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集:西域商道的新危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丝路商心

  玉门关的风总带着股砂砾的粗粝,卷着商队驼铃的脆响,撞在“陈记镖局”的杏黄旗上。陈承业正对着账册核对西域香料的订单,指尖刚划过“安息茴香”的字样,堂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带着一身风尘的西域汉子掀帘而入,腰间弯刀的银饰还在晃悠,开口便是带着口音的中原话:“陈镖头!大事不好!”

  来人是穆罕默德的贴身护卫哈桑,往日里总带着笑意的脸此刻拧成一团,他双手按在膝头喘着气,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我们代购的香料,在龟兹以东的白山部落被扣了!首领说那是他们的商路,要我们拿五百两银子赎货,不然就把香料烧了!”

  账房先生王福刚端着茶进来,闻言手一抖,茶汤溅在袖口:“五百两?那批香料统共才值三百两!这白山部落是明着抢啊!”他急得直跺脚,“得赶紧调镖队去,带上好家伙,他们一群蛮人,不打服是不会松口的!”

  陈承业却没动,他指尖轻轻敲着账册封面,目光落在窗外——镖师们正在院子里擦拭弩箭,阳光洒在铜制的弩机上,亮得有些刺眼。他想起父亲陈远临走前说的话:“镖队的刀是护人的,不是吓人的,真能打通商路的,从来不是刀刃,是人心。”

  “王叔,别急。”陈承业起身,顺手拿起案上的两本账册,一本是去年与穆罕默德的香料贸易记录,另一本是沿途各部落的物产清单,“白山部落要银子,说到底是怕这商路跟他们没关系,捞不到好处。咱们带镖队去,反倒落了下乘,像是要硬抢。”

  他转头看向哈桑:“白山部落的首领叫什么?性子如何?”

  “首领叫巴图,是个直脾气,最看重族人能不能吃饱穿暖,就是脑子认死理,觉得商队走他们的路,就得给他们交钱。”哈桑连忙答道。

  陈承业点点头,转身从镖师名册里挑了两个名字:“李二郎,赵通,你们俩跟我走。李二郎懂草药,路上能应付急症;赵通在西域待过三年,会说部落话,沟通方便。”

  被点到名的两个镖师立刻应声,李二郎摸了摸腰间的药囊,赵通则把常用的西域语手册揣进怀里。王福还想劝,陈承业却拍了拍他的肩:“账房的事就劳烦王叔盯着,我们三天内必回。”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三人便骑着快马出了玉门关。李二郎提前备了防风沙的帷帽,还带了些治中暑的草药饼;赵通则一路跟陈承业念叨白山部落的习俗,说巴图最忌讳别人跟他提“臣服”,说话得顺着他的脾气来。陈承业听得仔细,时不时还问两句部落的物产,赵通越说越觉得踏实——这位少镖头看着年轻,做事却比老镖师还周全。

  走了两天两夜,终于在第三日清晨看到了白山部落的帐篷群。远远望去,几十顶黑色帐篷围着一块空地,空地上堆着不少木箱,正是他们被扣的香料。几个手持弯刀的部落汉子守在旁边,见他们过来,立刻举起刀喝止:“站住!这里是巴图首领的地盘,不许靠近!”

  赵通赶紧勒住马,用西域语解释:“我们是中原陈记镖局的人,想见巴图首领,谈香料的事。”

  汉子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转身跑进最大的那顶帐篷,没过多久,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掀帘出来,脸上留着浓密的胡须,腰间系着兽皮腰带,正是巴图。他眯着眼打量陈承业,声音像闷雷:“你们就是那批香料的主人?带银子来了?”

  陈承业翻身下马,没有直接提银子,反而笑着拱手:“巴图首领,我叫陈承业。早就听说白山部落的汉子个个勇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巴图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中原商人会先夸他,脸色缓和了些:“少来这套!你们走我们的商路,却不给过路费,扣你们的货,没烧了就算客气!”

  “首领说的是。”陈承业顺着他的话,从马背上取下那本与穆罕默德的合作账册,递到巴图面前,“不过首领可能不知道,我们这批香料,不光是给中原的商号,其实也跟部落的生计有关。”

  巴图疑惑地接过账册,他不认中原字,赵通在一旁逐页翻译:“这是去年陈记和穆罕默德的贸易记录。您看,我们从西域买香料,运到中原后,会把中原的茶叶、丝绸运回来,穆罕默德再把这些东西卖给周边的部落,其中就有白山部落需要的铁锅和布匹。”

  赵通指着账册上的数字:“去年冬天,穆罕默德卖给你们的二十口铁锅,就是用卖香料的银子进的货。要是香料被扣了,我们没法给穆罕默德结银子,他今年就没法给你们进铁锅,到了冬天,部落的人做饭都成问题。”

  巴图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想起去年冬天,部落确实缺铁锅,还是穆罕默德送来的货,才让族人没冻着饿着。他盯着账册,又看了看陈承业:“你说的是真的?没骗我?”

  “首领要是不信,可以派人去龟兹问穆罕默德,也可以看看我们的货。”陈承业指了指那些木箱,“里面的安息茴香,磨成粉能给肉去腥,中原的酒楼抢着要;还有那乳香,寺庙里用得着,运到中原能卖好价钱。我们把这些卖了,才能给你们带更多的铁锅和布匹,这比五百两银子划算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二郎这时也上前一步,从药囊里拿出一小包草药:“首领,这是中原的薄荷,夏天泡水喝能解暑。我们镖队每次走商路,都会带些草药,要是部落的人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也能帮忙看看。”

  巴图看着那包薄荷,又看了看账册上的记录,沉默了许久。他心里清楚,部落最缺的就是铁锅和药材,要是断了这条商路,吃亏的还是族人。他把账册还给陈承业,语气软了下来:“那你们以后走我的商路,总得给点好处吧?不能白走。”

  陈承业笑了,他要的就是这句话:“首领放心。我们可以跟部落签个‘商路互保’的约定。以后陈记的商队走白山部落的路,每趟都会给部落带十斤茶叶、五匹布;要是遇到别的商队欺负部落,我们镖队也会帮忙。反过来,要是商队在部落的地盘遇到麻烦,还请首领多关照。”

  巴图眼睛一亮,十斤茶叶和五匹布,虽然不多,但比一次性要五百两银子实在,还能让部落有长期的好处。他拍了拍陈承业的肩膀:“中原人,你倒是个实在人!就按你说的办!”

  说着,他朝守货的汉子们喊了一声,汉子们立刻解开绳子,把木箱搬到陈承业的马旁。巴图又叫人拿来羊皮纸和炭笔,让陈承业写下约定,他在上面按了手印,算是定了下来。

  夕阳西下时,陈承业三人带着香料商队往回走。赵通忍不住问:“少镖头,你怎么知道巴图会答应?”

  陈承业望着远处的戈壁,风吹起他的衣角:“不管是中原还是西域,人都想过好日子。巴图扣货,不是坏,是怕部落没好处。咱们给他指一条能长久获利的路,他自然会放行。”

  李二郎笑着补充:“还有你那本账册,真是比刀还管用。”

  陈承业也笑了,他想起父亲说的“信”,其实“信”不光是守承诺,更是懂得替别人着想——你让别人看到好处,别人才会愿意跟你走一条路。

  回到玉门关时,王福早已在镖局门口等着,看到他们带着香料回来,又惊又喜:“真把货带回来了?没花钱?还签了互保约定?”

  陈承业点点头,把羊皮纸约定递给王福:“以后走西域商路,又多了一层保障。”

  王福看着约定上的手印,又看了看陈承业沉稳的脸,突然觉得,这位少镖头,已经慢慢接过了老镖头的担子,甚至比老镖头当年,多了几分变通和智慧。

  当晚,陈承业给穆罕默德写了封信,告诉他与白山部落的约定,还让哈桑带回一些中原的茶叶。信里最后写道:“丝路绵长,非一人能走;商路通达,需众人同心。愿我们的合作,能让这路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窗外,玉门关的风还在吹,但这一次,风里似乎少了些砂砾的粗粝,多了些驼铃的温柔。陈承业知道,他的镖途,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上,最珍贵的货物,从来不是香料和丝绸,而是人心。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http://www.yqzw5.cc/yq13911/5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