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不为人知的逻辑纹理
推荐阅读:
重生万岁爷秦昊苏容妃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唐俏儿沈惊觉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和腹黑三叔闪婚后真香了林清
总裁大人惹不得林绾绾萧夜凌
神医拽妃开挂了慕绾绾谢无宴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杯中的浓茶一饮而尽,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一道暖流,驱散了部分寒意,也点燃了胸中的斗志。他打开电脑,屏幕幽蓝的光芒映照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双手放在键盘上,略作停顿后,便开始迅速而有力地敲击起来。
《关于“7.21”特大经济犯罪案在逃人员‘陈默’涉及“8.15”边境走私案的初步并案侦查报告》
键盘敲击声在安静得只剩下电流嗡鸣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那声音不再是“曙光”行动冲刺阶段的急促与狂热,而是变得沉稳、凝重,每一个按键都仿佛用尽了力气,像是工匠在用铁锤,一下下地锻造着一柄新的利剑。
他盯着屏幕,一行行文字缓慢却坚定地浮现。
《关于“7.21”特大经济犯罪案在逃人员‘陈默’涉及“8.15”边境走私案的初步并案侦查报告》
他打下标题,停顿了片刻,脑海中快速梳理着从边境传来的零散却致命的信息。他详细记录了海关缉私部门发现的问题货物信息,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一、涉案货物基本情况:”
他敲下第一行字,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舞动。
“货物型号:高精度陀螺仪,型号GX-7。经初步鉴定,该元器件并非普通民用产品,其精度远超市场同类,疑似具备军工级性能。申报文件中,此项被伪装成‘普通传感器’。”
赵承平的心沉了下去。陀螺仪,这是导航和制导系统的核心部件。这绝不是普通的走私牟利,这背后很可能涉及国家安全。
“申报价值:每件50美元。经海关估价,该型号元器件实际市场价值至少为5000美元,存在严重低报行为,意图规避监管、偷逃税款并进行非法交易。”
他仿佛看到了陈默那张斯文眼镜下的、精于算计的脸。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用巨大的价值差异来完成资金的非法流转。
“发货方:‘东南亚精密仪器贸易公司’。经初步核查,该公司注册于上个月,并无实际经营场所和业务记录,系典型的空壳公司,其注册地址与‘曙光’案中艾斯查控制的数家境外公司存在高度地理关联。”
新的藤蔓,已经从旧的根须上长出来了!赵承平的眼神变得愈发冰冷。陈默不仅逃了,他还迅速利用旧有的渠道,建立起了新的犯罪链条。
“收货方:‘瑞丽恒通物流’。该公司法人代表为杨德昌,本地人,有多次边境小额走私案底,但均未构成重罪。初步判断,该公司为此次走私活动的境内‘中转站’与‘分销点’。”
写完基本情况,他开始分析这条新线索与艾斯查旧案的关联点。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任由思绪在两个案件之间穿梭、碰撞。这是一种属于资深刑警的独特思考方式,将所有碎片化的信息在脑海中反复揉捏、重组,直到它们显露出内在的、不为人知的逻辑纹理。
手法太像了。同样的境外空壳公司注册手法,同样的利用边境物流作为掩护,甚至连选择的“骡子”——那些有案底却罪不至死的小角色——都如出一辙。这是陈默的风格,细腻、谨慎,却又在关键环节上透露出一种惊人的大胆。
但又有不同。赵承平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艾斯查的网络,核心是“洗钱”,目标是将国内的非法所得“清洗”后转移出境。而这一次,陈默的目标却是“走私”,将境外的高精度元器件运入国内。一个“出”,一个“进”,方向截然相反,这背后所代表的犯罪动机和利益链条,恐怕比艾斯查的案子更为复杂,甚至……更为危险。
夜深了,桌上那杯泡了几个小时的浓茶已经凉透,深褐色的茶汤在白瓷杯壁上留下了一圈难看的渍痕,像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疤。赵承平端起杯子,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一振,却也让腹中那因长时间空置而产生的空虚感愈发强烈。
他缓缓起身,身体的关节发出一阵轻微的“咔咔”声,那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抗议。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转动脖颈时,能清晰地听到颈椎摩擦的细碎声响,酸痛感如电流般窜过整个后背。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夹杂着午夜寒意的微风瞬间涌入,吹散了室内沉闷的空气。他贪婪地呼吸着这微凉的空气,试图让过载的大脑稍稍降温。
他又去饮水机旁,没有再续茶,而是接了满满一杯滚烫的热水。透明的玻璃杯被蒸汽熏得一片模糊,他用手掌包裹着杯壁,那股灼热的温度仿佛能顺着掌心的脉络,重新为他注入一丝力量。
回到座位,温热的杯子被他放在手边。他没有继续撰写报告,而是打开了警局内部的加密案件数据库。随着几下快速的键盘敲击和密码输入,屏幕跳转到了一个独立的、权限极高的文件夹——“‘曙光’行动 - 在逃人员档案”。
他调出了旧案中所有在逃人员的档案资料。屏幕上,一张张电子化的面孔接连弹出,每一张照片下面,都附着姓名、代号、体貌特征和犯罪履历。大部分照片都是从监控录像或陈旧的户籍资料中截取的,像素不高,甚至有些模糊,但那隐藏在像素背后的狡黠、贪婪与警惕,却依旧清晰可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承平的目光,没有在那些曾经呼风唤雨、如今或被捕或在逃的“大人物”身上过多停留。他的鼠标滚轮飞速向下滑动,直接跳过了那些集团高层。他知道,陈默这种人,绝不会再轻易与那些已经被警方盯死的“将军”们联系。他要找的,是那些隐藏在战争迷雾中的“幽灵”——那些在“曙光”行动中,因证据链不够完整、或仅仅是作为外围成员而侥幸逃脱的“士兵”。
他重点筛选的是那些负责具体物流和资金操作的中下层人员。
仔细看着每一张照片,回忆着当时的审讯记录,试图找出谁最有可能在风头过后,重新启用这些隐秘渠道。
屏幕上,一张从某个监控录像中截取的高糊图片,男人国字脸,皮肤黝黑,眼神里透着一股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才能淬炼出的精明与世故。
赵承平的心,却因为这张模糊不清的脸,而擂鼓般地跳动起来。
一段段尘封的审讯记录碎片,在赵承平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与屏幕上那些模糊的面孔一一对应。
他试图从这些人的性格、专长和过往行为模式中,推断出谁最有可能在风头过后,被陈默这只狡猾的狐狸重新启用,成为新犯罪渠道上的关键齿轮。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他指尖滑动鼠标时,那轻微的“咔哒”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远去的车鸣。他的目光专注而深邃,像一位在残局中苦思破局之法的棋手,每一步落子,都关系着全局的生死。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到窗外的天际线,泛起了一丝鱼肚白。桌上那杯滚烫的热水早已变得冰凉,赵承平却浑然不觉。他终于停下了手中的鼠标,缓缓地靠在了椅背上。
初步的报告,已在他心中有了清晰的雏形。
他重新打开那个加密文档,双手放回键盘,这一次的敲击声,不再是探索时的凝重,而是充满了运筹帷幄的决断与力量。
他清晰地写下自己的判断:陈默正在利用“曙光”案中未被彻底清除的“旧部”,搭建一条全新的、以高精度电子元器件走私为掩护的犯罪通道。这条通道的目的,可能远比单纯的牟利更为复杂和危险。
紧接着,他提出了三条雷厉风行、环环相扣的行动建议:
“一、立即对新发现的‘瑞丽恒通物流’及境外发货方‘东南亚精密仪器贸易公司’,展开最高级别的秘密调查。”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这行字,脑海中浮现出老陈他们化装侦察、深入虎穴的场景。“行动小组必须伪装身份,渗透其内部结构,摸清其人员构成、日常运作模式,尤其是要锁定那个叫杨德昌的法人代表,以及所有与他有密切接触的可疑人员。我们要在这张新网上,布下我们的眼睛!”
二、紧急协调海关缉私总局,启动‘绿色通道’反向布控。”赵承平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他知道,这是与陈默赛跑的关键一步。“对近期所有由这两家公司经手的进出口货物,进行百分之百的开箱查验。将此前查获的GX-7型陀螺仪列为最高级别预警物项,任何申报为‘普通传感器’或类似名目的高精度电子元器件,无论数量多少、价值高低,必须一律先行扣押,进行技术鉴定。绝不能再让一枚有潜在威胁的元器件,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流入境内!”
三、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渠道,加强沟通,请求协查境外收货方的真实背景。”写下这一条时,赵承平想起了艾斯查背后那个若隐若现的神秘买家网络。他不能再像上次一样被动地等待线索浮现。“我们不能总是跟着陈默的屁股后面跑,必须主动出击!必须查清楚,这些具备军工级性能的元器件,最终的买家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一次,我们要把藤,和它背后的瓜,一起挖出来!”
报告终于完成了。
这不仅仅是一份情况说明,更是一份战斗檄文。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即将上膛的子弹。他仔细检查了一遍,将“高度疑似”改成了“有充分理由相信”,一个词的变动,代表着他以自己多年的刑侦经验,为这次判断押上了全部的信誉。他又将行动建议中的“请求协查”修正为“建议立即启动联合协查机制”,语气从被动的请求,变为了主动的推动。措刺的刀锋,必须精准而锐利,才能在复杂的部门协作中,劈开一条最快的通路。
确认无误后,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警局内部那套界面朴素却戒备森严的加密通讯系统。登录,验证虹膜,输入一长串无规律的动态密码。他熟练地新建了一封邮件,将报告的加密扫描件作为附件上传。收件人一栏,他填上了支队领导、省厅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海关缉私局、国际合作局几个关键部门联络人的内部代码。
他的手指悬在“发送”按钮上,停留了足足三秒。
这一刻,他仿佛能看到这条信息,化作一道无形的电波,瞬间射向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它将唤醒无数个睡梦中的电话,让不同部门的负责人从床上坐起;它将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无数的人力、物力开始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秘密集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就是那个按下按钮的人。
“咔哒。”
鼠标的轻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如同扣下了扳机。
屏幕上,一个绿色的对话框弹出,带着毫无感情的系统字体:“邮件已加密发送成功。”
看到这行字,赵承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口气息,仿佛带走了他一夜未眠积攒下来的所有疲惫与紧绷。他向后靠在椅背上,椅子的转轴发出一声疲惫的呻吟。紧绷的肩胛骨松弛下来,酸痛感如同潮水般瞬间席卷全身。大脑也从持续亢奋的状态中抽离,一种巨大的空虚感和倦意涌了上来。
他做完了他该做的,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齿轮,开始咬合、转动。
天色已经大亮。办公室外,同事们陆续上班的交谈声、脚步声,渐渐取代了深夜的死寂。他站起身,揉了揉干涩发胀的眼睛,决定去补充一些能量。
单位食堂里,早已是人声鼎沸。
空气中弥漫着热腾腾的食物香气——小米粥的清甜、馒头和花卷的麦香,以及酱菜的咸鲜,交织成一种属于清晨的、充满烟火气的人间味道。
赵承平打了一碗稀饭,拿了一个白面馒头,又夹了一小碟最普通的咸菜疙瘩。他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慢慢地吃着。滚烫的稀饭顺着食道滑入胃里,暖意迅速驱散了后半夜积攒的寒气。
周围的同事有的行色匆匆,三两口解决战斗,风风火火地奔赴各自的岗位;有的则聚在一起,压低声音讨论着某个案子的新进展,时不时用筷子在桌上比划着什么;还有几个年轻的警员,正兴高采烈地聊着昨晚的球赛。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秩序井然,生机勃勃。
回到办公室,赵承平开始整理案卷。
他的办公电脑里,存放着近五年来他经手或参与过的所有案件的电子档案,那是一个庞大而驳杂的数据库,像一座堆满了记忆的迷宫。他需要将那些已经彻底审结、尘埃落定的案子,从“待归档”文件夹里,分门别类地移入加密的“历史案卷库”中。
这是一种机械性的、近乎枯燥的工作,但对赵承平来说,却是一种必要的精神按摩。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拖拽,都像是在整理自己纷乱的思绪。屏幕上,一个个案件的名称滑过:”3.15电信诈骗案“、”城西伪造货币案“、”李氏兄弟非法集资案“……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较量,是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
就在他近乎麻木地进行着这项工作时,他的鼠标,在一个已经标注为“已结案”的文件夹上,忽然停住了。
《关于“金龙贸易公司”合同诈骗案的卷宗》。
赵承平的眉梢微微挑了一下。他对这个案子有印象。那是在“曙光”行动之前大约一年半的时候,一个不大不小的经济案件。案情本身并不复杂:一家名为“金龙贸易”的空壳公司,利用伪造的进出口单据和海关文件,骗取了银行数千万的贷款,随后迅速将资金化整为零,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出境。
当时,他们成功抓获了几名国内的操盘手,追回了部分赃款,主犯虽然在境外,但证据链已经非常完整,足以定罪。从程序上讲,这是一个办得相当漂亮的案子。
出于习惯,他双击打开了卷宗,想最后再核对一遍归档信息。
卷宗里的文件一一罗列:立案报告、侦查方案、审讯笔录、证据清单、资金流向分析图……一切都井井有条,逻辑严密。他随意点开了最终的结案报告。
报告写得清清楚楚,从犯罪事实的认定,到证据链的展示,再到法律条文的引用,都堪称范本。然而,当他的目光扫到报告的最后一页,那个本该罗列着所有参与此案侦办人员签名的表格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处理人员名单那一栏,是空的。
一片刺眼的、令人不安的空白。
赵承平的第一反应是系统显示错误。他关闭了文件,又重新打开了一遍。结果一模一样。他又尝试刷新了系统缓存,甚至重启了文件浏览器。
那片空白,依然固执地停留在那里,像一个不该存在的、被硬生生挖出来的缺口,一个嘲弄着整个严谨案卷的黑色笑话。
这不可能!
赵承平的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几乎要贴到屏幕上。
他知道,任何一个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经办人、审核人、审批领导,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人签字画押,这是铁的纪律,是日后追责的依据。
一个没有办案人员信息的结案报告,就如同一张没有签发机关的官方文件,它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系统之中!
他知道,自己可能触碰到了一张比艾斯查集团更为庞大、更为隐秘的网。这张网,不仅在外部犯罪,更在内部,拥有着能够抹除痕迹、掩盖真相的力量。这不再是简单的猫鼠游戏,而是一场近乎悖论的战争——一场你必须时刻警惕,因为子弹随时可能从自己身后射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种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觉悟,在他的血管里缓缓流淌。
接下来的时间,赵承平进入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潜行”状态。
他没有声张,甚至没有向任何人——即便是他最信任的侯亮平——透露他那惊人的发现。这并非不信任,而是一种保护。在不知道那个“鬼影”是谁、身处何位之前,任何多余的知情者,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抹除的目标。
白天的赵承平,是一台精准运转的机器。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处理手头的常规工作,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参加那些冗长而无关痛痒的会议,甚至还能在食堂和同事开一两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沉稳,眼神平静无波,没有人能从他这张“扑克脸”背后,窥见那片早已掀起惊涛骇浪的心海。
但每当夜幕降临,当办公室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当走廊里只剩下感应灯随着他的脚步明灭,他就化身为一个沉默的幽灵。他真正的战场,在警局浩如烟海的档案库里。他开始了一场孤独到极致的追猎。
他要找的,是那个鬼影留下的任何一丝实体痕迹。
他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
这两天,对赵承平而言,漫长得像一个浓缩的世纪。他彻底放弃了数字档案库——那里的战场早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像一场被完美掩盖的凶案现场。他一头扎进了位于办公楼地下一层的实体档案室。
那是一个常年不见阳光的地方,像时间的墓穴。空气中永远弥漫着旧纸张纤维、发霉的浆糊、还有樟脑丸混合而成的特殊气味,闻起来就像是凝固的历史。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金属档案架,像沉默的巨人军团,无声地守护着这座城市里罪恶与正义交织的秘密。
他以常规复核为由,调出了“金龙贸易”案发生前后,所有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的案件流转记录、会议纪要、经费申请单,甚至是车辆使用日志和加班餐的报销凭条。他像一个最严苛、最耐心的考古学家,试图从那些早已泛黄、字迹褪色的故纸堆里,发掘出被小心翼翼掩埋起来的真相。
喜欢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http://www.yqzw5.cc/yq17685/6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