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集:父亲的“最后一课”
推荐阅读:
万妖圣祖
呢喃诗章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狂浪:龙战女儿国
从天才开始无敌于斗破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柯学捡尸人
XCY龙凤战队:加入PEL舞台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寒夜灯暖守父言深秋的冀南已浸了骨缝里的凉,陈记商行后堂的账房却还燃着两盆炽旺的炭火,映得满室通红。陈承业俯在宽大的梨木案上,指尖捏着一支狼毫,正逐行核对南洋商路的货单——那是上周周海从广州港送来的,胡椒、苏木、还有两箱罕见的南洋珠,每一笔都关系着下月西域商队的补给。
“东家,您看这苏木的价,比上月涨了两成,穆罕默德那边要是问起,咱们怎么回话?”账房先生老徐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眉头皱成了川字。
陈承业还没开口,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家仆张叔略显慌乱的呼喊:“东家!东家!不好了!府里来急信,老爷子……老爷子的咳疾又重了,柳夫人让您赶紧回府!”
“哐当”一声,陈承业手里的狼毫掉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渍。他猛地站起身,连长衫的下摆扫到了脚边的炭盆都没察觉,只抓过搭在椅背上的外袍,语速快得发颤:“信呢?我爹现在怎么样?”
张叔递过一张折得皱巴巴的信纸,指尖还在发抖:“信上说……昨夜咳了半宿,今晨连药都喝不下了,柳夫人已经请了李大夫过去,就等您回府。”
陈承业扫了一眼信上柳如氏娟秀却潦草的字迹,心像被一只手攥紧了。他转头对老徐说:“南洋的货单先放一放,周海那边要是来寻,就说我回府处理家事,让他等我消息。镖队那边要是有急事,让王福先盯着。”
“哎!您放心去,商行这边有我呢!”老徐连忙应下。
陈承业没再多说,大步流星地往外走。院中的梧桐叶落了一地,被风卷着打在他的靴面上,他却浑然不觉。马厩里的“踏雪”听到脚步声,不安地刨着蹄子,陈承业翻身上马,缰绳一扬,黑马长嘶一声,箭似的冲出了商行大门。
街上的铺子大多已经上了门板,只有几家卖热汤的小摊还亮着灯。陈承业策马而过,溅起的泥水沾了路人的裤脚,他只来得及喊一声“对不住”,身影就消失在暮色里。他想起三天前回府吃饭,父亲还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就着夕阳喝茶,跟他说南洋的海风烈,让他多带件厚袄。当时父亲的咳嗽还只是偶尔几声,怎么才过了三天,就重成这样?
陈家府邸离商行有两里地,平日里骑马要走一刻钟,这天陈承业却只用了半柱香的工夫。刚到府门口,就见柳如氏的贴身丫鬟春桃守在门边,见他回来,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少爷!您可算回来了,夫人在屋里守着老爷,眼睛都哭肿了。”
陈承业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府里,卧房的门虚掩着,一股浓重的药味混着苦杏仁的香气从里面飘出来——那是柳如氏特意让厨房加在药里的,说能润喉。他轻轻推开门,就看到柳如氏坐在床边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块拧干的热帕子,正给躺在床上的陈远擦脸。
听到动静,柳如氏转过头,眼眶通红,声音带着哭腔:“承业,你可回来了,你爹他……”
陈承业走到床边,目光落在陈远身上,心猛地一沉。不过三天未见,父亲像是瘦了一圈,原本还算硬朗的身板缩在被子里,显得格外单薄。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些,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嘴唇干裂起皮,胸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每一次起伏,都伴随着一声压抑的咳嗽。
“爹。”陈承业轻声唤道。
陈远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才认出他来。他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笑,声音轻得像羽毛:“承业……你回来了,商行的事……不忙吗?”
“不忙,再忙也没有您的身子重要。”陈承业在柳如氏让出来的位置坐下,握住父亲的手。那双手曾是他小时候最坚实的依靠,掌心的老茧是常年握镖、拉缰绳磨出来的,如今却瘦得只剩下骨头,指节泛着青白色,连温度都比常人低些。
“李大夫怎么说?”陈承业问柳如氏。
“李大夫说,是旧疾犯了,这些年押镖落下的病根,加上最近天凉,受了风寒,得慢慢养着。”柳如氏拿起放在床头的药碗,“刚煎好的药,还热着,你喂你爹喝了吧。”
陈承业接过药碗,用小勺舀了一勺,放在嘴边吹了吹,才递到陈远嘴边。陈远张了张嘴,刚喝了一口,就剧烈地咳嗽起来,药汁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柳如氏赶紧拿帕子擦干净,陈承业放下药碗,轻轻拍着父亲的背,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他想起小时候,自己得了风寒,也是这样躺在床上,父亲坐在床边,一勺一勺地喂他喝药。那时候父亲的手掌宽大有力,拍着他的背,他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如今角色互换,父亲却虚弱得连一口药都喝不下。
“爹,您慢些,不着急。”陈承业柔声道。
陈远咳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平复下来。他喘着气,看着陈承业,眼神里带着几分歉意:“让你……担心了。”
“您说什么呢,我是您儿子,担心您是应该的。”陈承业拿起帕子,轻轻擦去父亲额角的汗珠。
卧房里静了下来,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声响。柳如氏怕打扰他们父子说话,悄悄退了出去,把门带上了。
陈远看着屋顶的梁木,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承业,你还记得……你第一次跟我押镖吗?”
陈承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记得,那年我十二岁,跟您去山西送一批瓷器。路上遇到了劫道的,您让我躲在镖车里,自己带着镖师跟他们周旋。后来您肩上中了一刀,还是把货安全送到了。”
“嗯,”陈远轻轻应了一声,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那天晚上,你抱着我的胳膊哭,说以后再也不跟我押镖了,怕我出事。”
“那时候小,不懂事。”陈承业的眼眶热了。
“不,你那时候懂事。”陈远转过头,看着他,“我这辈子,走南闯北,押过的镖不计其数。有值钱的珠宝,有救命的军粮,也有寻常百姓的针头线脑。我没赚过一分亏心钱,没负过一个信任我的人。”
他顿了顿,呼吸又有些急促,陈承业连忙给他顺了顺气。过了一会儿,陈远接着说:“你小时候,我教你练镖,说‘镖要稳,心要定’。后来你长大了,我教你管商行,说‘做生意跟走镖一样,货要真,人要诚’。你还记得吗?”
“记得,儿子都记得。”陈承业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用力点头。
“我知道你本事大,”陈远的声音越来越轻,却越来越坚定,“你拓南洋商路,开京城分行,比我当年强多了。但你要记住……”他伸出手,紧紧抓住陈承业的手腕,眼神里满是郑重,“比镖车更重的是承诺,比银子更贵的是人心。”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陈承业的心上。他想起去年西域商路遇袭,一批运往中原的药材被劫匪劫走,那是一位老中医托他们押的货,说是要给边关的士兵治病。当时陈承业想报警官追查,陈远却让他带着镖师亲自去找——劫匪盘踞在黑风山,地势险恶,官府都不敢轻易去。
陈承业劝父亲:“爹,太危险了,咱们跟老中医说说,赔他钱就是了。”
陈远却板起脸:“承业,咱们收了人家的镖银,就答应了要把货安全送到。钱能赔,但承诺不能失。那些药材关系着边关士兵的性命,咱们不能让人家失望。”
后来陈远带着镖师,在黑风山跟劫匪周旋了两天两夜,终于把药材夺了回来。回来的时候,他的腿被劫匪的箭射伤了,却笑着说:“货没丢,人没事,就好。”
那时候陈承业还不太明白,为什么父亲非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回一批药材。直到此刻,看着父亲虚弱却坚定的眼神,他才懂了——父亲守的不是那批药材,是“承诺”二字,是那些信任他的人的“人心”。
“爹,我记住了。”陈承业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父亲的手背上,“我以后不管拓多少商路,走多远的镖,都不会忘了您说的话。比镖车更重的是承诺,比银子更贵的是人心。我会守好陈家的‘信’,护好跟着我的每一个人,不赚亏心钱,不负信任我的人。”
陈远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放心的笑容。他松开手,慢慢闭上眼睛,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好……好……那我就放心了……”
陈承业知道父亲累了,他轻轻掖好被角,坐在床边,静静地守着。烛火摇曳,映着父亲平静的睡颜,也映着他脸上未干的泪痕。
不知过了多久,柳如氏端着一碗粥走了进来,见陈远睡着了,便放轻了脚步:“李大夫说,等你爹醒了,能喝点粥垫垫肚子。”
陈承业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娘,您也累了,去歇会儿吧,这里有我呢。”
柳如氏看着他,叹了口气:“你爹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他总说,你性子急,有时候太想把事做好,容易忽略身边的人。今天他跟你说的话,你可要记牢了。”
“我记牢了,娘。”陈承业说,“以前我总觉得,把商路拓得越广,赚的银子越多,就是把家业守好了。现在我才明白,爹说的‘守业’,不是守着银子,是守着‘信’,守着人心。”
柳如氏欣慰地点了点头,没再多说,转身轻轻退了出去。
陈承业坐在床边,握着父亲的手,心里一遍遍默念着父亲的话。他想起白天在商行,镖队的管事来报,说有一批绸缎在运往青州的途中遇到了大雨,镖师们想继续赶路,怕误了交货的日子。当时他还想着,让镖师们加把劲,尽快把货送到。现在想来,比起按时交货,镖师们的安全才更重要——那批绸缎丢了可以再织,要是镖师们出了意外,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家人,怎么对得起他们对陈家的信任?
他起身走到桌前,拿起纸笔,写了一封信,让张叔快马送到镖队管事手里,信上写着:“雨大难行,先找稳妥的客栈歇脚,保护好货物,更要保护好自己。交货的日子晚几天没关系,我会跟青州的商客解释。”
写完信,陈承业又回到床边。窗外的风渐渐小了,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陈远的脸上,也洒在床头挂着的那面小小的镖旗上——那是陈远年轻时第一次押镖时用的镖旗,旗面上的“陈”字已经有些褪色,却依旧醒目。
陈承业看着那面镖旗,仿佛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模样:穿着短打,腰挎长刀,骑着马,带着镖队走在茫茫戈壁上,风餐露宿,却始终挺直着脊梁。父亲的一生,都在践行“承诺”与“人心”,如今,这份责任落到了他的肩上。
天快亮的时候,陈远醒了一次,喝了小半碗粥,又睡着了。陈承业守在床边,一夜没合眼,却一点都不觉得累。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只是陈远的儿子,更是陈家“信”字的继承者,是所有信任陈家的人的依靠。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陈远的脸上。陈远缓缓睁开眼,看到守在床边的陈承业,笑了笑:“承业,你一夜没睡?”
“我不困。”陈承业连忙起身,“爹,您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再喝点粥?”
“好。”陈远点了点头。
陈承业端来粥,一勺一勺地喂给父亲。这一次,陈远没有咳嗽,慢慢地喝了小半碗。
“爹,”陈承业说,“青州的镖队遇到大雨,我让他们先歇脚了,等雨停了再赶路。”
陈远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了点头:“好,做得好。”
陈承业看着父亲的笑容,心里一阵温暖。他知道,自己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接下来的几天,陈承业一直守在府里,陪着父亲。陈远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能坐起来跟他说说话,偶尔还会问起商行和镖队的事。陈承业每次都跟他细说,说南洋的货已经顺利运到,说京城分行的生意很好,说镖师们都平安。
这天下午,陈远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晒太阳,看着陈承业处理商行的信件,突然说:“承业,明天你回商行吧,别总守着我。家里有你娘,还有李大夫,我没事。”
陈承业放下手里的信:“爹,我再陪您几天。”
“不用了。”陈远说,“商行的事重要,镖队的事也重要。你把我教你的话记在心里,把事做好,就是对我最好的孝顺。”
陈承业看着父亲,点了点头:“好,那我明天回商行,每天都回来看您。”
“嗯。”陈远笑着说。
第二天,陈承业回了商行。刚到商行,周海就找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南洋的货单:“东家,您可算回来了,这是刚从广州港送来的货单,您看看。”
陈承业接过货单,仔细看着。周海在一旁说:“这次的南洋珠成色很好,穆罕默德那边肯定喜欢。对了,上次跟您说的苏木涨价的事,我跟穆罕默德解释了,他说理解,还说以后咱们的货,他都按原价收。”
陈承业抬起头,有些意外:“穆罕默德怎么突然这么痛快?”
周海笑了:“还不是因为您上次帮他解决了西域部落的事。他说,陈家的人讲信用,跟您合作,他放心。”
陈承业心里一暖,想起了父亲的话:比银子更贵的是人心。他对周海说:“穆罕默德那边,咱们也不能让他吃亏。下次送西域的丝绸,给他多带两匹最好的云锦,算是咱们的心意。”
“哎!您放心,我这就去安排!”周海连忙应下。
处理完商行的事,陈承业又去了镖队。王福正在给镖师们训话,见他来,连忙迎了上去:“东家!您回府这几天,镖队一切都好,青州的镖队已经把货送到了,商客还特意让人送了感谢信来。”
陈承业点了点头,走到镖师们中间,笑着说:“辛苦大家了。上次青州下雨,让大家受了罪,我已经让厨房准备了好酒好肉,晚上大家好好歇歇。”
镖师们一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李二郎走上前,挠了挠头:“东家,您太客气了。咱们跟着您,就是放心,这点苦不算什么。”
陈承业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家跟着我,我不能让大家受委屈。以后不管走多远的镖,咱们都要互相照应,把货送到,更要平平安安地回来。”
“是!”镖师们齐声应道。
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镖师,陈承业心里更加坚定了。他知道,父亲的话,他不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每一件事上。
傍晚的时候,陈承业回了府。刚进院,就看到陈远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那面旧镖旗,正跟柳如氏说话。
“爹,娘。”陈承业走过去。
陈远看到他,笑着说:“回来了?商行的事都处理好了?”
“处理好了,爹。”陈承业在他身边坐下,“穆罕默德那边很痛快,苏木的价他没涨,我还让周海下次多带两匹云锦给他。镖队那边也都好,青州的货已经送到了,商客还送了感谢信来。”
陈远点了点头,把手里的旧镖旗递给陈承业:“这面镖旗,我用了三十年,现在交给你。以后,陈家的镖旗,就靠你扛了。”
陈承业接过镖旗,入手沉甸甸的。旗面上的“陈”字虽然褪色,却仿佛带着父亲的温度,带着父亲一生的坚守。
“爹,您放心,我一定扛好这面镖旗,守好陈家的‘信’,不辜负您的期望,不辜负每一个信任陈家的人。”陈承业郑重地说。
陈远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父子俩身上,也洒在那面旧镖旗上,仿佛为这份传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陈承业握着镖旗,心里默念着父亲的话:比镖车更重的是承诺,比银子更贵的是人心。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很多挑战,但只要守住这句话,守住“信”与“人心”,陈家的镖途,就会一直走下去,越走越宽。
http://www.yqzw5.cc/yq13911/5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