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生克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原文:

  四时之运,相生而成,亦有相克而成。生而不克,何以能循环迭运而不穷。克者,所以节而止之。使之收敛,以为发泄之基。故曰:天地节而四时成。即以木论,木盛于夏、杀于秋,使外之所发泄者收藏于内,是杀正所以为生也。

  译文:

  四季的运行,既因相生而形成,也因相克而成就。

  若只有生而没有克,怎能循环运转不息。

  克的作用,是节制收敛,使其积蓄能量,作为下次生发的基础。

  所以说:天地有节制,四季才得以形成。

  就以木为例,木在夏季旺盛生长,秋季受克制收敛,使外在发散的能量收藏于内,这种克制正是为了下次生长。

  注解:

  “四时之运”指春夏秋冬的流转。此段核心是“生克相成”:生为发散,克为收敛,二者缺一不可。

  如木(春生夏旺)遇秋金克,并非毁灭,而是“收敛为发泄之基”,如同植物秋冬落叶储能,为来年生长蓄力。

  “天地节而四时成”引自《周易·节卦》,强调克制的节度作用是自然循环的关键。

  原文:

  大易以收敛为性情之实,以兑为万物所说,至哉言乎?譬如人之养身,固以饮食为生,然使饮之食之,而不使稍饥以有待,人寿其能久乎?是以生与克同用,克与生同功。

  译文:

  《周易》认为收敛是事物本性的实质,以兑卦象征万物喜悦,这话多么精辟啊!

  好比人保养身体,固然靠饮食滋养,但如果只吃不饿,没有节制,人能长寿吗?

  因此生和克同样重要,克和生功效相同。

  注解:

  “大易”指《周易》,“兑”为八卦之一,象征喜悦,此处指收敛得当则万物安宁。

  以“饮食与饥饿”为喻,说明生(饮食)需克(饥饿节制)配合,否则失衡。

  此段强调生克不可偏废,克是生的必要条件,呼应“杀正所以为生”的观点。

  原文:

  然以五行而统论之,则水木相生,金木相克。以五行之阴阳分配之,则生克之中又有异同。此所以水同生木,而印有偏正。金同克木,而局有官杀也。

  译文:

  但若从五行整体来看,水木是相生关系,金木是相克关系。

  按五行的阴阳属性划分,生克之中又有差异。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水生木,却有偏印和正印之分;同样是金克木,却有正官和七杀之别。

  注解:

  “统论”指整体看五行生克规律(如水生木、金克木)。

  “阴阳分配”引入天干阴阳属性,导致同一生克关系有差异:水(壬阳水、癸阴水)生木,壬水为偏印、癸水为正印;金(庚阳金、辛阴金)克木,庚金为七杀、辛金为正官。

  此段为下文官杀、偏正印的区别铺垫。

  原文:

  印绶之中,偏正相似,阴阳相生之殊可置勿论。而相克之内一官一杀,贤慝判然,其理不可不细详也。

  译文:

  印绶之中,偏印和正印作用相似,阴阳相生的差异可以暂且不论。

  但相克关系中的正官和七杀,善恶分明,其中道理必须详细说明。

  注解:

  “印绶”为生我之五行(水对木而言),偏印(壬水)与正印(癸水)均为生扶,差异较小。

  “官杀”为克我之五行(金对木而言),正官(辛阴金)为“贤”(温和克制),七杀(庚阳金)为“慝”(凶暴克制),善恶分明,是重点分析对象。

  原文:

  即以甲乙庚辛言之,甲者阳木也,木之生气也。乙者阴木也,木之形质也。庚为阳金,秋天肃杀之气也。辛为阴金,人间五金之质也。

  译文:

  就以甲乙木、庚辛金为例,甲是阳木,代表木的生长之气;乙是阴木,代表木的形体实质。

  庚是阳金,代表秋天的肃杀之气;辛是阴金,代表人间金属的实体。

  注解:

  通过天干阴阳属性具象化:甲木(阳)为无形的生长力(如树木的生机),乙木(阴)为有形的形体(如树干枝叶);庚金(阳)为无形的肃杀之力(如秋风),辛金(阴)为有形的金属(如刀斧)。

  此为区分官杀作用的基础。

  原文:

  木之生气寄于木,而行于天,故逢秋令肃杀之气,而销克殆尽。而金铁刀斧,反不能伤。木之形质,遇金铁刀斧斩伐无余,而肃杀之气。只可外扫落叶,而根柢愈固。此所以甲以庚为杀,以辛为官,而乙则反是也。火与金亦然。

  丙为阳火,融和之气也。丁为阴火,薪传之火也。秋天肃杀之气,逢阳和而融之,而五金不畏阳和。人间金铁之质,逢薪火而镕之,而秋气不畏薪火。余可类推矣。

  译文:

  木的生气依附于木而运行于天地间,所以遇到秋天的肃杀之气(庚金),会被彻底克制;而金属刀斧(辛金)反而不能伤害它。木的形体实质,遇到金属刀斧(辛金)会被砍伐殆尽,而肃杀之气(庚金)只能扫去表面落叶,使根基更稳固。

  这就是甲木以庚金为七杀、以辛金为正官,而乙木则相反的原因。

  火与金的关系也是如此。

  丙是阳火,代表融和之气;丁是阴火,代表燃烧的薪火。

  秋天的肃杀之气(庚金)遇到丙火会被化解,而金属实体不怕丙火;人间金属(辛金)遇到丁火会被熔化,而肃杀之气不怕丁火。

  其余五行可依此类推。

  注解:

  此段详解甲乙木与庚辛金的生克差异:

  甲木(生气)怕无形的庚金(肃杀之气),不怕有形的辛金(刀斧),故庚金为杀、辛金为官。

  乙木(形质)怕有形的辛金(刀斧),不怕无形的庚金(肃杀之气),故辛金为杀、庚金为官。

  以丙丁火与庚辛金类推,体现“阳克阳为杀、阴克阴为杀,异性相克为官”的原则,是阴阳生克辩证关系的核心例证。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论阴阳生克”是袁树珊构建命理体系的核心理论基石,其核心在于以阴阳为体、五行为用,通过动态生克关系解析命局能量流转。

  以下从理论架构、应用法则、辩证思维三个维度展开总结:

  一、阴阳生克的理论架构

  1. 阴阳为体,五行为用

  袁树珊将阴阳视为宇宙根本法则,五行(金木水火土)则是阴阳二气的具象化表现。

  阴阳对立统一的特性(如阳刚阴柔、阳动阴静)决定了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

  例如:

  相生本质:木生火(阳生阳)为“顺生”,火生土(阳生阴)为“化育”,体现阴阳交感的创造性。

  相克机制:金克木(阴克阳)为“制杀”,水克火(阴克阳)为“节制”,体现阴阳对立的制约性。

  2. 五行生克的辩证逻辑

  正克与反克:袁树珊指出,五行生克非绝对单向,当某行过旺或过弱时会发生反克。

  例如“木多火炽”(木生火过度反致火炎)、“金弱遇火必销熔”(火克金过甚反伤金气)。

  生克转化:生克可相互转化,如“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被火炼化为有用之器),“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克水过度反成蓄水利器)。

  3. 干支阴阳的具象化

  袁树珊将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与五行生克结合,形成具象化分析框架:

  天干合化:甲己合化土(中正之合)、乙庚合化金(仁义之合),合化后五行属性改变,需结合全局判断吉凶。

  地支刑冲:寅申相冲(木金相战)、子卯相刑(水木相生反成克制),需通过调候(如用火通关)化解冲突。

  二、阴阳生克的应用法则

  1. 八字格局的动态平衡

  日主强弱判断:以月令为核心,结合年日时柱五行生克,判断日主(日干)的旺衰。

  例如:

  身强用克泄:日主甲木生于寅月(木旺),若地支见亥卯未(木局),需金(庚辛)克之、火(丙丁)泄之。

  身弱用生扶:日主乙木生于酉月(金旺),若地支见申酉丑(金局),需水(壬癸)生之、木(甲乙)扶之。

  十神生克关系:

  正官与七杀:正官(异性克)为“善意管制”,七杀(同性克)为“强势压制”,需食神(我生)制杀为权。

  印星与财星:印星(生我)与财星(我克)为“相生相克”关系,财星过重需比劫(同我)制财护印。

  2. 四时调候的关键作用

  袁树珊强调五行生克需结合季节旺衰(旺相休囚死):

  春季木旺:木生火为顺势,但火过旺需水(壬癸)调候;金克木为逆势,需火(丙丁)制金护木。

  冬季水旺:水生木为顺势,但木过旺需土(戊己)制木蓄水;土克水为逆势,需金(庚辛)泄土生水。

  3. 神煞与纳音的辅助判断

  神煞应用:将阴阳生克与神煞结合,如“天乙贵人”(阴生阳)主逢凶化吉,“羊刃”(阳刃)需七杀制伏方为贵格。

  纳音补借:若八字五行失衡,可通过纳音(如年柱纳音为“炉中火”补火)调和。

  例如“火炎土燥”局需纳音“涧下水”润局。

  三、辩证思维与实践案例

  1. 批判机械论命

  袁树珊反对单纯以生克论吉凶,主张动态分析:

  反克案例:日主庚金生于午月(火旺),若地支见寅午戌(火局),火旺反克金气,需水(壬癸)制火存金,而非直接用土(戊己)生金。

  合化玄机:甲己合化土需月令见辰戌丑未(土旺)方成,否则合而不化,反成“土多金埋”之患。

  2. 制化得宜的实践智慧

  七杀制化:庚金日主遇丙火七杀,若局中见壬水(食神),则成“火炽乘龙”格,七杀化为锻金之火,主大贵。

  财官相生:日主乙木生于巳月(火旺),若年柱见丙火(伤官)、时柱见戊土(正财),则伤官生财、财生官,主富且贵。

  3. 阴阳平衡的终极追求

  袁树珊认为,理想命局需达到“阴阳调和、五行流通”:

  水火既济:丙午(阳火)与壬子(阳水)互见,形成“坎离交泰”,主智慧通达、事业顺遂。

  金木相成:庚申(阳金)与甲寅(阳木)对冲,若得丁火(阴火)通关,金克木化为“削木成器”,主技艺精湛。

  四、哲学内核与现实意义

  1. 动态平衡观:袁树珊以“五行流转如环无端”为喻,强调命局能量需循环相生。

  例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形成良性循环,主一生平顺。

  2. 知命立命之学:通过阴阳生克解析命运趋势,指导人生选择。

  例如“伤官见官”(克官星)者宜从事创意行业(伤官泄秀),而非仕途。

  3. 实证批判精神:袁树珊通过大量案例验证理论,如分析“火炎土燥”局时指出,此类命局者若能修心养性(补水润燥),可化解急功近利之弊。

  袁树珊在“论阴阳生克”中构建的理论体系,不仅为传统命理提供了严谨的分析框架,更揭示了阴阳辩证、五行流转的宇宙智慧。

  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的命理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法则,指导人们通过“制化得宜”实现命运的正向转化,至今仍具深刻的哲学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喜欢命理探源【译注】
  http://www.yqzw5.cc/yq32591/1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