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金刚怒目
推荐阅读:
女帝风流,这太监不当也罢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明末混日子
高启强成吕布,娶了孟钰很合理吧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甲士忙道:“秦王大将吴伯当领兵一万,正猛攻南门。”“形势危急,还请长史莫要耽搁。”
长史自无不应:“快,把他杀了,去府衙……”
甲士拱手制止:“刺史有令,城中守军不足,让狱中囚犯协助,守御城门。”
“是……”长史无奈,只能把刘七放了,充入军中。
刘七逆来顺受,掩去眼中异色。
南门外,吴伯当远眺钟离城,赞道:“倒是一座坚城。”
郎将附和:“此城高垒深池,隔着淮河,与泗州遥遥相望。”
“不过,斥候探知,城中守军不过千余人,不足为虑。”
吴伯当颔首:“吩咐下去,让儿郎们加把劲,早些拿下此城,向大王献功。”
“遵令!”
这场攻城战,从午时开始,不过半个时辰,便宣告结束。
“南门破了!”
“快入城!”
秦军士卒欢呼雀跃,潮水般涌入内城。
吴伯当难掩惊讶:“竟如此顺利?”
按他设想,少说也要数个时辰,才能攻入城中,没想到,这么快,便大功告成。
正疑惑时,一名小校飞奔来报,城中一名僧兵,伙同狱囚,开门投降,才能如此之快破城。
“此人姓甚名谁?”吴伯又惊又喜。
小校忙道:“听闻,他名叫刘七,是大觉寺僧人。”
吴伯当大笑一声:“叫他来见我!”
“是!”
城内,刘七一马当先,指引秦军将士杀入府衙。
濠州刺史、长史负隅顽抗,皆死在乱刀之中。
一名都尉笑道:“小子,你立下大功,吴将军要见你!”
刘七神色平静,拱手道:“小僧乃出家之人,为这一城百姓着想,方才相助贵军。”
“功劳于我无用,就此告辞!”
丢下这话,他转身便走。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愕然。吴将军见他,必有重赏,这僧人竟完全不为所动,真不知脑袋里想些什么。
刘七绕过街巷,辗转前往大觉寺。在此之前,他把马家娘子送回家中。
伽蓝殿内,净明方丈盘坐佛像之下,低声道:“刘七,你可还俗了。”
“还俗,为何?”刘七吃了一惊,“弟子未曾杀人,只是不得已,伤了些人。”
净明方丈摇头:“你并无慧根,和我佛无缘,因此,你虽入寺八年,我也未给你取法号。”
“大觉寺只是你暂时栖身之地,你的前程,在军中。”
“军中?”刘七愕然,参军入伍,可免不了杀人。
净明方丈淡笑:“我佛虽然慈悲,但也有金刚怒目之时。”
“值此乱世,不杀些人,如何改朝换代?”
刘七拧眉:“方丈既让弟子去参军,不知投靠何方?”
“你早已做出选择,何必问我?”净明摆了摆手,“去吧,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才是你心中真正所求。”
刘七无奈,叩首道:“弟子虽去,方丈大恩,永不敢忘!”
净明方丈端坐不动,受了他一礼。
临行前,刘七忽然提起一事:“既入俗世,犹如新生,还请方丈赐名!”
净明摇头:“既入俗世,你的名字,该由明君来取。”
明君?刘七若有所思。
拜别方丈,出了大觉寺,他迟疑片刻,终究迈步,前往城外秦军大营。
等他走后,净明转过身来,叹道:“金光照耀,乃帝王之运,本是南方潜龙,理当取吴国而代之。”
“可惜,你生不逢时。还未发迹,秦王便已统一神州以北,打得吴军节节败退。”
“袁弘道行将就木,国中有群雄并立之势,到头来,都为秦王做嫁衣。”
“既然无望登临九五,便为秦王效力,做个开国功臣,享受荣华富贵,也算不枉此生了。”
青烟缭绕,一缕叹息消逝在风中。
……
城外行营,吴伯当听闻禀报,大喜:“快让刘七进来!”
一见之下,不知为何,两人都有惺惺相惜之感。
“草民拜见吴将军!”
“起来吧。”
吴伯当笑道:“此战得胜,你当居首功,便在我帐下,做个队正,如何?”
众人皆是惊讶,按照军制,队正可率五十人,位于伍长、火长之上。
初此提拔便是队正,可见吴将军对其看重。
刘七毫不推辞,淡然道:“谢将军!”
见他如此“不客气”,众亲卫纷纷拧眉。
此人太过狂傲,真不知有何倚仗。
刘七心知肚明,若不展现一番本领,难以服众。
“将军,卑职请取三丈长绳一条。”
吴伯当自无不可,他也好奇,这位大觉寺僧人,有哪些能耐。
不多时,营中空地上,刘七把长绳一端系在衣领上,拔腿便跑。
“这……”霎时间,引来一片惊呼。
这刘七跑动起来,迅捷如飞,身后三丈长绳,竟笔直如箭。
有人不敢置信,策马追赶,却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眼见此景,众人心服口服。
吴伯当赞不绝口:“数百年来,未有如此健壮者!”
不光健步如飞,骑马射箭,刀枪剑戟,刘七亦然精通。
这万军之中,除了吴伯当,竟无出其右。
众人无不惊叹。
随后,刘七奉命攻取定远、招义二城,每战皆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吴伯当越发欣赏,升他为仁勇校尉。
……
扬州,江都城外二十里。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高楷赞道,“此间风光,果然繁盛,堪为当世翘楚。”
扬州拢共七县,江都,江阳、六合、海陵、高邮、扬子与天长。
襟江、控河、距海,百货所积、商贾如织、雄富冠天下,素有“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之美誉。
大周朝时,但凡从江南运往长安的漕运船舶,都要在扬州停靠。
除此之外,作为大运河中心点,扬州也是民间商船、客船,以及外来船只的中转站。
从扬州港出航,可东通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南抵南洋,西达西亚,甚至漂洋过海,前往天竺、大食。
章琼附和:“扬州坐拥运河便利,南船北马交汇,商贾趋之若鹜,想不繁盛都难。”
李光焰笑道:“若论繁华,我秦国益州,物阜民丰,也不遑多让。”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http://www.yqzw5.cc/yq21327/8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