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到墙外去!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三杯两盏茶水,两人就交换好了意见。

  有过肉罐头,做个鱼干罐头难道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吗?

  这玩意儿,还可以补足缓冲区民众饮食的最后一环。

  只有在鱼足够多的时候,鱼干才有存在的意义。

  沼泽边缘的养殖场建立起来一周后,这种生产力带来的意义,刘笔很快就感受到了。

  提灯草阻挡了水鬼的掠夺。

  贸然闯入的蜈蚣(极少是毒雾蜘蛛,因为该异种领地意识很强)则是用机枪招待。

  赶在夏末,得到了新一批的蜣螂和寄生鱼繁殖。

  等到入秋后温度降低,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一共8个养殖场地,仅仅一波,就能够带来荒野饭店单日绝对消耗不完的新鲜水产。

  以前这种情况,或许会带来保存的困扰。

  现在有了烘干机,原本长达两周的流程,缩短到一天。

  将鱼肉去毒,挑去骨骼。

  之后放入烘干机当中,就能够制造出咸味合适,且肉质劲道的鱼干。

  再到罗川那里用机器切条,就可以装进真空密封罐当中。

  今天原料备好,明天罐头产出,后天荒野牌罐头推出新品的消息就已经满天乱飞。

  毕竟在这缓冲区,到处都是顾客。

  这些参与罐头生产的民众,又有谁不是荒野饭店食品的消费者呢?

  不过,当罐头大卖的消息传到刘笔耳朵里的时候,他正在3号哨所附近研究泥头大龟的养殖。

  刘笔坐在皮卡车后面的窝棚里,慢悠悠地泡着茶,和大龟大眼瞪小眼。

  他望着来报信的宁猫儿道:

  “罐头大卖么……嗯,没有超出预期太多。至少缓冲区的民众也是爱吃鱼的,以前一直没有机会罢了。”

  “超市的货都出完了,现在人都跑店里面去啦!”宁猫儿说道。

  “我倒是比较关心那些安全区的代购销量怎么样。”刘笔回答。

  “哦,这个苏姚提过,说数据还不全,很快就会有结果。总的来说,还是卖爆。”

  刘笔微笑道:

  “那九区的老爷们头皮又要发麻了。”

  “哎,老爷们头皮发麻的事情可多了,这叫洗头搓了姜树片——越来越麻。”宁猫儿活泼道。

  “嘿,你这句话百分百跟苏姚学的吧。”

  “您您您怎么知道?!”

  宁猫儿显得有些意外。

  “话说嘴贱这一点,猫儿你跟苏姚还有得学。”

  刘笔回答道,想了想,又觉得说的不好。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也别什么都学——来喝茶吧,我留了几个杯子。”

  “谢谢刘笔先生!”

  宁猫儿现在已经没那么客套。

  她一边跳上皮卡车,一边构思着苏姚想出来的歇后语。

  她怎么想出来这种玩意儿的?

  只是,安全区里,一些老爷们可不是头皮麻,而是脑壳痛了。

  彭文坐在地面中心城区的一套房子当中,面带微笑地望着大楼下方拥挤的人群。

  人群举着牌子,喊着口号,里面有很多的年轻人。

  “推倒这堵墙!”

  “完全开放缓冲区贸易!”

  “我们要生活!”

  喊声震耳欲聋,彭文听得明明白白,却问旁边的管家道:

  “你说,他们都在喊什么呢?”

  管家看了彭文一眼,知道他在因为站队正确而沾沾自喜,便佯装不知道:

  “我听他们说,要到墙外去,到缓冲区去,想必是缓冲区的生活,对他们有吸引力吧。”

  “当时我全力押注缓冲区,没人跟我,连墙外都不愿意去。现在该轮他们倒霉了!”

  “您说得很对。”管家回答。

  彭文赌对了,扩圈是九区唯一的出路。

  彭文运气也足够好,他在下赌注没多久就遇见了刘笔。

  当然,如果他跟城里的其他银行家一样傲慢,不屑于和一般民众聊天,和刘笔相遇的那天,也只会是普通的一天。

  只能说有些路,一开始就已经铺垫好了。

  那些在街上高喊着主张的人们,有很多是找不到出路的年轻人。

  他们在九区的围城里找不到工作,也不知该如何生存。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些家庭富裕的青年。

  他们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

  他们每日所想的,不是如何得到温饱,而是九区该往何处去。

  当猪血糖乐队把“冲出这堵墙”唱进歌里的时候,他们就不再满足于困在围墙之中。

  开拓、反抗、冲破牢笼。

  当然,除了这帮“理想派”,另一批生活优越的人们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样貌:

  一定要吃缓冲区的饭!

  看缓冲区的节目!

  用缓冲区的东西!

  这样才是最时尚!

  那位冲动毛燥的富二代梁先生穿着犬兽毛皮上了大街。

  犬兽毛皮那灿若红霞的颜色,也彻底进了时尚爱好者的心房。

  早餐吃腿蛋肉,喝百齿苞谷和乌骨米压成的粥。

  午间喝苹果酿,吃椒香猪的肉排或者烤咸鱼,一定要有苹果糖浆。

  晚餐是荒野牌罐头,辣椒酱和地菌酱必占其一,否则就是不正宗。

  然后出行一定要有红山毛皮。

  手腕一定要戴缓冲区铁牌通行证。

  身上最好再来一件橙色防护服。

  更夸张的是,来缓冲区工作的人们,他们一开始只是来求生存的。

  事到如今,他们的工作,居然成了安全区人们口中最好的工作之一了。

  更更夸张的是,这些都是刘笔从荒野饭店门口排队的年轻人口中听到的。

  拜时尚运动所赐,扩建过的荒野饭店居然排起了队。

  很多人来“集齐”、“打卡”,刘笔都不知道他们在收集什么。

  “居然还有这么多讲究……”刘笔尴尬道,“一定要这样吃,这样穿,才算是赶上缓冲区时尚了吗?”

  “那当然!”年轻人道,“那样就不是纯正的缓冲区风格饮食了!”

  缓冲区风格?

  刘笔哑然失笑。

  自己这是开宗立派,整出了个菜系吗?

  他调侃道:“一定要穿着橙色防护服吗?太热了吧。”

  年轻人不爽了:“哎,你不懂!怎么能缺少防护服?是你懂荒野饭店,还是我懂荒野饭店?”

  苏姚比较使坏,偷偷道:“这位可是荒野饭店的老板。”

  那年轻人一愣,随即连连大笑掩饰尴尬,并询问刘笔是否需要临时工。

  “那个,刘师傅……其,其实,我是你的粉丝……嘿嘿……”

  刘笔摆摆手:

  “不必客气。临时工随时有需求,方便的话,都可以来。”

  最后,刘笔给他签了个名,也算是留了个面子。

  时尚的事情,有时候真的很难形容。

  晚上,刘笔开始做沙蛹饼。

  百齿苞谷调和乌骨米,沙蛹肉夹心。

  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http://www.yqzw5.cc/yq17080/3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