您别介意,我再给您找零!”
顾客倒不介意,反倒觉得他实诚,有个奶奶还说:
“没事没事,年轻人难免糊涂,我家孙子算账也老错。”
林凡没闲着,一会儿蹲下来帮顾客找尺码合适的童装,手指捏着布料给人看:
“您摸,这棉含量 70%,剩下的是氨纶,软和还不变形,孩子穿身上舒服;”
一会儿又跟孩子说话,声音放得轻轻的:
“这个积木边缘是圆的,不扎手,你可以拼小火车,也可以拼小房子。”
他发现,来店里的家长,跟以前棚子的客人不一样 —— 以前摆摊时,客人大多问 “多少钱”,现在更多问 “质量怎么样”“洗了会不会坏”“孩子穿安全吗”,对品质的在意,比价格多了不止一点。
傍晚关店时,王猛把钱箱往桌上一倒,纸币硬币哗啦啦散了一片,像撒了把碎金子。
他沾着唾沫,
一张一张数得仔细,
手指在纸币上捻来捻去:
“二十、四十、六十…… 两百二十一!
凡子,咱们今天卖了两百二十一!”
他举着一沓钱,眼睛亮得像有光,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毛利润得有八十块吧?
这比棚子好太多了,
以前摆摊一天最多赚四十,
还得躲城管!”
http://www.yqzw5.cc/yq33506/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