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年代资本家11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送过去的东西有时是一袋大豆,有时是几斗麦子,都用布袋装好,托去农场附近公社办事的老乡捎带过去。这些粮食不多,却像暗夜里的星火,在饥荒的边缘,为那两位在农场苦苦支撑的老人,送去了一丝活下去的底气。
而夏天自己,也在这场看似寻常的“技术交流”中,悄然践行对原主娘俩的承诺。
那些粮食辗转到外婆手里时,或许已所剩无几,但终究能填补些缺口,让老人在饥寒交迫中多挨过几日。
只是总向外婆请教农技,目的性未免太过明显。
夏天便换了个由头,借着天气持续干旱的由头,写信给农场负责人,询问能否请教农场里研究地质的“专家”。
比如那些曾在地质部门工作过、如今被下放到农场的知识分子,问问他们如何寻找水源、如何打井抽取地下水。
此时,农场恰也被缺水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
眼看着别的省份为了抢水、打井忙得脚不沾地。
农场这边却迟迟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地里的庄稼眼看就要旱死,人人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收到夏天的信后,农场负责人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来了那几位懂地质的“右派”。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人虽身陷囹圄,却并未磨灭专业素养。
他们顶着压力,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农场周边勘察了数日,又结合众人的经验集思广益,竟真的在学校与农场之间的一处下凹山谷里,找到了一处可能存在地下水的区域。
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劈开了笼罩在干旱之上的阴霾。
学校与农场当即决定联合行动:农场提供勘探数据和打井方案,学校则调出实验室的设备和师生人力。
师生们扛着锄头铁锹,农场的工人推着独轮车,两拨人在山谷里日夜奋战,终于在岩层深处打通了泉眼。
“太好了,有水!”
清冽的地下水顺着管道喷涌而出的那一刻,工地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这来之不易的水源成了双方共同的宝贝。
农场特意派了专人日夜看守,生怕有人破坏。
师生们也格外珍惜,用的时候精打细算,连洗菜的水都要留着浇实验田。
经此一事,不光是夏天,学校里许多参与过打井的师生,都自发地以“感谢技术指导”的名义,往农场送些粮食。
有时是半袋红薯干,有时是一瓢玉米碴,虽微薄,却在饥荒的年月里,架起了一道跨越身份与立场的桥梁。
经此一事,学校与农场都切实看到了对方的价值。
渐渐地,不光是夏天,许多老师和同学也开始往农场寄信,或请教农技难题,或探讨地质勘探的细节。
曾经因身份立场筑起的隔阂,在共同的需求面前悄然消融。
那年的气候格外反常。
北方持续大旱,土地龟裂得能塞进手指,河底的卵石裸露在外,泛着刺眼的白光。
而许多河流流域却遭遇了罕见的大涝,洪水漫过堤岸,吞噬了成片的庄稼。
更离奇的是,不少南方省份刚入十月,就飘起了雪花,提前进入了冰冻期,未收割的晚稻全被冻在了田里。
面对这场席卷全国的灾难,夏天从始至终没有出手干预。
这场饥荒背后,固然有天灾的成分,更深层的却是人祸。
小农乍富的侥幸,某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的狂热,让浮夸风愈演愈烈。
这两年推行的大锅饭,不知浪费了多少粮食。
那些“亩产万斤”“猪大如牛”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却没人去深究背后的荒诞。
报纸上天天宣扬粮食多得吃不完,可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人在饥饿中挣扎。
这般自欺欺人的闹剧,若不借着天灾的契机狠狠刹住。
让那些被虚名冲昏头脑的人吃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让浮夸风彻底降温,谁能保证这样的悲剧不会重演?
与其一时心软施以援手,让错误的观念继续滋生,不如让现实给所有人上一堂最沉痛的课。
只有切身体会到饥饿的滋味,亲眼见到土地的回报从不会说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才会真正破灭。
人们才能重新脚踏实地,在废墟上找回生存的根本。
夏天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望着外面枯黄的田野,眼神沉静。
她知道,这场苦难注定漫长,但唯有熬过这阵痛,才能迎来真正的清醒。
转眼到了60年,肆虐的饥荒让所有人都尝到了苦果,上一年的教训如烙印般刻在心头。
这一年,各地开始调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将重心重新放回土地,开荒、耕种,成了举国上下最迫切的任务。
工厂里,凡是来自农村、岗位又非不可或缺的工人,几乎都被动员回了乡下,拿起锄头加入开荒种地的队伍。
夏天所在的农业大学也不例外,师生们被分配了大片荒地,每日的功课便是挥着锄头翻土,汗水浸透了衣衫,手掌磨出了厚茧。
作为“过来人”,夏天心里清楚,这般全民垦荒的努力,终究难敌天灾的持续肆虐。
今年的灾情依旧严峻,北方旱情不见缓解,河床干涸得能跑马车。
南方则涝灾频发,洪水一次次漫过堤岸,将刚播下的种子冲得无影无踪。
她和其他校友一样,除了完成学校安排的垦荒任务,私下里也在校园不起眼的角落,悄悄开辟了一块块“秘密实验田”。
说是实验田,其实不过是为了能多种出些粮食,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能在饥荒里多挨过一天。
田垄里种着耐旱的红薯、早熟的玉米,甚至还有些从空间里“取”出来的、适合本地气候的豆类种子。
每天课余,大家便提着水桶、端着粪水,小心翼翼地侍弄着这些“希望”,眼神里藏着对饱腹最朴素的渴望。
夏天蹲在自己的小田埂上,看着刚冒芽的豆苗,轻轻叹了口气。
http://www.yqzw5.cc/yq18412/4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