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市委会议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十二月十二日的清晨,江州还笼罩在一片寒意中。

  明朗早早醒来,窗外天色尚未完全亮起,远处的建筑物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

  他轻轻起身走进浴室,温热的水流冲刷着他的脸庞,也唤醒了他一天的思绪。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江州市政府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召开,作为本地重点企业的负责人,他收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正式邀请。

  站在衣橱前,明朗仔细挑选着今天的着装。

  最终选择了一套深蓝色的西装,搭配浅蓝色衬衫和一条暗红色领带。

  这既显得庄重得体,又不失企业家的活力。

  他清楚地知道,在今天这样的场合,形象也是一种语言。

  下楼时,他特意从茶柜中取出一盒精致包装的大红袍茶叶。

  这不是市面上那些华而不实的礼品茶,而是他特地托朋友从福建武夷山带来的正岩茶。

  茶叶不贵重,却代表着一份心意。

  市委书记黄万春平时工作繁忙,好茶能帮他提神醒脑,也算是一份恰到好处的关心。

  拿起公文包和茶叶,他轻轻带上门下了楼。

  清晨还很安静他那辆红色奇瑞qq停在楼下,车顶上落了几片枯叶。

  明朗细心地将叶子拂去,这才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

  发动机启动的声音在清晨的静谧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调转车头,融入了江州清晨渐渐苏醒的街道,穿过逐渐繁忙起来的街道,朝着江州大桥方向驶去。

  朝阳正在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奇瑞qq驶上江州大桥,桥下的江水缓缓流淌,几艘早起的渔船已经在江面上作业。

  明朗放慢车速,摇下车窗,让清晨的江风吹进车内。

  风中带着江水特有的湿润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过了大桥,市委大院就不远了。

  作为江州市的政治中心,这里的建筑庄重而大气。

  门卫检查了邀请函后敬礼放行,明朗驾车缓缓驶入市委大院。

  院内已经停了不少车辆,大多是黑色的公务车,其中不乏奥迪、帕萨特等车型。

  明朗的红色奇瑞qq在其中显得格外醒目。

  他不在意地笑了笑,找了个角落位置停好车。

  拿起公文包和那盒茶叶,明朗整了整西装,迈步走向市委大楼。

  阳光此时已经完全跃出云层,将市委大楼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

  大楼门前已经有不少与会人员正在进入,大家相互点头致意,但并不多言,气氛庄重而肃穆。

  明朗走进大厅,立刻有工作人员迎上来引导。

  作为本地知名企业家,他在江州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少工作人员都认识他。

  “明总,早上好。会议在二楼大会议室,九点开始。现在还有些时间,您需要先休息一下吗?”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礼貌地问道。

  明朗看了看表,才八点二十。

  “黄书记在办公室吗?我想先去拜访一下。”

  “书记应该在办公室,但我得先问一下刘秘书。”

  工作人员引领明朗来到三楼,市委书记办公室外的接待区。

  这里已经坐着几个等待接见的人,大家低声交谈着,气氛比楼下更加凝重。

  刘秘书正在办公桌前忙碌地处理文件,见明朗过来,连忙起身相迎:“明总,您来得真早。”

  明朗与刘秘书握手寒暄,“刘秘书辛苦,黄书记现在方便吗?我有点事情想向书记汇报。”

  刘秘书面露难色,压低声音说:“书记正在里面谈事情,是关于玻璃器皿厂的事情。今天早上又有一批职工到厂门口聚集了,情况不太好处理。”

  明朗会意地点点头:“那我在这里等一会儿吧。”

  他在接待区的沙发上坐下,刘秘书体贴地端来一杯热茶。

  接待区的隔音效果很好,但偶尔还是能听到办公室里传出的说话声,语气似乎颇为严肃。

  大约过了十分钟,办公室的门开了,几个神色凝重的人走出来。

  明朗认出其中一位是市国资委的主任,另一位是公安局的副局长。

  大家简单点头致意,没有多言,但那沉重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刘秘书进去请示后,很快出来对明朗说:“明总,书记请您进去。不过……”

  他做了个压低声音的手势:“书记今天心情不太好,玻璃器皿厂的事情很棘手。”

  明朗会意地点点头,轻轻敲了敲门后推门而入。

  黄万春书记的办公室宽敞而朴素,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文件,墙上挂着江州市地图和几幅书法作品。

  黄书记本人正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望着窗外的景色。

  即使从背后看,也能感受到他肩上的沉重压力。

  “黄书记。”明朗轻声打招呼。

  黄万春转过身来,脸上带着疲惫但依然强打精神的笑容:“明朗啊,来得这么早。坐吧。”

  明朗没有立即坐下,而是上前几步,将手中的茶叶放在办公桌上:“书记,给您带了点茶叶,武夷山的大红袍。知道您爱喝茶,工作累了可以提提神。”

  黄万春看了看茶叶,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明朗啊,你还是这么细心。这茶我收了,谢谢你的心意。”

  他指了指沙发:“坐吧,别站着说话。”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刘秘书悄无声息地端来两杯茶后又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黄万春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刚才你都看见了吧?玻璃器皿厂的事情越来越棘手了。今天早上又有一百多号人到厂门口聚集,要求政府给个说法。”

  明朗点点头:“前几天我路过那里,正好碰上一个老工人受伤,送他去了医院。情况确实比较复杂。”

  黄万春惊讶地抬头:“你参与了?怎么回事?”

  明朗简单叙述了那天的情况,包括刘师傅的受伤和他们的救助过程。

  黄万春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这件事情你处理得很好……”黄书记赞许地说:“现在这种敏感时期,最重要的是避免矛盾激化,保护好职工的安全。”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但是这个烂摊子,终究得解决啊。”

  明朗谨慎地问道:“市委目前有什么方案吗?”

  黄万春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又回到沙发前:“这是玻璃器皿厂的详细报告。1146名在职职工,287名离退休人员,负债1800万,资产仅估值900万,严重资不抵债。连续亏损八年,产品滞销,设备老化...”他念着这些数据,每一条都像重锤一样敲在心上。

  “最难的是人员安置……”黄书记继续说:“按照现行政策,每位职工的经济补偿金至少需要4-5万元,光是这一项就是近5000万的支出。还有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等费用,又是一大笔钱。市财政根本无力承担这么巨大的改革成本。”

  明朗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作为企业家,他完全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沉重意义。

  黄万春感慨道:“传统国企的包袱太重了。像玻璃器皿厂这样的老企业,曾经是江州的骄傲,现在却成了最大的难题。”

  办公室里沉默了片刻,两人各有所思。

  终于,黄万春打破沉默:“明朗啊,你是个有眼光、有担当的企业家。”

  他身体前倾,语气诚恳:“你有没有考虑过,参与玻璃器皿厂的改制重组?”

  这个提问并不出乎明朗的意料,但他还是需要时间思考。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借这个动作争取了几秒钟的思考时间。
  http://www.yqzw5.cc/yq17997/3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