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祭祖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晚饭很丰盛。

  有白切鸡,腊肉炖干笋,有猪脚,黄鳝,还有排骨汤。

  男女分桌!

  大家聚在一起,主要是商量明天祭祖的事情,早上沈七刀和几位叔公已经商量好流程了,细节部分,需要沈淮配合执行。

  比如祭文这块,得沈淮亲自写几篇。

  主要是告诉老祖宗们,家里出了个状元郎,让他们高兴高兴。

  以沈淮的才华,写祭文就跟呼吸一样简单!

  他写的时候,沈杨、沈林、沈行福和沈行义站在旁边看。

  见四人没怎么写过祭文,沈淮便跟他们说了一下书写格式和注意的点。

  写完了,才跟他们几人聊天。

  “行福跟行义,现在也进甲班了?”两人目前也就十五岁。

  沈行福点点头,“我是上半年才升上去的,行义比我还早一年。”

  他自小身体比较弱,精力方面比不上沈行义。

  沈行义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夫子说,你是我们的标杆,叫我们争点气,不要拖后腿。”

  “淮之哥,你是不知道,你高中状元的消息传到学堂的时候,夫子都高兴坏了,特意放了我们一天的假呢。”

  沈林一脸崇拜的看着沈淮,“我们家的黄芽菜,被大家称为聪明菜。

  很多人认为,你是从小吃黄芽菜才这么聪明厉害的。

  那段时间,黄芽菜都卖爆了。

  大家还把三元腐乳叫做状元腐乳,说三元腐乳太小气了,还是叫状元腐乳比较大气。”

  沈杨接着道,“迎接那天,隔壁学堂的学子,恨不得转来我们学堂,都想沾你这个状元郎的光。

  江少爷和李景舟比较特别,他们怕你不认他们这个儿时同窗。”

  消息传来的时候,沈杨也自卑过。

  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有个状元郎堂弟,他应该比任何人都要光荣才是。

  沈淮一脸惊愕,“我是那种人吗?”

  “估计是自卑的吧。”沈林说,“我跟沈杨也经常被拿来比较,有时候很生气,有时候又觉得自信心被打击得够够的。

  不开心的时候,总是容易多想,钻牛角尖。

  还是我娘跟我说,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有勇气去面对,已经非常好了!

  刚开始,我不懂,后面我才慢慢理解……人无完人,做好自己就不会徒留遗憾。”

  “伯母很有智慧!”沈淮赞道,“你们知道我去国子监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吗?”

  什么心情?

  几双眼睛好奇的看着沈淮。

  虽然昨天他们也听说了国子监的一些情况,但没有具体事件,他们还是对国子监知之甚少。

  “京城是天子脚下,权贵遍地,能进国子监的人,不是各州府精英,便是有荫蒽的官家子弟。

  我在京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你们猜他什么身份?”

  沈杨四人下意识的摇摇头,根本想象不出来。

  他们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令,七品官。

  “我在京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他的父亲是郡王。”

  沈杨四人一脸震惊!

  郡王,那可是皇亲国戚,真正的皇家贵胄!

  “认识的第二个朋友,是平南侯之子。”

  沈杨四人又是一震!

  侯爷的儿子,那就是权贵人家。

  随便一根手指头,就能轻松地碾死他们。

  沈杨吞了吞口水,“三郎,你没有被欺负吧?”

  “当然没有。”沈淮笑,“因为……我的老师也不是一般人。

  第一个对我动手的人,直接被监承逐出国子监,事后,他的父母也没敢来找我的麻烦。

  因为,他们惧怕我的老师,事后也不敢在背后搞小动作。”

  这时,沈江过来敲门,“写完了吗?”

  “写完了!”沈杨把祭文拿出去,“沈江哥,你拿去给四爷爷和叔公看就行,我们几个正请教三郎学问呢!”

  沈江“嘿”了一下,抬手就拍了沈杨的肩膀,“你小子不老实哈,你们说的话,我可听见了。”

  被揭穿,沈杨丝毫不慌,“多听多问,也是一门学问!”

  沈江推门而入,“三郎,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沈淮却说,“沈江哥现在都会说成语了。”

  “你们都是读书郎,我也不能拖你们后腿不是?”

  话一出,大家都笑了。

  沈淮起身,重新入席。

  “三郎,你爷说,你现在是六品官了是吗?”年纪最大的叔公问。

  大家的视线,纷纷往沈淮身上集中。

  “叔公,我现在是从六品官员,能经常见到皇帝陛下。”

  众人大吃一惊!

  老叔公瞬间瞪大了双眼,舌头都卷了。

  “咱们陛下勤政爱民,是个好皇帝!”沈淮给叔公倒酒压压惊,“叔公放心,淮之的上峰都很好,你们在家里别担心哈!”

  老叔公这才找回舌头,“你大还是县令大?”

  “我比县令高一级,但是县令不归我管。”

  老叔公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下,大家都知道沈淮是从六品,品级比县令高!

  不愧是状元,起点就比县令要高,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那你的同窗肯定也不一般吧?”沈四爷开口。

  “国子监有很多勋贵子弟,他们有父辈的恩荫,不用像我们寒门子弟这样一步步往上考。

  他们大多数人直接参加会试。”

  这个信息,直接颠覆了众人的认知,尤其是沈杨和沈林四人。

  “三品以上才有这个待遇,三品以下没有。”

  还好!还好!

  要是勋贵子弟都不用科举就能做官,那么他们这些贫家子弟怕是没有出头之日。

  大家暗自松了口气。

  饭后,沈淮将路上买的特产拿出来送给各房和几位叔公。

  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大家都很开心,夸赞之语不断。

  给沈杨四人的是书籍和真题。

  “你们两个加把劲,争取明年考个秀才回来。”沈七刀开口,“特别是杨小子,再考不上,你爹可就培养孙子了。”

  沈杨定亲了。

  计划年底成亲。

  大家一阵哄笑。

  沈杨被说得不好意思,随意找了个借口就抱着书籍出去了。

  沈林见状,也跟了上去。

  接着,沈行福和沈行义也出去了。

  “这小子,越来越说不得了。”沈四爷吐槽道,“明年再考不上,就让他回来种地,总不能一直供着他。”

  若非一家子都在作坊上工,他们四房还真供不起两个读书人。

  沈淮接话道,“四爷爷先别把话说满,说不定明年就中了呢?”

  “哈哈,希望如此吧。”

  接下来,大家开始讨论沈杏的婚事。

  邀请哪些人,酒席什么规格,谁去接亲等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

  沈淮不懂这些,坐在一旁安静的听着,直到亥时才散场。

  翌日,辰时!

  沈淮、沈七刀、沈继业、沈杏、沈四爷、沈继亮、沈江、沈杨等人,浩浩荡荡的往祖坟所在山头而去。

  自从沈淮考中举人,沈七刀便组织族人修缮祖坟,坟包外围砌着青砖,又立了新的石碑。

  如今又是沈氏第一个做官的人,族里决定,在祖坟旁边的空地立一块功德碑,将沈淮的成长足迹刻上去。

  沈淮跪在祖坟前,手持高香,三叩首,上香,烧纸钱、祭文、祭酒等一系列动作后,几位族书念了几句咒语,仪式才算结束。

  沈淮起身时,将三炷香递给沈杏。

  沈杏接过香,便跪了上去。

  现场瞬间安静。

  叔公和族叔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第二个上香的人,不应该是沈杏,但没人吭声。

  沈七刀和沈继业对视了一眼,心里跟明镜似的,也不出声。

  沈杏可不管大家怎么想,上去直接叩头、插香。

  沈淮见念咒语的族叔没动作,喊了一句,“铁山叔!”

  铁山族叔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上前念念有词。

  接着是沈杨沈林、沈行福沈行义、沈金沈东等人。

  拜完了,大家开始分食祭品。

  “三郎,给!”

  沈杏扯下鸡腿递给沈淮,“多吃点,等会还要开祠堂。”

  沈淮也饿了,很快就把鸡腿吃完。

  沈杏又拿一个小腿给他,“前阵子,三房回来说要把三爷爷的坟迁回来,爷爷没答应,叔公也不同意,大家都不同意。

  沈兴(三房长子)不服,跟我们理论,说了一堆大道理,把大家都恶心坏了。

  我们都知道,他是见你出息了,这才舔着脸回来的。

  四爷爷没惯着他们,直接拿出族谱,并告诉继广伯,他们不在族谱里。

  族谱没有他们三房的名字,祠堂也没有三爷爷的牌位,墓碑上也没有他们三房的。

  三房一听自己被移族了,便闹起来,最后还是爷爷出面摆平的。”

  沈淮好奇,“爷爷做了什么?”

  “爷爷只说一句,你们敢闹,我就敢把这件事情捅出去。

  然后三房就老实了。”

  沈兴去年考中了秀才,娶了桃花镇的商户女,生有一儿一女。

  沈兴呢,在老丈人的资助下,开了一间私塾。

  是三房最体面的人。

  一旦被移族的事情捅出去,沈兴这辈子就凉了。

  代价太大,三房不敢冒险。

  “回头让沈东几个注意着,别出什么幺蛾子了。”沈淮道。

  沈杏狠狠地咬了一口鸡腿,“这事爷爷特意跟大姑打过招呼了,我觉得不够,又去周家找了周叔。”

  周山升为捕头了。

  两家还在正常来往。

  “其实,我并不担心三房闹事,我是怕他们打着你的旗号做见不得光的事。”

  沈淮想了想,“明日我外出访友,顺便去镇衙报备此事。

  待我回京,再去县衙备案。”

  古代有连坐制度,除族需要向官府报备。

  不然出了事,洗都洗不白,很麻烦。

  “淮之哥,今天是个好日子,你要不要赋诗一首?”

  沈林拿着草编蚂蚱走过来,“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诗兴很浓!”

  沈淮看向沈杨、沈行福、沈行义三人,“你们来吗?”

  沈行福和沈行义对视了一眼,然后看向沈杨。

  沈杨不擅作诗,却也不想扫兴,“来就来!”

  “好!”沈淮笑着拍手,“你们先来吧,我压轴!”

  沈林很快作了一首【秋日祭】。

  “好诗!”沈林娘和沈继辉一脸自豪的拍手叫好,仿佛沈林作了一首惊世大作。

  其实,他们不懂诗词。

  只是觉得自家孩子很快就能作诗,觉得很厉害罢了。

  沈林这会儿开始不好意思起来

  觉得爹娘太不谦虚了。

  沈七刀见状,笑道,“脸皮这么薄,还得多练练啊。”

  沈林“……”

  五爷爷,看破不说破,懂?

  山上没有笔,沈杨便用树枝在地上打草稿,耗时两刻钟,作了一首【状元归乡祭祖】。

  接着是沈行福和沈行义,最后是沈淮的【归乡祭祖】。

  最后一句“莫忘根自泥中起,当以丹心报故园”,大家都听懂了,纷纷拍手叫好!

  祭祖完毕,开宗祠。

  族里的男女老少都来了。

  男人站在里面,女人站在外面,当然,沈杏是特殊的,她站在沈淮身后。

  沈淮作为族中的核心人物,由他带领族人上香祈福。

  结束之后,沈淮特意将祭祖的情景画了下来,并在上面题诗,再让丫鬟拿去镇上裱起来,挂在祠堂里。

  接下来的两天,沈家都处于忙碌中。

  送请帖,准备状元宴的桌凳和食材。

  沈淮呢,仅提供邀请名单就把事情丢给家人便出门了。

  去魏家学堂拜访小魏夫子!

  对于沈淮的到来,小魏夫子很惊喜,连忙听课招呼沈淮。

  学堂的学子一阵骚动。

  一个个挤在窗户边上,试图探听沈淮和小魏夫子聊了什么。

  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听到,反倒是被魏思齐训了两句。

  等魏思齐进小魏夫子书房的时候,见两人相谈甚欢,他连插嘴的余地都没有。

  其实,都是沈淮说的多。

  比如国子监什么情况,月考制度、评优榜福利这些,还有京城的雁塔擂台规则,殿试时的礼仪规矩等等。

  要不是还有课,沈淮怀疑,小魏夫子不会让他走那么快。

  离开魏家学堂,沈淮去了镇衙。

  许镇长看到沈继广一房被移族,相当震惊,却没多问。

  备好案情,沈淮拐到去了许家。

  沈月刚查出有身孕,许仪章寸步不离的照顾,所以沈淮一进门,就看见两人在凉亭里下棋,小月芽则坐在一旁啃自己的脚丫子。
  http://www.yqzw5.cc/yq24649/4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