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911 912章 庞大的计划 911 912两章合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11 912章 庞大的计划 911 912两章合一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国内 陪都的蒋瑞元官邸内,蒋瑞元捏着那份来自军统的情报电报,先是瞳孔一缩,随即猛地拍腿大笑,笑声爽朗得连嘴里的假牙都差点掉出来,连忙用手按住嘴角,眼角却仍堆着藏不住的笑意。

  “好!好一个日本联合舰队!” 他扬着电报对身旁的陈布雷笑道,“美国人不是总嘲笑我们的军队战斗力弱吗?不是总以‘太平洋霸主’自居吗?现在好了,这么强大的一支太平洋舰队没了,尼米兹跑得比谁都快,把斯塔克留下当俘虏!”

  陈布雷连忙附和:“您英明,美军在太平洋一败涂地,倒是让那些此前轻视我们的人好好看看,日军的战力本就强悍,我们能坚守数年挡住攻势,已是殊为不易。”

  蒋瑞元放下电报,语气里满是得意:“就是这话!我们虽丢了些许地盘,却终究挡住了日军的主力攻势;美国人号称装备精良,却一战就被打垮太平洋舰队,连菲律宾的陆军都节节败退!往后看他们还怎么有脸对我们指手画脚!”

  他走到地图前,指尖划过滇缅边境:“训恩,你通知下去,把这消息好好宣传宣传,让将士们都知道,所谓的‘强国’也不过如此!咱们守住防线,就是最大的战绩!”

  这些事情跟林毅可没有关系,林毅开完会后,跟参谋长一前一后从总部走出来,参谋长还特意换了便装。深秋的太原城已有些凉意,风卷着街边落叶擦过裤脚,远处城墙的轮廓在暮色里渐渐模糊。

  两人坐上吉普车,轮胎碾过凹凸的石板路,没多大功夫就拐进了一条僻静胡同,在一处朱漆门院前停下 —— 这是老将特意为林毅安排的住处,就在总部附近的一进小四合院,门楼不算气派,却透着几分规整。

  开锁推开门,影壁上的砖雕积了层薄灰,西厢房的窗纸还亮着。林毅把随身的公文包往桌子上一放,其实林毅本来想着收拾东西回大同,可一想到老将那句 “林毅你留几天,有个重要会议”,便只好打消了念头,暂时在这儿住下等着。

  歇脚的功夫都没耽搁,林毅换完便装后从另一个房间的柜子里拿出一瓶汾酒,冲着参谋长扬了扬下巴:“参谋长。走,林香斋,尝尝老太原的味道。”

  两人并肩走在街上,沿途商号的幌子在晚风里晃悠,没走半条街,一股醇厚的醋香就飘了过来 —— 那是林香斋的招牌味儿。

  伙计见了熟客,连忙引到靠窗的雅座。林毅熟门熟路地点了菜:丸子炖粉条、熟牛肉、过油肉、醋鱼,再配两碟凉菜豆腐干和芥根丝。

  这会儿店里人还不多,菜很快就上齐了,过油肉金黄透亮,裹着薄薄的芡汁;醋鱼卧在青花盘里,汤汁泛着琥珀色。

  林毅招呼参谋长吃饭,然后夹起一块酱色的熟牛肉,入口软烂却不失筋道,再尝一口醋鱼,鱼肉细嫩得几乎化在舌尖,陈醋的鲜香完全融进肌理。他心里直犯嘀咕:自己在现代吃的那些都是啥啊,跟这个牛肉的味道差得太多了!

  两人又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参谋长忽然放下杯子,神色郑重地开口:“林毅,老将让我跟你打个招呼,现在我们准备实行大农业计划和大工业计划。”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几天,经济、工业方面的负责人,还有各个根据地的头头都在往太原赶,等他们到齐了就开会。”

  林毅正夹着芥根丝的筷子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兴味,问道:“什么内容呢?”

  “农业上,核心是确保粮食、肉食自给,不能再受外界掣肘。” 参谋长掰着手指说道,“工业才是重头戏,要建一系列轻重工业厂子 —— 钢铁、化工、石油、机械设备、车辆制造,还有电力、纺织、食品、日用品这些民生刚需的产业,都得一一铺开,还有就是军工厂也要扩大生产。”

  说到这里,他看向林毅,语气带着期许,“但你也清楚,现在缺设备、缺技术资料、缺原材料,这些都希望你能帮着解决。”

  林毅端着酒杯的手僵住了,酒液在杯里晃出细密的涟漪。他沉默下来,脑子里像开了锅似的疯狂运转:钢铁厂的高炉、化工的反应釜、石油的蒸馏塔,这些东西自己倒是可以买到;可是国内连懂行的工程师都没几个,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

  窗外的灯笼次第亮起,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可他此刻满心都是计划的难度与可能,连桌上的过油肉凉了都没察觉。

  林毅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辛辣感顺着喉咙往下滑,刚好压下心头翻涌的思绪。他放下酒杯,指尖在醋鱼盘的边缘轻轻划过,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灯笼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只要不是那种顶尖的敏感设备,其他的即使是飞机生产线、坦克生产线、火炮生产线我都能想办法弄来。”

  这话一出,参谋长手里的筷子 “当啷” 一声磕在瓷盘上,他猛地前倾身体,眼睛亮得像燃着的火把:“真能弄到这些?要是有了飞机、坦克的生产线,咱们往后就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了!”

  “但是前提是,得有人能把这些机器玩得转。” 林毅话锋一转,将话题拉回核心,“设备再好也是死物,没有合格的产业工人,那些机床就是一堆废铁,生产线也只能趴着不动。”

  参谋长脸上的兴奋瞬间褪去,刚端起来的酒杯又重重搁在桌上,眉头拧成了疙瘩。他何尝没想过这个问题?此前根据地的小作坊里,最多就是些会打铁、修车的老工匠,连摆弄普通机床的人都没几个,更别提操作飞机、坦克的精密生产线了。

  “从大后方招?大后方那边本来就缺技术工人,肯来的没几个;从日战区挖?日本人看得紧,能跑出来的大多是普通百姓,懂技术的少之又少。” 他喃喃自语,越说越觉得棘手,“这工人的事儿,简直比弄设备还难。”

  说着,他猛地抬头看向林毅,眼里满是期盼:“你脑子活,见多识广,肯定有办法,快说说!”

  林毅夹了一筷子凉透的过油肉,慢慢嚼着,等参谋长的情绪稍稍平复,才缓缓开口:“办法我倒想了两个,能不能成,还得看咱们能不能下决心去做。”

  “两个?” 参谋长这下是真的惊住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他刚才冥思苦想都没个头绪,林毅居然一开口就是两个方案,心里忍不住嘀咕:这小子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脑子也太好使了!但脸上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往前凑了凑,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林毅,你快说!不管是啥办法,只要能解决工人问题,咱们都敢试!”

  “第一个,向外招人,不止是国内,要从全世界招。” 林毅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参谋长的心湖。

  “从外国招?” 参谋长差点跳起来,嗓门都拔高了八度,引得邻桌的食客纷纷侧目,他连忙压低声音,一脸难以置信,“外国人能愿意来咱们这穷地方?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再说咱们哪有那么多钱请他们?”

  “不是请,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林毅放下筷子,语气沉了下来,“你忘了?现在德国人占了西欧、北欧多少国家?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波兰…… 这些国家工业底子厚,产业工人一抓一大把。

  可德国人把他们的工厂要么征用作军工厂,要么干脆让关了,好多工人没了活路,全家都在挨饿。咱们要是在根据地划块安全的地方,建工厂、给饭吃、保安全,你说他们来不来?”

  参谋长的眼睛渐渐亮了,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有道理!换了我是那些工人,与其在德国人的眼皮子底下挨饿,不如来咱们这儿干活谋生!可怎么把消息传过去?又怎么把人接过来?”

  “消息好办,通过中立国的商人或者地下渠道总能传出去。” 林毅说道,“接人确实难些,但也不是没办法,那就是跟德国谈判,让他们同意我们从这些国家招人,我想德国人应该会同意的,毕竟这些人在德国人占领区可是不稳定因素。

  还有就是德国人俘虏了不少这些国家的军人,里面藏着大量懂技术的工程师和工人,要是能通过秘密渠道‘换’或者‘救’一批出来,能解决大问题。

  另外,那些国家的流亡政府也在找地方安置难民,咱们主动联系,说不定能达成合作 —— 他们出人才,咱们出地盘,双赢。”

  参谋长听得连连点头,刚想叫好,却听见林毅补充了一句:“但有一点,犹人民族不能要。这个民族太会钻营,走到哪儿都容易引发矛盾,咱们现在根基不稳,没必要惹这个麻烦。”

  参谋长愣了一下,随即重重点头:“听你的!这种容易起争端的,咱们确实不能沾。那第二个办法呢?”

  “第二个更实在,自己培养。” 林毅一字一顿地说道,“办技工学校,专门培训产业工人,刚开始办速成班,比如三个月、半年的班!等不是很缺工人的时候再正规教学,教机械原理、设备操作,批量往外送人才。”

  “这个好!这个好!” 参谋长一拍大腿,脸上的愁云散了大半,“自己培养的人踏实,知根知底,还能跟着厂子一起成长!”

  但他很快又皱起了眉,“不过我也听说过,现在工厂里带徒弟都是老师傅手把手教,好多老师傅都留一手,生怕徒弟抢了自己的饭碗。而且学徒工还得给师傅打杂、受剥削,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所以咱们的技工学校,就得打破老规矩。” 林毅语气坚定,“第一,师资要正规,不能光靠老工匠,我能弄来系统的教材,再请些愿意来的工程师当老师,理论实践一起教,绝不藏私。

  第二,待遇要跟上,学员管吃管住,每月给津贴,毕业直接分配到工厂当正式工人,没人敢剥削他们。第三,招生要放开,根据地的青年、识字班的学员、甚至愿意转行的农民,只要肯学、肯干,都能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要分专业,钢铁厂的学冶金,机械厂的学机床,飞机厂的学装配,针对性地培养。三个月速成班先出一批基础工人应急,再办一年制、两年制的进阶班,培养技术员、班组长。用不了两年,咱们自己的产业工人队伍就起来了。”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林香斋里的食客渐渐多了起来,喧闹的人声与饭菜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参谋长端起酒杯,郑重地敬向林毅:“林毅,这两个办法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我明天就跟老将汇报,咱们尽快把这事定下来。有设备,有工人,这大工业、大农业计划,才算真正有了底气!”

  林毅笑着与他碰杯:“底气是靠干出来的。招人得派人去跑,办学得赶紧找场地、请老师,这些都得抓紧。等开会的时候,咱们把细节再敲定。”

  两人相视一笑,终于有了胃口,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桌上的菜。凉了的过油肉重新热过,醋鱼的汤汁依旧鲜香,就着汾酒下肚。

  很快两人就吃完饭往回走,参谋长正琢磨着明天向老将汇报招工与办学的措辞,刚拐过街角,就听见前方传来一阵嘈杂的争执与闷响。

  循声望去,不远处的一个烧鸡店前已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个个缩着肩膀踮着脚,眼神里透着惊惧与漠然。那烧鸡店的木头招牌被风吹得吱呀作响,柜台前,两个汉子正叉着腰站着,头上赫然戴着八路军的灰布军帽,帽檐下的脸却透着与军装极不相称的蛮横。

  年龄稍长的那个约莫三十五六岁,个子不高却显得壮实,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敞着领口,露出胸口浓密的黑毛,袖口磨得起了毛边,裤脚还沾着泥点。
  http://www.yqzw5.cc/yq17217/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