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集:柳如氏的“传帮带”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珠算声里守人心暮春的京城,风里还带着些微料峭,“陈记绸缎分行”的后院却已热闹起来。柳如氏踩着青石板路往里走,刚到账房门口,就听见里头传来“哗啦——哗啦——”的算盘声,只是这声音慢得像老驴拉磨,中间还总断档,听得人心里发急。
她掀开门帘,就见账房先生周老栓正埋着头,眉头拧成个疙瘩,右手拨着算盘珠,左手按着账本,嘴里还念念有词:“上月西域织锦进了三十五匹,每匹纹银八两……这算下来是多少来着?”说着又倒回去重新拨珠,算珠碰撞的声音稀稀拉拉,像是没力气似的。
柳如氏走到桌边,看着账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迹,还有几处被墨团盖住的涂改痕迹,轻轻叹了口气。周老栓听见动静,抬头见是她,忙起身拱手:“柳夫人,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账目整理得怎么样了。”柳如氏指着账本上的墨团,“这都月中了,上月的进出账还没理清楚?承业昨日还说,要跟广州的周海掌柜对账,好敲定下月南洋绸缎的货运量呢。”
周老栓脸上露出愧色,搓着手道:“不瞒夫人,近来眼睛越发花了,这算盘珠子看着都重影,算一笔账得反复核对好几遍,实在慢得很。”他今年六十有二,跟着陈家快三十年了,早年在陈远手下管账还算利索,可这两年年纪大了,眼神和手速都跟不上,记账效率一天比一天低。
柳如氏知道他尽力了,也没苛责,只是道:“你先歇会儿,喝杯茶缓一缓。”说着转头朝院外喊了一声,“狗子、柱子,你们俩进来一下。”
不多时,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伙计掀帘进来。狗子原名王狗蛋,是陈承业去年从冀南乡下招来的,手脚勤快;柱子叫李柱,父亲原是陈家镖师,去年不幸在押镖途中染病去世,陈承业便把他安排到账房打下手。两人都穿着半旧的青布短褂,见了柳如氏,齐声应道:“夫人。”
柳如氏指了指桌边的两张空凳子:“坐吧。你们跟着周先生学记账也有小半年了,算盘打得怎么样了?”
狗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回夫人,会是会,就是慢,算一笔进出账得大半天,还总出错。”柱子也跟着点头:“周先生教的法子太细了,每一笔都要逐个数珠子,稍微乱了就得从头来。”
柳如氏闻言,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算盘——这算盘是她年轻时用的,边框磨得发亮,算珠是上好的紫檀木,比寻常算盘小了一圈,却更趁手。她把算盘放在桌上,指尖在算珠上轻轻一滑,发出清脆的“嗒”声:“我年轻时跟着你陈爷爷管账,那会儿镖队的进出账比现在还杂,要是按寻常法子算,一天一夜也算不完。后来我就琢磨出个‘简易算盘记账法’,你们要不要学学?”
狗子和柱子眼睛一亮,忙直起身:“求夫人教我们!”
周老栓也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那小算盘:“夫人还有这本事?我跟了陈家这么多年,竟从没听说过。”
“早年忙着帮你陈爷爷打理镖局内务,没来得及教旁人。”柳如氏笑着坐下,拿起账本翻到一页,“就说这页,上月从西域进的波斯织锦,三十五匹,每匹八两纹银,算总进价。寻常法子是‘三五一十五,三八二十四’,得拨两次珠,还容易混。我的法子是‘凑整法’,先算四十匹的价,四十乘八是三百二十两,再减去多算的五匹,五乘八是四十两,三百二十减四十,直接得二百八十两,一步就能算出来。”
她说着,指尖在算珠上飞快拨动,“嗒嗒嗒”几声,算珠便停在了“二百八十”的位置,又指着账本上的数字:“你们看,跟账本上的总数一模一样。”
狗子和柱子看得眼睛发直,柱子忍不住道:“这也太快了!要是这么算,咱们一天能多理多少账啊!”
“还有更省劲儿的。”柳如氏又翻到一页,“这是咱们在庙会设摊时的零售账,一笔一笔零散得很,有一两二钱的,有三钱五厘的。寻常记账得一笔一登,我教你们‘分类归总’,把一两以上的归一类,一两以下的归一类,同类的先凑整,最后再相加,能省一半功夫。”
她一边说,一边手把手教两人拨珠,从“凑整法”到“分类归总”,再到“错账快查”,每个技巧都掰开揉碎了讲。狗子和柱子学得认真,手里的算盘声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渐渐变得流畅起来。周老栓在一旁听得入了迷,时不时还插嘴问两句,倒像是个好学的学生。
正教着,院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接着就听见个脆生生的声音:“奶奶!奶奶!我来找你啦!”
柳如氏抬头,就见八岁的孙女陈念雪提着个小布包跑了进来。念雪穿着粉布夹袄,梳着两个羊角辫,辫子上还系着红绳,跑起来一颠一颠的,像只小蝴蝶。她扑到柳如氏身边,仰着小脸问:“奶奶,你在教狗子哥和柱子哥算账吗?我也想学!”
柳如氏被她逗笑了,捏了捏她的脸蛋:“你个小丫头,才八岁,识得几个字就想学算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识得好多字呢!爹教我认了《千字文》,还教我写数字,一到一百都会写!”念雪说着,从布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二、三……一百”,还有几个算珠的图案,“你看,我还画了算盘呢!”
陈承业正好从外头进来,听见这话,笑着走过来:“这丫头,昨天还拿着我的账本翻来翻去,问我这‘三十五匹’是多少,那‘八两纹银’能买多少糖糕。”
柳如氏看了看念雪亮晶晶的眼睛,又看了看桌上的小算盘,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她把小算盘递给念雪:“既然你想学,那奶奶就教你。不过学算账可得认真,不能像玩过家家似的,知道吗?”
念雪接过算盘,像模像样地抱在怀里,用力点头:“我肯定认真!”
柳如氏先教她认算盘上的数位,“这上面的一个上珠代表五,下面的一个下珠代表一,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念雪学得极快,没过一会儿就认全了数位,还能准确拨出“十五”“三十六”这样的数字。
接着柳如氏教她算简单的加法,“比如三加五,你看,下面拨三个下珠,再加上一个上珠,是不是就是八?”念雪跟着拨珠,小眉头皱着,眼神却格外专注,拨对了就欢呼一声,错了就吐吐舌头,重新再来。
陈承业站在一旁看着,只见念雪的小手虽然小,却很灵活,拨珠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没过一个时辰,就能算出“十加八”“七加九”这样的加法题了。周老栓更是惊讶,忍不住道:“小姐真是个奇才!我当年学算盘,光认数位就花了三天,小姐这才一个时辰,就能算加法了!”
又过了几日,柳如氏教狗子和柱子用“简易记账法”整理账目,念雪就坐在一旁,拿着个小账本,用她刚学的法子核对小额账目。有一次,柱子算错了一笔三钱银子的零售账,念雪拿着账本跑过来,指着上面的数字说:“柱子哥,你算错啦!这笔是二钱五厘,不是三钱,你多算了五厘呢!”
柱子一愣,赶紧重新核对,果然是自己算错了,不禁对念雪刮目相看:“小姐,你可真厉害!这都能看出来!”
念雪得意地扬起下巴:“奶奶教我的,她说算账要仔细,不能错一个数,不然亏了银子事小,坏了咱们‘陈记’的名声事大。”
柳如氏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狗子和柱子用新学的法子记账,效率比以前快了一倍,账本也整理得整整齐齐;念雪趴在桌边,小脸上满是认真,时不时还能指出错处。周老栓虽然还是慢,但也学会了用“凑整法”算大额账目,不再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
傍晚时分,陈承业来账房查看账目,见账本整理得条理清晰,还提前完成了与周海掌柜的对账,不禁有些惊讶:“这才几天,账房的效率怎么提高这么多?”
柳如氏笑着把他拉到一边,指了指正在对账的三人:“我教了狗子和柱子‘简易算盘记账法’,老周也学了些技巧,就连念雪,都能帮着核对小额账目了。”
陈承业看向念雪,只见她正拿着小算盘,一边拨珠一边念念有词:“二加三等于五,五再加四等于九……”那认真的模样,让他忍不住笑了。
柳如氏拍了拍他的胳膊,语气带着些感慨:“承业啊,你爹常说,咱们陈家的家业,靠的不是银子多,是‘人心’齐。以前我总想着,男人在外跑镖拓商路,女人在家打理内务,孩子好好读书就行。可这几日我才明白,咱们家的‘人心’,得男女老少一起守。”
她指了指狗子和柱子:“年轻人有冲劲,学新法子快,能帮你把内务打理得妥妥帖帖;老周跟着陈家这么多年,忠心耿耿,就算慢些,也能把好最后一道关;就连念雪,小小年纪就懂认真仔细,将来说不定也是个能帮衬你的。”
陈承业看着奶奶鬓边的白发,又看了看账房里忙碌的几人,心里忽然亮堂起来。他一直以为守业拓新,靠的是自己在外闯,却忘了家里的这些人,也是撑起陈家家业的重要支柱。
“奶奶,您说得对。”陈承业握住柳如氏的手,语气诚恳,“以前是我想窄了,往后家里的事,还得靠您多费心,也得让念雪多学学这些,让她知道咱们陈家的‘人心’,该怎么守。”
柳如氏笑着点头,目光落在账房里此起彼伏的算盘声上。那“嗒嗒嗒”的声音,不再是慢得让人着急的磨盘声,而是轻快的、充满活力的,像是在诉说着陈家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念雪似乎察觉到两人的目光,抬起头朝他们笑了笑,手里的算盘又飞快地拨了起来,清脆的珠算声,和着窗外的暮春晚风,在“陈记绸缎分行”的后院里,久久回荡。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http://www.yqzw5.cc/yq13911/5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