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集:西域老友重逢
推荐阅读:
万妖圣祖
呢喃诗章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柯学捡尸人
狂浪:龙战女儿国
从天才开始无敌于斗破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丝路信笺,南洋潮声:暮春的冀南已褪去料峭寒意,陈记绸缎庄后院的海棠开得正好,粉白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细碎的雪。陈承业刚核对完广州港发来的货单,就见王福迈着大步进来,粗声粗气却难掩兴奋:“东家!西域的穆罕默德老爷到了,还带了个年轻小伙子,说是他儿子!”陈承业心头一振,搁下笔快步迎出。庄门口果然立着熟悉的身影,穆罕默德身着靛蓝色波斯长袍,腰间挂着镶嵌绿松石的弯刀,岁月在他眼角刻下更深的纹路,却依旧目光炯炯。他身旁的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眉眼与他有七分相似,一身利落的短打,双手拘谨地垂在身侧,好奇地打量着“陈记”的牌匾。
“穆罕默德兄,一路辛苦!”陈承业上前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触感依旧熟悉。
穆罕默德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臂膀,口音里带着西域独有的卷舌音:“承业贤弟,五年未见,你愈发沉稳了。这是犬子易卜拉欣,总听我说起陈家的故事,非要跟着来看看。”
易卜拉欣立刻上前躬身行礼,用生涩的中原话说:“陈先生,久仰。”
进了客厅分宾主坐定,柳如氏端来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茶香袅袅中,穆罕默德却没像往常那样先谈货物行情,反而叹了口气:“不瞒贤弟,此次前来,除了探望,还有一事相求。”
陈承业放下茶盏:“兄台但说无妨,你我之间不必见外。”
“易卜拉欣这孩子,从小跟着我跑商路,懂些西域的贸易规矩,却对中原和更远的地方一无所知。”穆罕默德摸了摸儿子的头,眼中满是期许,“当年若非令尊陈远先生信任,我哪能从接手父辈的小生意,做到如今贯通西域与中原的商队?陈家的经商之道,是真正的学问。我想让易卜拉欣跟着你学,哪怕只是打打下手,也比跟着我守着西域的老路子强。”
易卜拉欣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急切与渴望:“陈先生,我不怕吃苦,能骑马,会记账,还认识很多西域的药材和布料!”
陈承业看向少年清亮的眼睛,想起自己十六岁时第一次独立押镖的模样,也是这般青涩却满怀热忱。他转头看向穆罕默德,笑意温和却坚定:“兄台信得过我,是我的荣幸。易卜拉欣不必做杂役,我正有一事要托付他。”
穆罕默德父子皆是一愣,陈承业起身走到墙边,展开一张卷着的海图。泛黄的宣纸上用墨线勾勒出蜿蜒的海岸线,标注着“广州港”“南洋诸岛”等字样,还有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已探明的货物集散地。
“去年我与广州商船主周海合作,开辟了南洋商路,‘陈记’的绸缎运过去,能换回来胡椒、苏木和象牙,利润比走西域商路还丰厚。”陈承业指着海图说,“但南洋商队里缺个懂西域贸易的人。日后我们计划将西域的波斯织锦经广州运到南洋,再把南洋的香料销往西域,这条跨海陆的商路,需要既懂西域又愿学新知的人来衔接。”
他看向易卜拉欣:“我想让你参与南洋商路的运营,先跟着周海的商船去广州熟悉海路流程,再回来对接西域商队的货物。你愿意试试吗?”
易卜拉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得站起身,又想起礼仪,连忙重新坐下,用力点头:“我愿意!多谢陈先生信任!”
穆罕默德更是动容,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眼眶微微发热:“贤弟竟如此看重犬子……这份信任,太重了。”
“当年家父信任你,是因为你在沙暴中坚守约定,宁可自己受损也不拖欠货款。”陈承业也端起茶盏,与他轻轻相碰,“如今我信任易卜拉欣,既是看在你的面子,更是从他眼里看到了踏实和诚意。陈家的‘信’,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是能代代相传的默契。”
次日清晨,易卜拉欣便跟着陈承业的副手去了账房。老账房先生教他认中原的银票和账簿,他学得格外认真,不懂就问,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连柳如氏路过都忍不住称赞:“这孩子眼神亮,是块好料子。”
半月后,易卜拉欣跟着商队启程去广州。临行前,穆罕默德反复叮嘱:“要记住,陈家的规矩是‘信字为先’,交货不能晚,账目不能错,更不能辜负陈先生的信任。”易卜拉欣背着父亲给的弯刀,郑重点头:“爹,我记着了。”
商船在海上颠簸了二十余日,易卜拉欣虽晕船晕得厉害,却始终强撑着帮船员清点货物。抵达广州港时,他第一个跳上岸,跟着周海去拜见南洋来的商客。那些人说着陌生的语言,他便仔细观察周海如何用手势和简单的中原话沟通,晚上就把见闻记在本子上,连货物的装卸顺序都记得一清二楚。
三个月后,易卜拉欣带着南洋商客的订单回到冀南。他穿着一身中原商人的青布长衫,皮肤晒得黝黑,眼神却比来时更加笃定。见到陈承业,他递上一本厚厚的账本:“陈先生,这是南洋各商栈的需求清单,他们特别喜欢波斯织锦做的披肩,还问能不能下次多运些。”
陈承业翻开账本,只见上面不仅记录着货物需求,还标注了各商栈的付款习惯和偏好,甚至画了简单的地形草图。他赞许地点头:“做得好。接下来,你试着对接西域的货源,算算从撒马尔罕运织锦到广州,路上的损耗和成本该怎么折算。”
易卜拉欣立刻应下,转身就去找西域商队的管事。那些管事都是看着他长大的,起初还想糊弄几句,却被他问得哑口无言——他不仅记得往年的货物价格,还能准确报出沿途各驿站的食宿费用,连沙漠里可能遇到的沙暴季节都考虑在内。
没过多久,易卜拉欣就和陈承业的侄子陈启成成了搭档。陈启成熟悉中原和南洋的市场,易卜拉欣精通西域的货源和商路,两人一文一武,配合得格外默契。有一次,南洋商队发来急信,说订购的绸缎颜色偏浅,担心卖不出去。陈启成正着急,易卜拉欣却想出了办法:“西域的染料颜色浓烈,我们可以把绸缎运到于阗,重新染色后再发往南洋,既能解决问题,还能添上西域特色。”
陈承业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让这批绸缎成了南洋市场的抢手货。事后,陈启成对易卜拉欣佩服不已:“你这脑子转得真快,要是换了我,肯定只会想着赔钱退货。”易卜拉欣却腼腆地笑:“是陈先生教我的,遇到问题先想办法,而不是先想退路。”
转眼到了深秋,穆罕默德再次来到冀南。刚进“陈记”的大门,就看到院子里堆着即将发往西域的南洋胡椒,易卜拉欣正拿着账本和陈启成核对数量,声音清亮,神情干练,完全没了当初的拘谨。
“爹!”易卜拉欣看到他,立刻迎了上来,递上一杯热茶,“您来得正好,我们刚敲定明年的贸易计划,打算把南洋的苏木运到中原染布,再把染好的绸缎销往西域和南洋,这样能省不少成本。”
穆罕默德看着儿子侃侃而谈的样子,又看向一旁含笑注视的陈承业,心中百感交集。当晚的接风宴上,他举起酒杯,对着陈承业深深一揖:“贤弟,多谢你对易卜拉欣的教导和信任。当年陈远先生信我,让我有了立足之地;如今你信我儿子,让他能独当一面。”
他的声音带着感慨,在烛火下格外真诚:“你们陈家的‘信’,不是写在纸上的规矩,是刻在骨子里的待人之道。这东西,比金子还珍贵,比珠宝还难得啊!”
陈承业连忙起身回礼,举起酒杯与他相碰:“兄台过奖了。易卜拉欣本身踏实好学,才不负这份信任。其实这‘信’从来都是相互的,你当年不辜负家父,易卜拉欣如今不辜负我,这才是最珍贵的传承。”
窗外的海棠叶已染上秋红,风一吹,沙沙作响。易卜拉欣和陈启成在一旁说着明年的商路计划,笑声清脆。穆罕默德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明白,所谓商道传承,从来不是单一的技艺传授,而是信任的接力。从陈远到陈承业,从自己到易卜拉欣,这条横跨中原、西域与南洋的商路上,最坚实的货物不是绸缎香料,而是代代相传的诚信与人心。
几日后,穆罕默德启程返回西域。临走时,易卜拉欣送他到庄门口,递上一封写好的信:“爹,这是我记的商路笔记,您看看有没有能用的。明年春天,我打算跟着陈先生去一趟南洋,把西域的货物直接卖给当地商客。”
穆罕默德接过信,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笑着点了点头。他翻身上马,回头望去,“陈记”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旁边新挂的“南洋商栈”木牌格外醒目。风拂过丝路的尘埃,也带来南洋的潮声,在这片土地上,一段新的商传奇,正伴着信任的种子,悄然生长。
http://www.yqzw5.cc/yq13911/5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