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909 910章 各方反应(三)909 910两章合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09 910章 各方反应(三)909 910两章合一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马歇尔立刻说道:“总统阁下,目前第三架原型机已完成稳定试飞,波音威奇塔工厂的第一条生产线正全力运转,但发动机问题仍在拖慢进度 —— 赖特公司的 R-3350 发动机故障率仍高达 27%,上个月刚有一架试验机因空中熄火迫降。

  不过波音承诺,若能追加 3000 万美元研发经费,增配 200 名顶尖工程师,可将量产时间从原定的 1943年初提前至今年年底。”

  “钱不是问题!” 罗瘸子毫不犹豫地拍板,“摩根索,立刻从战争拨款中调拨资金,给波音开绿灯,所有原材料优先供应。告诉他们,每提前一天交付,工厂就能获得额外的奖金;若延误,负责人直接军法处置!”

  财政部长摩根索立刻接话:“资金我来解决!超级轰炸机的研发费用,明天就从紧急军费里划拨。阿留申群岛上防御工事的扩建工程可以动员当地渔民和矿工参与,既能加快进度,又能稳定阿拉斯加的民心。”

  罗瘸子突然抬头,目光扫过众人:“日军会不会先对阿留申群岛动手?毕竟这里距离他们更近。”

  总统军事顾问威廉?莱希摇了摇头:“可能性不大。日本人占领中途岛后,裕仁天皇和山本五十六的目光肯定集中在夏威夷,那里的战略价值对他们来说更具诱惑力。

  而且阿留申群岛气候恶劣,多雾多风,日军的舰载机起降难度极大,短期内不会冒险分散兵力。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抢筑防线。”

  “那就这么定了!” 罗瘸子重重拍板,轮椅在地板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我们要立刻照会苏联,告知他们我们要加强阿留申群岛防御,让他们不要紧张。”

  “是!总统阁下!” 众人齐声应下,脸上终于露出些许凝重的轻松。

  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忧心忡忡地插话:“与澳大利亚的联系恐怕也不安全,日军若拿下夏威夷,完全有能力封锁南太平洋航线。我们需要联合英国、荷兰,共同守护这条生命线。”

  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立刻接话:“资金不是问题,我已经准备好紧急拨款法案,明天提交国会审议。全国军工企业将实行三班倒,哪怕透支国库,也要在最短时间内造出足够的武器。”

  罗瘸子沉默地听着众人的发言,手指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良久,他睁开眼,目光重新变得坚定:“就按你们说的办!

  莱希,你负责协调军工生产,三天内给我一份详细的产能清单;金,海军基地的防御由你全权负责,那些老古董舰艇也要尽快检修,能开出去多少是多少;

  马歇尔,阿留申群岛和西海岸的防务,我要看到具体的部署方案;赫尔,立刻联系丘吉尔和荷兰流亡政府,必须守住澳洲这条线!”

  “是!” 众人齐声应下,转身快步走出办公室,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行渐远。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寂静,罗瘸子缓缓转动轮椅,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远处的国会大厦灯火通明,却照不亮太平洋上的阴霾。

  他拿起那份冰冷的电报,指尖划过 “斯塔克被俘” 的字样,心中五味杂陈。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利坚海军,如今竟落到如此境地。

  “日本人……” 他低声呢喃,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这场战争,我们输得起一时,却输不起一世。总有一天,我们要让太平洋重新升起星条旗。”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寂静的力量,像是在对自己低语,又像是在向整个国家宣告:“有人说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不长,比不上那些历经千年的古国。可

  他们忘了,正是这份年轻,才让我们骨子里藏着不认输的韧劲。从独立战争时面对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到南北战争时跨越分裂的鸿沟,我们从来没在绝境面前低过头。”

  他的手指轻轻叩击着轮椅扶手,每一下都像是在夯实信念的基石:“太平洋舰队的惨败是耻辱,是伤痛,但绝不是终结。

  那些牺牲在中途岛海域的将士,那些跟着斯塔克被俘的弟兄,他们的血不会白流。因为我们的人民有骨气 —— 工厂里的工人会愿意加班加点,农场里的农夫会愿意增产粮食,军营里的士兵会愿意拿起武器,哪怕是刚成年的孩子,也会为了守护家园扛起铁锹筑工事。”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陡然昂扬,眼神里燃起熊熊火焰:“告诉所有人,不必惊慌,不必绝望。我们或许暂时失去了太平洋的制海权,但我们没有失去民心,没有失去骨气。

  我们的政府会和人民站在一起,海军造船厂全力造舰,各个兵工厂全力制造各种武器装备,农场保障供给,军队筑牢防线,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众志成城。”

  当然了,除了当事人,哦不,应该是当事国外其他国家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毕竟这么大的事件么,这场大海战也被称为太平洋大海战,后来又被称为第一次太平洋大海战。至于为什么这么叫那很简单,因为后来美日又爆发了一次太平洋大海战,所以这次就被后世叫第一次。

  英国 伦敦 唐宁街 10 号首相官邸的书房内,壁炉里的火焰正噼啪作响,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丘大嘴捏着那份来自情报人员的急电,粗短的手指划过 “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全灭” 的字样,突然爆发出一阵猪叫声,那笑声爽朗得近乎夸张,引得门外的秘书都忍不住驻足侧目。

  “哈哈!真是天助我大英帝国!” 丘吉尔猛地拍了下书桌,雪茄烟灰簌簌落在铺开的欧洲地图上,他却毫不在意,反而指着电报对围坐的内阁重臣们笑道,“看看这群美国人!非要在太平洋逞能,如今好了,四艘重型航母沉了,八艘轻型航母、十三艘战列舰也没了,尼米兹倒跑得快,把斯塔克留下当俘虏!这哪里是海战,简直是给日本人送功勋!”

  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端着威士忌酒杯,嘴角也噙着笑意:“首相阁下,这或许是上帝对我们的眷顾。美军失去太平洋制海权,短时间内无力东顾,必然会将主要精力转回欧洲和北非,这对我们太有利了,毕竟德国的威胁才是我们的心头大患。”

  “正是如此!” 丘吉尔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太平洋的位置,“美国人总想着‘两线并重’,既要管欧洲的事,又要在太平洋当霸主,这下好了,太平洋的触角被日本人砍断了!他们再也没有理由在北非战场敷衍了事,更不会再对开辟第二战场讨价还价!”

  陆军大臣阿奇博尔德?韦维尔连忙附和:“北非战场的隆美尔已经快撑不住了,我们的第八集团军急需补给和空中支援。

  此前罗斯福总以‘太平洋局势紧张’为由拖延物资调配,现在美军自顾不暇,必然会把原本留给太平洋舰队的弹药、燃油都优先拨给北非。”

  丘吉尔重新坐回扶手椅,慢悠悠地抽了口雪茄,烟雾缭绕中,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更妙的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下只能牢牢依附我们。美军撤离太平洋后,这两个英联邦国家的防务就得靠我们撑着,他们的资源、港口,以后都得听我们调配。”

  “可日本人要是趁机占领夏威夷,会不会威胁到印度洋的安全?” 海军大臣达德利?庞德有些担忧地问道,“日军联合舰队要是进入印度洋,我们的印度防线怕是要承压。”

  丘吉尔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庞德,你太杞人忧天了!日本人打赢一场海战就以为自己是太平洋霸主了?他们的陆军还陷在中国战场,东南亚的补给线也需要重兵守护,哪有多余的兵力进攻印度洋?再说,我们在印度有十几万驻军,还有皇家海军的印度洋舰队,足够应付任何威胁。”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笃定:“现在我们的重心只有一个 —— 欧洲!只要美国人把资源都投到欧洲,我们就能尽快打败德国那位强人,然后再回头收拾太平洋的烂摊子。到时候,大英帝国的版图和影响力,只会比战前更辉煌!”

  艾登补充道:“我们得立刻给罗斯福发去慰问电,表面上要‘深表同情’,暗地里要强调欧洲战场的重要性,催促他们尽快增兵北非,加大对苏联的援助。”

  丘吉尔哈哈大笑,将雪茄摁灭在烟灰缸里:“就这么办!告诉罗斯福,大英帝国会和美国‘并肩作战’,但现在,欧洲的命运才是重中之重。让他好好想想,是继续在太平洋丢面子,还是和我们一起在欧洲打胜仗!”

  书房内的重臣们纷纷应和,笑声与壁炉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此刻的唐宁街 10 号,没人在意中途岛海域沉没的美军舰艇,也没人同情那些阵亡的美军士兵。

  在丘吉尔和他的内阁看来,这场惨败,不过是大英帝国重新掌握二战主导权的绝佳契机。而远在华盛顿的罗斯福绝不会想到,自己眼中的 “耻辱”,竟成了丘吉尔眼中的 “福音”。

  德国 东普鲁士的 “狼穴” 大本营内德国强人阿道夫捏着那份来自东京领事馆的加密电报,他的嘴角此刻紧抿成一条直线,整个地下指挥部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日本人…… 居然真的做到了。” 阿道夫的声音低沉得近乎沙哑: “美军四艘重型航母沉没、八艘轻型航母、十三艘战列舰覆灭” 的字样,眼神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 有难以置信的错愕,有对盟友实力的重新审视,更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嫉妒。

  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垂首侍立,能清晰听到元首厚重的呼吸声。他知道,此刻元首的脑海里,定然在回放德意志海军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史。

  从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这对搭档统一德意志帝国开始,德国就梦想建立一支能与英国抗衡的海军,可 1916 年的日德兰海战,即便击沉更多英舰,最终还是被迫退回港口,从此失去了挑战英国海权的资格。

  二战爆发后虽然消灭了不少的英国舰艇,但是德国海军始终活在英国皇家海军的阴影下。 “我们雅利安人的荣耀,居然要靠东方的‘盟友’来照亮?” 阿道夫猛地将电报拍在桌上,声音陡然拔高,“我们用了五十多年,从帝国海军到 德国海军,拼尽全力都没能打垮英国海军,日本人却一仗就把美国海军打残了!”

  雷德尔小心翼翼地回应:“我的元首,日本联合舰队的胜利虽出人意料,但对我们而言,这是天赐的良机。美军太平洋舰队覆灭,罗斯福必然会将资源优先投入太平洋战场复仇,英国在北非和地中海收到的支援就会大大减少 —— 不,准确地说,美国人再也无力分心支援英国,这正是我们打破海上封锁的机会!”

  阿道夫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里浮现出日德兰海战的硝烟。当年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公海舰队虽重创英军,却未能突破封锁,如今历史似乎给了德国第二次机会。

  莫斯科,约瑟夫同样收到了这份关于太平洋局势的电报。与丘大嘴的焦灼研判、阿道夫的反复权衡截然不同,他只是扫了几眼便径直将电报扔到了一旁,全然没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美国人和日本人在遥远的太平洋上打生打死,根本跟他们苏联没有半分关联,甚至他巴不得双方能打得更久一些、更激烈一些,最好能就此陷入长期鏖战,无暇他顾。

  毕竟此刻的苏联,正被德国军队凶猛的攻势逼得节节败退,西部战线早已岌岌可危,他所有的精力都被牵制在抵御德军入侵上,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理会太平洋上的纷争。
  http://www.yqzw5.cc/yq17217/8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