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这一刀,迟早会来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胡一刀相信,只要这些简本能够送到农民的手中,就一定能够唤醒他们的意识,让他们明白真相。第二天,各村的农民纷纷来到县衙领取“春种贷粮文书”。
他们拿到文书后,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今年的贷款政策。
然而,当他们打开文书时,却意外地发现里面夹着一张陌生的纸张。
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官府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
“这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好像是有人故意塞进去的。”
“上面写的是什么?我看不懂。”
一些识字的农民开始尝试着朗读纸上的内容。
“……官仓鼠雀肥,百姓糠秕饥。民脂民膏尽,谁怜我等凄……”
随着朗读声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农民围了过来。
他们听着纸上的内容,脸上露出了震惊和愤怒的表情。
这时,巡夜司的人发现了情况,他们立刻冲上来,想要收缴这些“妖言惑众”的纸张。
“这是官府发的东西,怎么能说没收就没收?”
“就是,我们还没看完呢!”
“凭什么不让我们看?难道官府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吗?”
农民们纷纷抗议,不肯交出纸张。双方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在争执中,一些文书被撕扯,散落在泥地里。
有人索性捡起地上的纸张,贴在牛车上,贴在扁担上,贴在纺轮上……
《记事册》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地传播开来,如同一颗颗火星,点燃了百姓心中沉寂已久的火焰。
邻镇的王老板得知了此事,立刻命自家酒坊的伙计,将《记事册》的内容刻在酒坛的外壁上。
他还在酒坊门口挂起了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酒香不怕巷子深,字亮不怕夜路黑。”
一时间,王老板的酒坊生意兴隆,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慕名而来,一边喝酒,一边阅读酒坛上的文字。
《记事册》就这样以一种更加隐蔽和巧妙的方式,继续传播着。
赵九渊,这位退隐的老更夫,虽然不再担任职务,但他仍然掌控着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络。
他沿江巡视,发现张大户已经在三河口增设了暗哨,专门搜查那些携带纸张的人。
赵九渊没有立刻将这个消息汇报给陈皓,因为他知道,直接的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他决定采取一种更加巧妙的方式来化解危机。
赵九渊找到了漕帮的头目,与他商议了一个计划。
几天后,在运河南段的各个茶楼里,推出了一种名为“灯谜宴”的活动。
每盏灯笼下面都悬挂着一道谜题,谜底全部出自《记事册》的内容。
猜中谜题的人,可以免费获得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这个活动立刻吸引了无数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孩子们,更是对此乐此不疲。
一夜之间,“民议八条”变成了“元宵灯谜”,“粮布互审”变成了“打一买卖术语”……
就连那些奉命搜查纸张的巡夜司弓手,也忍不住混入人群中,猜谜取暖。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背下了整套规则。
《记事册》就这样被巧妙地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共同的记忆。
当夜,陈皓于酒馆密室摊开地图,见南至七镇、北达三村,皆有“灯影点”标记——那是李芊芊根据各地反馈绘制的“识字据点图”。
她轻声道:“现在不是我们在教人写字,是他们在教别人。”陈皓凝视良久,眉宇间透出一股坚决。
他站起身,从桌上取来最后一块南岭松枝,细细削成细条,浸入药水晾干。
松脂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陈皓转身对李芊芊道:“准备三百支‘松笔’,明日随新米一起送往各村——不是给先生用的,是给每个想写字的人。”李芊芊点点头,眼中闪动着坚定的光芒。
她知道,这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传递希望。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咔嚓”一声,瓦片碎裂。
一阵冷风裹挟着月光,穿过破碎的窗棂,吹得桌上的地图瑟瑟发抖。
一道黑影翻落院中,手中的短刃寒光凛冽,直指堂门。
陈皓却只抬起头,望向窗外的明月,低语道:“这一刀,迟早会来。”
那黑衣刺客如同自地狱中爬出的恶鬼,裹挟着凛冽杀气,破窗而入。
刀光乍现,寒芒直指陈皓咽喉,欲取其性命!
“掌柜的!”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猛扑而上。
是柱子!
他怒吼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了陈皓身前。
“噗嗤!”
利刃划破皮肉的声音令人胆寒。
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溅落在桌案之上,将那本记录着百姓心声的《记事册》染红。
柱子闷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但他依旧死死地护着陈皓,不肯退后半步。
刺客一击得手,眼中凶光更甚,正欲再次举刀,彻底了结陈皓的性命。
然而,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只手,一只平静而有力的手,却稳稳地抓住了他的手腕。
陈皓!
他竟然不呼救,不闪避,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他的目光,如同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平静得让人感到恐惧。
只见他缓缓地抬起另一只手,拿起一支刚刚削好的“松笔”。
那笔尖,还带着淡淡的松脂香气,那是希望的味道。
他将笔尖伸向柱子受伤的左臂,任凭鲜血一滴滴地滴落在笔尖之上。
鲜红的血液,如同墨水一般,将那洁白的笔尖染红。
然后,他将笔尖抵在《记事册》空白的一页上,缓缓地,一笔一画地写下了一个字:
“人。”
那字迹,带着柱子的鲜血,带着陈皓的坚定,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
刺客原本凶狠的目光,在看到那抹鲜红字迹的瞬间,竟然开始颤抖起来。
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
“你……”刺客的声音嘶哑,带着一丝恐惧。
陈皓没有理会他,继续书写着,每一个笔画都慢而稳,仿佛在刻画着生命的重量。
“你师父赵九渊教过你,子时三更换岗,有隙十二息……”陈皓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如同惊雷般在刺客耳边炸响,“可你今夜提前一刻动手,是因为饿了吧?”
刺客浑身一震,瞳孔骤然收缩。
他感觉自己的一切,都被眼前这个男人看穿了。
陈皓放下笔,抬起头,目光如同利剑般刺穿刺客的内心。
“你靴底沾着南塘湿地的泥,袖口有灶灰,昨晚在周家门外蹲了两个时辰,等一个送饭的孩子。”陈皓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惊的洞察力,“你不是杀手,你是逃奴。”
“扑通!”
刺客再也无法承受这巨大的压力,手中的短刃“哐当”一声掉落在地,他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头深深地埋在地上,哽咽道:“他们……他们抓了我娘……说只要杀了你,就放了她……”
原来,这所谓的刺客,不过是一个被逼无奈的可怜人。
陈皓看着跪倒在地的刺客,眼中没有愤怒,没有仇恨,只有一丝淡淡的怜悯。
他挥了挥手,示意李芊芊先为柱子包扎伤口。
李芊芊早已泪流满面,但她依旧强忍着悲痛,小心翼翼地为柱子处理着伤口。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伤势。
陈皓走到刺客面前,弯下腰,将他扶了起来。
“你也很久没吃东西了吧。”他轻声说道,然后转身对李芊芊说道:“芊芊,给他盛碗热粥来。”
李芊芊擦干眼泪,默默地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递给刺客。
刺客接过粥,双手颤抖得厉害,他抬起头,用充满感激的目光看着陈皓,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吃完再说。”陈皓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
刺客再也忍不住了,他狼吞虎咽地吃着粥,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随着这碗粥一起吞下去。
待他稍稍安定之后,陈皓唤来了胡一刀。
“带他去义庄地窖,换身衣服,明天开始,学写字。”陈皓对胡一刀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胡一刀肃然领命。他走到刺客面前,一言不发地将他带走了。
临行前,陈皓将那支染血的松笔交到刺客手中。
“下次拿这个,别拿刀。”陈皓看着刺客,轻声说道。
刺客颤抖着接过松笔,低头看着笔尖上残留的血痕,久久无语。
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
陈皓召集了全村的村民,来到了村口的古庙前。
他站在高台上,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充满期待和渴望的面孔。
他高高举起那支断刃,向所有人展示着。
“昨夜有人持刀欲杀我,但我看见的不是凶器,是恐惧。”陈皓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传遍了整个村庄,“恐惧,才是真正的敌人。”
然后,他将断刃扔在地上,又举起了那支染血的松笔。
“而这个,才是武器!”他高声说道,“因为它能让害怕的人,变成敢说话的人!因为它能让无力的人,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他宣布设立“笔耕奖”:凡教会三人识字者,可获一斗米、一副新犁;孩童写出完整“民”字者,记入“少年议士名录”。
村民们听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http://www.yqzw5.cc/yq19125/5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