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破局者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明朗心中念头飞转,其实这个想法昨晚就已在他脑海中萌芽。

  黄书记此刻主动提起,正是深入探讨的良机。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认真商讨的姿态。

  “黄书记,我确实有些初步想法。”明朗语气平和但坚定:“玻璃器皿厂的问题看似棘手,但若换个思路,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黄万春眼中闪过一抹期待:“说说看。”

  “核心问题是人员安置。”明朗开始阐述:“1146名在职职工,如果全部由政府安置,确实需要近5000万。但如果只安置其中一部分,问题就小多了。”

  他继续分析:“首先,287名离退休人员可以全部打包由社保局一次性买断负责养老,医保局负责医疗。这部分人最关心的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黄万春点头表示认同:“这个思路市里也考虑过,但财政压力仍然不小。”

  “然后是关键部分。”明朗接着说,“在职员工中,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有价值的。假设企业能够盘活,这些员工可以重新竞聘上岗。他们不需要安置,需要安置的只是那些无法再就业的。这样一来,政府实际需要支出的安置费用估计用不了1000万。”

  黄书记眼睛微微亮了起来:“继续说。”

  “第二是银行债务问题。”明朗条理清晰地说道:“江州玻璃器皿厂欠银行1800万,这已经是烂账了。按照现在银行对坏账的处理方案,完全可以打包打折出售给第三方。我了解过,这类资产的折扣基本上是一折到两折。也就是说,可能只需要180万到360万就能解决1800万的债务问题。”

  黄万春若有所思:“这个方案银行能接受吗?”

  “对于银行来说,这笔贷款早已计提损失,能够回收一部分资金总比完全烂掉好。”明朗分析道:“关键是我们要找到合适的谈判策略和切入点。”

  “最后是厂区资产盘活。”明朗越说越有信心:“估值900万中,大部分是土地价值。那些淘汰的生产线只能当废铁卖。但如果真有企业能让玻璃器皿厂起死回生,政府甚至可以考虑将厂区低价或者无偿转让,前提是能够解决足够多的就业问题。”

  黄万春听完后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

  办公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

  “你的思路很新颖,也很有建设性。”良久,黄书记终于开口:“但这里面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又回到沙发前:“首先是离退休人员的安置问题。市社保基金和医保基金本身就有压力,一次性接手这么多人员,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明朗点头:“这方面可能需要市里向上争取政策倾斜。但考虑到玻璃器皿厂问题的紧迫性,我相信上级部门会给予特殊关照。”

  “其次是职工安置标准。”黄万春翻看着文件:“现行的安置政策有明确规定,如果要调整,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论证。这涉及到政策红线,不能轻易突破。”

  “政策是人制定的,也应该为现实服务。”明朗谨慎地说:“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处理。玻璃器皿厂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固守成规,恐怕永远找不到解决方案。”

  黄万春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继续提出问题:“还有银行债务问题。你说得对,银行确实会对坏账进行打折处理,但这个过程很复杂,需要多轮谈判,而且往往需要引入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中介。”

  “这方面我可以帮忙。”明朗主动表示:“我的企业与多家银行有业务往来,也认识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可以协助推动这个过程。”

  黄书记看着明朗,目光中既有赞赏也有审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即使前面所有障碍都清除了,谁来接这个盘?谁能确保玻璃器皿厂真正起死回生,而不是换个方式继续亏损?”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明朗深吸一口气,知道接下来他的话将决定整个对话的走向。

  “黄书记,如果我告诉您,我对接手玻璃器皿厂有兴趣,您会支持吗?”明朗的语气平静但坚定。

  黄万春显然没料到明朗会如此直接,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复杂的表情:“明朗,你要想清楚。这不是一般的商业投资,这涉及到上千职工的生计,关系到社会稳定。一旦接手,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我明白这其中的分量。”明朗郑重地说:“但我认为,玻璃器皿厂并非没有希望。传统工艺玻璃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疲软不假,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改进工艺、开发其他产品呢?或者直接换个产品做手机屏幕?”

  “手机屏幕??”

  黄万春重新坐下,语气严肃:“你知道玻璃器皿厂现在的设备状况吗?大部分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设备,要搞手机屏幕投入可不小。”

  “我有所了解。”明朗点头:“但如果能够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发高端的手机屏幕,或许能走出一条新路。”

  “资金从哪里来?”黄书记直指关键问题:“改造生产线需要大量投入,而你还要面对债务处理的问题。”

  明朗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甚至可以考虑员工持股,让大家都成为企业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至于设备更新,可以分步实施,先改造最关键的部分,逐步推进。”

  黄万春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你为什么想接手这个烂摊子?明明知道风险极大,很可能血本无归。”

  这个问题让明朗停顿了片刻。

  他望向窗外,市委大院内的树木已经开始抽出新芽,春天即将到来。

  “黄书记,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和光速科技是书记一手扶持起来的,所以……”明朗缓缓说道:“如今玻璃器皿厂的上千职工面临困境,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尝试做点什么。当然,我不是纯粹出于慈善目的,我相信如果操作得当,这件事也可以做成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商业项目。”

  黄万春凝视着明朗,似乎在评估他的真诚度和能力。

  良久,他轻轻点头:“我需要一个详细的方案,包括具体的资金规划、人员安置计划、业务转型思路。”

  “我会尽快准备。”明朗承诺道。

  就在这时,刘秘书轻轻敲门进来:“书记,会议还有十五分钟开始,您需要准备一下了。”

  黄万春看了看表,对明朗说:“这样吧,今天会议结束后,你安排时间与国资委、人社局、银监局的负责同志见个面,初步探讨一下可行性,我让刘秘书帮你协调。”

  “太好了,谢谢黄书记的支持。”明朗起身道。

  黄万春也站起来,拍拍明朗的肩膀:“不要谢得太早。这条路充满荆棘,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玻璃器皿厂的问题牵动很多人的神经,每一步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

  “我明白。”明朗郑重地说:“但无论如何,总得有人尝试破局。”

  两人一起走出办公室。

  走廊上已经有不少与会人员正在向会议室走去。
  http://www.yqzw5.cc/yq17997/3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