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音五行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原文:

  《子平集腋》云:壬子得甲午,甲午得壬子,阴阳专位,炳灵可喜。己亥乙卯、丁未癸未,自生秀拔,得时清贵。己未庚辰、戊辰丁丑,丙戌尤异,为福隆厚。乙卯癸巳、丁酉乙亥,水火死绝,清明可绘。壬寅之金,事君不逆。庚申之木,为臣不强。金木生旺,官难入阁。即入不久,台谏可作。生处受制,得者夭寿。

  死处得生,寿元可久。戊子水位,纳音属火。水中之火,神龙之颗。丙午南方,纳音属水。火中之水,天河有此。戊子丙午,丙午戊子。水火既济,贵无与比。辛丑之土,不嫌于木。丑中金库,木鬼自伏。戊戌之木,不怕于金。戌中有火,金不能侵。二土在上,一木在下。

  戊戌之木,未萌芽也。庚寅丁巳,不嫌金木。庚寅壬申,冲克祸促。庚子戊申,庚午土强。木死绝败,鬼杀何伤。壬申癸酉,庚戌辛亥。四金气壮,鬼难为害。丁巳癸亥,壬子戊午。支干受伤,始富终苦。戊午庚申,天马相资。

  十干专位,神头禄奇。丙午壬子,丁巳癸亥。不为破冲,坎离交泰。丙午癸亥,丁巳壬子。男女精神,明良喜起。庚申辛酉,甲寅乙卯。东震西兑,夫妇合巧。戊辰戊戌,魁罡相会。不为返吟,乾坤德大。己丑己未,贵守忠贞。

  此四真全,令德名成。己丑天乙,己未太常。解脱百煞,横财无殃。戊辰勾陈,戊戌天空。神多迁改,出镇藩封。丁巳腾蛇,滑稽之性。凶以凶用,吉承吉令。丙午朱雀,离宫火厉。象应阳明,文词藻丽。甲寅青龙,博施济众。乙卯六合,荣华发用。壬子一辰,天后神传。

  阴骘天德,容美多权。癸亥玄武,阴阳终极。潜伏之气,从下是亟。虽有大智,非轩昂士。顺则安平,逆则奸宄。庚申白虎,弃文利武。色厉内荏,幽僻为伍。辛酉太阴,肃杀清白。能为文章,利口长舌。

  译文:

  《子平集腋》说:壬子日柱遇甲午,甲午日柱遇壬子,阴阳干支各居本位,禀赋灵秀可喜。

  己亥见乙卯、丁未见癸未,格局自生清秀挺拔,得时运则清雅尊贵。

  己未见庚辰、戊辰见丁丑,丙戌尤为特殊,福气深厚。

  乙卯见癸巳、丁酉见乙亥,水火处于死绝之地,虽贫寒却能守节。

  壬寅纳音属金,侍奉君主忠诚不逆。

  庚申纳音属木,为臣则缺乏刚直之气。

  金木过旺,难以进入中枢内阁,即使入仕也任职不久,适合担任言官。

  五行生旺处受制,得此命者短寿;死绝处得生扶,寿命可长久。

  戊子属水位,纳音却属火,水中藏火,如神龙颔下之珠。

  丙午属南方火位,纳音却属水,火中藏水,如天河之水。

  戊子与丙午互见,水火既济,贵气无与伦比。

  辛丑纳音属土,不惧木克,丑为金库,木气自伏。

  戊戌纳音属木,不怕金克,戌中藏火,金不能伤。

  二土在上,一木在下,戊戌之木尚未萌芽。

  庚寅见丁巳,金木不相克;庚寅见壬申,冲克则灾祸速至。

  庚子见戊申、庚午见土强,木处死绝之地,官杀无害。

  壬申、癸酉、庚戌、辛亥,四金气盛,鬼杀难侵。

  丁巳见癸亥、壬子见戊午,干支受伤,先富后贫。

  戊午见庚申,天马星相助。

  十干专位,神头禄奇特。

  丙午见壬子、丁巳见癸亥,不被冲破,水火既济。

  丙午见癸亥、丁巳见壬子,男女精神焕发,君臣相得。

  庚申、辛酉与甲寅、乙卯,东震西兑,夫妇和谐。

  戊辰、戊戌魁罡相会,不犯返吟,德行广大。

  己丑、己未贵守忠贞,四真俱全,德行成就。

  己丑得天乙贵人,己未得太常星,解脱百煞,横财无害。

  戊辰属勾陈,戊戌属天空,多有迁改,出镇边疆。

  丁巳属腾蛇,性格狡黠,凶则为凶,吉则为吉。

  丙午属朱雀,离宫火旺,象征阳明,文采华丽。

  甲寅属青龙,博施济众。

  乙卯属六合,荣华显达。

  壬子属天后,阴骘天德,貌美多权。

  癸亥属玄武,阴阳终极,潜伏之气从下而生,虽有大智,却不张扬。

  顺则平安,逆则为奸。

  庚申属白虎,弃文从武,外强中干,与幽僻为伍。

  辛酉属太阴,肃杀清白,能为文章,口才出众。

  注解:

  袁树珊在此引用《子平集腋》,系统阐述纳音五行的命理应用。

  1. 阴阳专位与水火既济:壬子(阳水)与甲午(阳火)、丙午(阳火)与壬子(阳水)形成阴阳平衡,纳音水火既济,象征阴阳调和、贵气天成。

  此论与《三命通会》“纳音为纬”的观点呼应,强调纳音需与正五行协同。

  2. 魁罡相会与四真全格:戊辰、戊戌魁罡相会,主刚强果断,男命贵格;己丑、己未四真俱全(天乙、太常、勾陈、天空),主忠贞显贵。

  此与《玉井奥诀》“缺气处纳音补借”的原则一致,通过纳音补全五行缺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 纳音与神煞结合:庚申(白虎)主武,辛酉(太阴)主文,结合神煞判断性格与职业倾向。

  例如,白虎弃文利武,太阴利口长舌,体现纳音取象的具象化特征 。

  4. 冲克与调候:庚寅(松柏木)见壬申(剑锋金)冲克,主灾祸;丁巳(沙中土)见癸亥(大海水),干支受伤,先富后贫。

  此论强调纳音需结合地支冲合与四时调候,如《三命通会》所言“五行之气流行于四时”。

  5. 纳音补偏救弊:如戊戌(平地木)见戌中火,金不能克,体现纳音可补正五行之不足。

  袁树珊批判时人忽视纳音,指出“子平亦有用纳音者”,并举《渊海子平》案例佐证。

  原文:

  廖冀亨曰:子平专用正五行,不用纳音。今世星家,莫不皆然。但纳音取象出自黄帝,故术家宗之。即虚中创立八字,而纳音亦多注解。徐子平虽专用正五行,亦未辟纳音。自徐大升作定论,有娄景以前,未知金在海中之论。而元之星士遂有「纳音空自失天真」之句。

  故今之谈命者,只论正五行,而纳音概不取焉。岂知纳音之理,取象之精,正造化之所以为妙耶?余论子平,亦专用正五行,乃论格取用,知其贵而不知其贵居何品,知其贫而不知其贫作何人。间以纳音专论之,往往深有合焉。始知古圣相传之学,理甚玄微,不可不详究也。

  译文:

  廖冀亨说:子平术专用正五行,不用纳音。

  当今星命家莫不如此。

  但纳音取象源于黄帝,故术家尊崇。

  即使虚中创立八字,纳音仍多有注解。

  徐子平虽专用正五行,也未排斥纳音。

  自徐大升定论后,娄景以前,不知“金在海中之论”。

  元代星士遂有“纳音空自失天真”之句。

  故今之论命者只谈正五行,弃纳音不用。

  岂知纳音之理,取象精妙,正是造化之妙!

  我论子平,虽专用正五行,但论格局取用,知其贵而不知贵至何品,知其贫而不知贫为何人。

  偶尔专论纳音,往往深有契合。

  方知古圣之学,理甚玄妙,不可不深究。

  注解:

  廖冀亨在此辨析纳音与正五行的关系:

  1. 历史渊源与争议:纳音起源于黄帝,徐子平未排斥,徐大升后渐被忽视。

  袁树珊引《渊海子平》案例,证明子平术本有纳音应用,纠正廖氏“专用正五行”之说。

  2. 纳音的独特价值:廖氏指出,纳音可补正五行之不足,如“知贵而不知贵居何品”,需结合纳音取象(如“海中金”“剑锋金”)判断具体地位。

  此与杜谦“隔八有用之具”的观点一致,强调纳音在命理细节中的作用。

  3. 批判与反思:袁树珊批判时人机械论命,主张“纳音为纬”,需与正五行互补。

  例如,年柱纳音为“海中金”,若地支见申酉(金旺),需火(如“炉中火”)制化,体现纳音调候功能 。

  原文:

  按:纳音五行,世多不讲,特录此篇,以见大意。

  《三命通会》云:谈命者本之以五行为经,参之以纳音为纬,庶足以尽命数之理,而造化无余蕴矣。

  安东杜谦《玉井奥诀》注云:大挠造纳音之法,隔八有用之具,如何竟为弃物?缺气处仍要纳音补借,如欠土,纳音有土,则补其不足,休囚稍慢。此二说堪为运用纳音之捷诀。

  珊尝本此旨论命,每多奇验,大概看日元之强弱,定用神之得失,皆以正五行为主。若欲补偏救弊、酌盈剂虚,又当参看年月时之纳音孰为抑强、孰为扶弱、孰为喜神,孰为忌神,始可丝丝入扣,左右逢源。至廖氏谓子平专用正五行,不用纳音,殊为失实。

  观于徐东斋所编《渊海子平》,卷二载有乙酉年水、壬午月木、辛未日土、丙申时火、癸酉胎金,评为五行俱足格,即知子平亦有用纳音者,惜读者未详察耳。

  译文:

  按:纳音五行,世人多不研习,特录此篇以明大意。

  《三命通会》说:论命以五行为经,纳音为纬,方能穷尽其理。

  安东杜谦《玉井奥诀》注说:大挠创立纳音之法,隔八相生,如何竟成弃物?

  缺气处仍需纳音补借,如缺土则用纳音土补足,休囚稍缓。

  此二说为运用纳音的捷径。

  我曾据此论命,多有奇验:大致以日元强弱定用神,以正五行为主;若需补偏救弊,当参看年月时纳音,抑强扶弱,辨喜忌神,方能精准。

  至于廖氏称子平专用正五行,实为不实。

  观《渊海子平》载乙酉年水、壬午月木、辛未日土、丙申时火、癸酉胎金,评为五行俱足格,可知子平亦用纳音,惜读者未察。

  注解:

  袁树珊在此总结纳音的应用法则:

  1. 纳音的经纬定位:引《三命通会》“五行为经,纳音为纬”,强调纳音需与正五行结合。

  例如,年柱纳音为“炉中火”,若月柱见“涧下水”,需土(如“城头土”)通关,形成“火生土、土克水”的循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 隔八相生与补借原则:杜谦“隔八有用之具”指纳音按音律隔八相生(如甲子金隔八生壬申金),可补正五行缺气。

  例如,八字缺土,若年柱纳音为“路旁土”,可补其不足,增强稳定性。

  3. 子平纳音的实证:袁树珊举《渊海子平》案例,证明子平术本有纳音应用。

  例如,乙酉(泉中水)年,壬午(杨柳木)月,辛未(路旁土)日,丙申(山下火)时,癸酉(剑锋金)胎,纳音五行俱全,评为贵格,驳斥廖氏“不用纳音”之说。

  4. 实践方法论:袁氏提出“先正五行定格局,后纳音补细节”的两步法。

  例如,日元甲木弱,正五行需水(印)生扶;若年柱纳音为“大溪水”,可视为强根,增强日主力量 。

  袁树珊通过系统梳理纳音理论与实践,强调其与正五行的互补性,纠正时人对纳音的片面理解,为传统命理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

  其“纳音为纬”的观点,至今仍具学术参考价值。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论纳音五行”是袁树珊对传统纳音理论的系统梳理与革新,其核心在于结合音律与五行生克构建命理分析框架,同时强调纳音需与正五行互补而非孤立使用。以下从理论体系、应用法则、实践案例三个维度展开总结:

  一、纳音五行的理论体系

  1. 来源与本质

  袁树珊指出,纳音五行起源于古代音律学,将六十甲子与十二律吕对应,形成“金、火、木、土、水”循环的特殊五行体系。

  其本质是通过干支组合的“声音”象征五行能量的动态变化,如“甲子乙丑海中金”象征金气藏于海底,需经历磨砺方能显露锋芒。

  2. 与正五行的区别

  正五行为体,纳音为用:正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基础属性,纳音五行则是干支组合后的“气化形态”。

  例如,同属金的“海中金”与“剑锋金”,前者主潜藏,后者主刚锐。

  动态生克逻辑:纳音生克需结合干支方位与四时变化。

  例如,“炉中火”(丙寅丁卯)生于寅卯月(木旺),火势更烈;若逢“海中金”(甲子乙丑),则需水(如“涧下水”)通关调和。

  3. 象征取象系统

  袁树珊将纳音五行细分为60种具象化形态,如:

  金类:海中金(潜藏)、剑锋金(锐利)、白蜡金(脆弱)

  水类:涧下水(细流)、天河水(浩荡)、大海水(包容)

  火类:霹雳火(突发)、炉中火(持续)、山下火(隐晦)

  这些取象需结合命局整体判断,如“松柏木”(庚寅辛卯)若得“长流水”(壬辰癸巳)滋养,主坚韧长寿;若逢“霹雳火”(戊子己丑),则易招突发灾祸。

  二、纳音五行的应用法则

  1. 年柱纳音为核心

  袁树珊强调年柱纳音代表“先天根基”,需结合月、日、时柱纳音分析:

  相生为吉:月柱纳音生年柱,主早年得长辈扶持;时柱纳音生年柱,主晚年得子女孝养。

  相克为凶:日支纳音克年柱,主配偶缘薄或健康隐患;若年柱纳音为“海中金”,日支逢“炉中火”,需水(如“涧下水”)化解。

  2. 根气与调候原则

  根气强弱:纳音五行需得地支强根。例如,“大林木”(戊辰己巳)生于寅卯月,地支见亥卯未(木局),则根基稳固;若地支见申酉(金),需火(如“炉中火”)制金护木。

  调候关键:纳音五行需顺应四时之气。

  例如,“白蜡金”(庚辰辛巳)生于冬季(水旺),需火(如“霹雳火”)暖局;生于夏季(火旺),则需水(如“天河水”)降温。

  3. 与正五行的协同

  袁树珊主张“纳音为表象,正五行为本质”,需综合判断:

  十神配合:若年柱纳音为“松柏木”(庚寅辛卯),日柱天干为甲木(阳木),逢丙火(食神)透干,主才华横溢;若逢庚金(七杀)透干,则需丁火(伤官)制杀为权。

  神煞辅助:纳音五行与神煞结合。

  例如,“天河水”(丙午丁未)逢“天乙贵人”,主得天助;逢“孤辰寡宿”,则主性格孤僻。

  三、实践案例与批判反思

  1. 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一:男命年柱“泉中水”(甲申),月柱“炉中火”(丙寅),日支“亥水”。

  袁树珊指出,火(丙寅)克水(甲申),需时柱“长流水”(壬辰)通关,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的循环,主事业稳步上升。

  案例二:女命年柱“霹雳火”(戊子),月柱“松柏木”(庚寅),日支“申金”。

  火克金(申金)为病,需时柱“天河水”(丙午)调候,主健康无忧且晚年富足。

  2. 对机械论的批判

  袁树珊反对单纯以纳音五行论命,强调需结合全局:

  驳“同年同命”论:同年出生者虽年柱纳音相同,但月、日、时柱不同,命运迥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例如,同为“海中金”(甲子乙丑),生于寅月(木旺)与生于申月(金旺),运势天差地别。

  斥“纳音万能”论:纳音五行需与正五行、十神、神煞等结合。

  例如,“石榴木”(庚申辛酉)若正五行土旺(戊己透干),则需金(如“剑锋金”)泄土气,而非仅看纳音生克。

  四、哲学内核与学术价值

  1. 动态平衡观:纳音五行的生克变化体现“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

  例如,“天河水”(丙午丁未)若逢“大海水”(壬戌癸亥),水势过旺反主漂泊;需土(如“城头土”)制水为堤,方得稳定。

  2. 实证精神:袁树珊通过大量案例验证纳音理论,如分析“白蜡金”(庚辰辛巳)遇“霹雳火”(戊子己丑)时,强调需结合地支(如辰巳火土旺地)判断火势强弱,而非机械套用口诀 。

  3. 文化传承:纳音五行承载着古代音律、历法与哲学智慧,袁树珊的梳理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系统化框架,同时纠正了时人对纳音的片面理解。

  正如袁树珊在书中所言:“纳音五行如琴瑟之音,需与正五行之弦合奏,方能成天籁之曲”,这一理论的终极价值在于将传统智慧与实证分析结合,为命理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

  其对纳音与正五行关系的辩证论述,至今仍具学术参考价值。

  喜欢命理探源【译注】
  http://www.yqzw5.cc/yq32591/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