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网文与文学奖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龙文书城的编辑小张最近很焦虑。平台的“新书推荐榜”被各种“系统流”、“重生打脸流”小说霸榜,点击量和打赏数据好看,但内容同质化严重,读者的评论区越来越多“又是老套路”的抱怨。直到某天,他收到了晨光文化发来的一部名为《鬼吹灯》的稿件,抱着“看看晨哥又搞什么新花样”的心态点开,结果一口气读到凌晨三点。

  “小张,醒醒!”主编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鬼吹灯》的签约谈得怎么样了?这书要是不上架,我们平台就要被隔壁‘书海’抢先了!”

  小张揉了揉通红的眼睛,指着电脑屏幕:“王主编,您看看这开头:‘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是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传说这里是西王母的居所。而在昆仑山的深处,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九层妖塔。’ 这氛围感,这民俗知识,跟那些‘开局觉醒神级系统’的小说完全不一样!晨哥简直是网文界的泥石流!”

  《鬼吹灯》在龙文书城上架那天,没有任何首页推荐,只在“悬疑探险”板块的角落放了个小图。但仅仅三天,它就凭借扎实的剧情、丰富的民俗知识(杨晨特意加入了蓝星本土的一些风水传说,增加代入感)和惊险刺激的探险经历,从底层一路逆袭,冲进了全站排行榜前十。

  “卧槽!这书太上头了!摸金符、黑驴蹄子、粽子……这些民俗传说写得跟真的一样!”

  “作者是不是真去过古墓?里面的机关描写太细节了,我边看边查资料,发现好多民俗知识都是真实存在的!”

  “以前觉得网文就是爽,现在才知道,网文也可以涨知识!我现在看到深山老林就怀疑有古墓,看到老物件就想是不是明器!”

  《鬼吹灯》的成功,彻底打破了蓝星网文“唯系统、唯重生”的固化模式。它开创的“盗墓流”成为新的创作方向,无数作者跟风创作,但大多只学到了“盗墓”的壳,没学到“探险”的核。杨晨在作者后台留言区写下一段话:“盗墓不是目的,探险的过程、人性的考验、对未知的敬畏,才是核心。” 这段话被无数读者截图保存,成为“盗墓流”创作的“黄金法则”。

  紧接着,杨晨推出了《全职高手》。这部以电竞为题材的小说,在蓝星引起的震动比《鬼吹灯》更大。蓝星的电竞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相关小说要么是“天才少年横扫赛场”的爽文,要么是“电竞选手的狗血爱情”,从未有人如此专业、如此热血地描写过一个电竞团队的成长。

  “晨哥是不是电竞选手出身?这游戏设定也太专业了!‘龙抬头’、‘伏龙翔天’这些操作,看得我热血沸腾!”

  “第一次看电竞小说看哭了!叶修离开嘉世那段,‘如果喜欢,就把这一切当作是荣耀,而不是炫耀’——太戳心了!”

  “以前觉得电竞就是打游戏,看了《全职高手》才知道,这是一项需要智慧、技巧和团队合作的运动!现在我每周都看联赛直播!”

  《全职高手》的爆火,直接推动了蓝星电竞产业的发展。

  - 职业电竞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荣耀》(小说中的游戏)的职业联赛收视率超过了传统体育赛事;

  - 高校开设“电子竞技管理”专业,叶修成为学生们的“职业偶像”;

  - 主流媒体开始正面报道电竞,称其为“新时代的体育精神”;

  - 女性读者占比首次超过男性,她们为叶修的智慧、喻文州的冷静、苏沐橙的细腻而疯狂,打破了“电竞是男性专属”的刻板印象。

  某电竞俱乐部的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说:“《全职高手》让更多人了解了电竞的魅力。以前家长反对孩子打游戏,现在会说‘你能像叶修一样厉害吗?’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杨晨没有停下脚步。他紧接着推出的《杜拉拉升职记》,再次刷新了蓝星网文的边界。这部贴近都市白领生活的现实向职场文,没有金手指,没有狗血冲突,只是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普通女性在职场的成长与挣扎。

  “这不就是我的日常吗?开会、写报告、处理人际关系……太真实了!杜拉拉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原来网文也可以不打怪升级,就写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看完《杜拉拉》,我学会了怎么做ppt,怎么跟领导沟通,这比看职场教科书有用多了!”

  “晨哥简直是网文界的‘生活百科全书’,从盗墓到电竞再到职场,就没有他写不好的题材!”

  《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让龙文书城的编辑们彻底改变了选稿标准。平台设立了“现实题材专区”,开始主动挖掘描写都市生活、职场奋斗、家庭关系的优质作品。一位原本写“总裁文”的作者在转型后说:“感谢晨哥,让我知道写身边的人和事,也能获得读者的喜欢。”

  杨晨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及“如何看待网文的革新”时,他说:“网文不应该是快餐,也可以是家常菜。它可以爽,可以燃,也可以真实,可以温暖。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告诉大家,网文的世界可以很广阔,只要你愿意去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

  访谈播出后,龙国作家协会举办了“新时代网文创作论坛”,邀请杨晨担任主讲嘉宾。他在演讲中提出了“网文三原则”:“拒绝套路化、拥抱现实感、重视人性美”。这三个原则被写进了多家网文平台的创作指南。

  某天,杨晨收到了一个快递,里面是一本手写的网文大纲,署名是“一个被《全职高手》激励的电竞选手”。大纲的最后写着:“晨哥,我想把我们战队的故事写成小说,不是为了爽,是为了记录我们的青春。谢谢你让我知道,普通人的故事,也值得被书写。”

  杨晨看着大纲里那些充满热血和泪水的细节,想起了地球那些在网文世界里寻找共鸣的夜晚。在蓝星,他不仅是在搬运故事,更是在告诉所有创作者:写你所知,写你所感,写这个真实的世界。而龙国的网络文学,也因为他的到来,终于摆脱了“爽文”的单一模式,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晨光文化的书架上,《鬼吹灯》、《全职高手》、《杜拉拉升职记》的实体书整齐排列,而书架的空位上,正等待着蓝星本土创作者们的新作品。

  龙国文学界的资深评论家李雪,手里攥着一封烫金的邀请函,指尖微微发颤。邀请函上印着“首届晨光文学奖颁奖礼”的字样,落款是晨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见证了蓝星文学从贫瘠走向复苏的老评论家,李雪深知这个奖项的分量——它不仅是一笔丰厚的奖金,更是对文学创作方向的一次重新定义。

  “老李,你说晨哥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电话那头是龙国大学的张卫东教授,“设立文学奖?他一个写网文、搞音乐的跨界者,怎么突然要插手文学评价体系了?”

  李雪抚摸着邀请函上“文学应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烫金标语,沉吟道:“老张,你没发现吗?晨哥这几年引入的作品,从金庸武侠到四大名着,从《三体》到他自己写的网文,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读者的审美。他设立这个奖,恐怕不是为了插手,而是为了引导。”

  她的预感没错。杨晨设立“晨光文学奖”的初衷,源于一次与年轻作者的对话。那个作者拿着自己的小说手稿找到他,里面充满了模仿痕迹和套路化情节,作者苦恼地说:“晨哥,我也想写点不一样的,可平台只推爽文,读者只看打赏,我得吃饭啊。”

  那一刻,杨晨意识到,仅仅引入经典是不够的,必须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告诉创作者和读者:什么是好的文学。

  晨光文学奖的设立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文学界掀起波澜。

  - 奖金设置:最佳长篇小说奖100万龙国币,最佳短篇小说奖50万,最佳新人奖30万——这是蓝星文学史上最高额的文学奖项;

  - 评审团构成:既有张卫东、李雪这样的学院派权威,也有龙文书城的顶级编辑,还有普通读者代表,甚至包括一位中学生——杨晨坚持“文学评价不应只属于象牙塔”;

  - 投稿要求:拒绝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套路化创作,强调“原创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

  投稿邮箱开通第一天,就收到了份稿件。有成名作家的试水之作,有大学生的青涩创作,甚至有退休老人的回忆录。李雪在评审会上感慨:“我做了一辈子文学评论,从没见过这么踊跃的投稿场面。晨哥这是点燃了多少人心里的文学梦啊!”

  经过三个月的层层筛选,入围名单终于公布。其中有描写留守儿童生活的现实题材小说《山那边的灯》,有融合龙国神话与科幻的《补天计划》,还有一部用方言写作的短篇小说集《弄堂口的故事》。这些作品风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关注现实,表达真情。

  颁奖礼在龙国国家大剧院举行,杨晨亲自担任主持人。当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走上舞台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大家好,我是晨哥。”他微笑着开口,“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设立晨光文学奖?因为我相信,好的文学能照亮人心。在我看来,文学不该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也不该是流水线上的快餐产品。它应该像一盏灯,既能照亮现实的角落,也能点燃理想的火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作者们:“今天获奖的作品,有的写了大山里的孩子,有的写了未来的神话,有的写了弄堂里的日常。它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炫目的技巧,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东西——真诚。真诚地面对生活,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面对读者。”

  最佳新人奖颁给了一位名叫林小雨的大学生,她的获奖作品《外婆的蒲扇》描写了外婆用一把蒲扇摇出的童年夏天。林小雨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热泪盈眶:“谢谢晨哥,谢谢晨光文学奖。我一直以为,只有写‘高大上’的题材才能获奖,是您让我知道,平凡的生活也值得被书写。”

  最佳长篇小说奖得主是一位中年作家,他的《钢铁森林》描写了农民工在城市的奋斗与挣扎。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晨哥引入的《俗人回档》让我明白,真实的生活比任何套路都更有力量。这部小说里的每个角色,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杨晨为每位获奖者颁奖后,发表了最后的演讲:“晨光文学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希望通过这个奖告诉大家:文学创作没有捷径,只有真诚。我期待看到更多关注现实、关注人性、关注文明的作品。因为只有这样的文学,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才能真正推动文化的进步。”

  颁奖礼通过龙国电视台和各大网络平台直播,观看人数超过5亿。社交媒体上,#晨光文学奖# 的话题阅读量破30亿,无数人被获奖作品的故事感动:

  “《外婆的蒲扇》看得我哭了,想起了我奶奶的藤椅,原来平凡的日子也能写成这么美的故事。”

  “晨哥说得对,文学需要真诚。以后再也不看那些套路文了,没意思。”

  “我也要拿起笔,写写我家小区门口修鞋匠的故事,他总是免费给老人修鞋。”

  颁奖礼结束后,张卫东教授找到杨晨,递给他一杯香槟:“晨哥,我服了。你不仅带来了好作品,更建立了新的评价标准。这个奖,会改变蓝星文学的走向。”

  杨晨接过香槟,看着剧院外璀璨的灯火,想起了地球那些照亮他青春的文学作品。“张教授,”他轻声说,“评价体系就像一条路,我只是把它拓宽了一些,让更多人知道,除了走捷径,还可以走得更踏实,更有风景。”

  接下来的几年,晨光文学奖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它不仅发掘了大批优秀的本土作家,更引导了整个文学创作的风向。龙文书城的“现实题材专区”作品数量翻了十倍,质量也大幅提升;传统文学期刊开始关注新锐作家,形成了“学院派”与“网络派”的良性互动;甚至连中小学的语文教材,都开始收录晨光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某天,杨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晨光文学奖获奖作品集,扉页上写着:“晨哥,这是我们用您给的‘灯’照亮的世界。谢谢您,让我们知道,文学不死,真诚永存。” 落款是一群获奖作者。

  杨晨翻开作品集,第一篇就是《山那边的灯》,里面写着:“留守儿童小光在山顶点亮一盏灯,不是为了照亮道路,而是为了告诉远方的父母,他在等他们回家。” 杨晨看着看着,眼眶有些发热。

  他知道,设立晨光文学奖,是他在蓝星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它不仅是一个奖项,更是一个信号——告诉所有创作者和读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真诚的土壤和多元的评价。而他播下的这颗种子,正在蓝星的文学园地里,开出最绚烂的花。晨光文化的办公大楼里,“晨光文学奖”的金色牌匾在阳光下闪耀,而牌匾下方的展示柜里,陈列着从首届到最新一届的获奖作品,它们代表着蓝星文学的新生与希望。
  http://www.yqzw5.cc/yq15990/5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