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太子=良家大闺男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槛儿往他肩头靠了靠。

  “殿下怎生想起问这个了?”

  骆峋:“适才那幅画意境甚好。”

  槛儿懂了。

  太子是看那幅画有父母有孩子,便联想到了家人,进而想到问她的家人。

  槛儿想了想,“我好像还有个大姨。”

  之所以是好像。

  是因为她对大姨并没什么印象。

  在槛儿幼年有限的记忆里,不记得娘有没有向她提起过大姨了。

  只恍惚记得四岁那年娘过世时,大姨好像来过她家,送她娘入土为安。

  可那时候槛儿小,又为娘的离世伤心得厉害,根本没记住大姨这个人。

  和二老生活时外祖母倒有跟她提起过大姨,只不过在他们那儿,大人一向不兴跟孩子说哪个大人的名字。

  村子里叫谁,也多用“娃他姨、他爹、他爷”这类称呼,鲜少有人当着他们小孩的面叫大人的名儿。

  以至于槛儿只知道自己有个嫁得很远的大姨,不知道大姨叫什么。

  后来家乡遭了灾,他们一家子逃难。

  估计是觉得他们是小孩子,所以槛儿只听二老说他们要去投奔大姨。

  却没听他们说大姨家在哪。

  也因此好不容易逃出鸭嘴屯,槛儿根本不知道上哪去找外祖父外祖母。

  她熟悉的只有大山坳子乡。

  于是,茫然之下她在一个老乞丐的指点下伪装成小叫花,抱着侥幸心态靠讨饭一路问回了大山坳子乡。

  那会儿大山坳子有人回去住了。

  认识的人告诉她,说她舅舅回去过,不过她外祖父母病得很严重,没了。

  槛儿为此备受打击。

  当时有人问她要不要去投奔大姨,然而他们对大姨嫁到了哪一个人一个说法。

  且槛儿才经历了被亲舅舅卖的遭遇,对素未谋面的大姨便也存了防备心。

  对当时的槛儿来说,从得知二老亡故的那一刻起她在世上便无依无靠了。

  算是一种心灰意冷吧。

  甚至后面的很多年里,槛儿都只当自己在这世上是孤身一人,从始至终没有渴求过依靠任何一个人。

  不过上辈子槛儿坐上高位后还是找过大姨的,不是为了认亲什么的。

  只纯粹想知道两位老人家被葬在了何处,想为他们尽一份孝心。

  可惜,槛儿虽记得外祖父母的名字。

  却因着她离开家时年纪小,不认字,便不知道二老的名字是哪几个字。

  而那时大山坳子乡早已时过境迁。

  村子里早先和二老熟识的人要么不在世了,要么搬去了别处,加之当年那场洪灾毁了当地的人员名册。

  宋家的亲缘关系后来也没有补上,总之就是混杂着各式各样的原因,致使槛儿前世最后没能找到大姨。

  这辈子槛儿是打算继续找的。

  为了二老。

  只之前她与太子没有交心,不甚亲近,太子又有各种各样的事要忙。

  现下虽亲近了不少,可太子上头还有个皇帝老子,事情肯定瞒不了元隆帝。

  槛儿便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

  却是没想到她自觉不到合适的时机,倒是太子先询问起了她的亲人。

  槛儿撇开前世的事。

  把她早年从鸭嘴屯逃出来后没有去投奔大姨的原因,同太子说了。

  骆峋沉吟片刻,捏捏她的耳坠子问:“而今你可想寻回那些亲人?”

  槛儿坐直身道:“舅舅舅母就算了,大姨若有机会找到我还是想找的。

  主要想知道二老葬在何处,我如今也算是出息了,自然当得为他们尽孝。”

  本来话题挺沉重,结果槛儿一句她如今也算出息了险些让骆峋没绷住。

  他挑了一下眉,问:“你如何出息了?”

  槛儿双手搂住他的脖颈,怪腔怪调说:“从小宫女变成太子侧妃,还生了太子的长子,这还不出息呀?”

  骆峋环着她的腰,眼底浮起笑意。

  “出息,当衣锦还乡。”

  槛儿埋在他颈间笑出了声。

  骆峋摸着她的头,“孤帮你找人。”

  槛儿猛地抬头。

  骆峋:“不过能否找得到暂无保证。”

  那没事啊,一年找不到就两年。

  两年找不到就三年,总归她这辈子找他们的时间比上辈子多了那么多年。

  哪怕这一世的结果与前世一样,可只要她尽力了,槛儿便不会觉得遗憾。

  “谢谢殿下!”

  她眸光盈盈,扑到他怀里牢牢把人抱住,又坐起身捧着他的脸使劲亲。

  海顺原想进来说水备好了。

  两位主儿可以沐浴了。

  哪知刚走到博古架就瞅见宋良娣捧着太子爷的脸,左右使劲各亲了一口。

  大有女土匪掳了良家大闺男,强迫对方行不轨之事的派头,哦不对……

  不是强迫。

  这位良家大闺男没有反抗。

  海顺差点一个脚底打滑,好悬没一头摔个狗啃屎,这时太子爷瞥了过来。

  海总管一个哆嗦。

  丝毫犹豫也无,脚下打了转人就不见了,动作快得不知道的当他会功夫。

  暖阁里。

  太子爷的面子到底还是抹不开,又想她多次这般“以下犯上”了。

  太子爷眸光沉了沉。

  遂抱起人就将其压到了旁边的软榻上,直将槛儿亲得讨饶才算作罢。

  .

  朔蜂的办事效率很高。

  次日上午,太子从内阁回了东宫与属官议完事不久,朔蜂便将姜存简一家的消息事无巨细地报了上来。

  骆峋看了,稍作沉思。

  他起身步出书房,前往乾元殿。

  姜存简乃新科举人,又取得亚元名次,若无意外来年会试应不在话下。

  参加完殿试,至少也会是进士出身。

  如此,骆峋便不能与之私下接触。

  何况涉及太子侧妃的母族,东宫大公子的外家,圣上必须知晓此事。

  两刻钟后,乾元殿。

  听闻那名十七岁的亚元可能与儿子那宠妾为表兄妹,元隆帝眼中难掩兴味。

  “既如此那宋家二老当下活得好好的,你那妾怎生说他二人不在世了?”

  骆峋:“儿子以为当是以讹传讹,不过具体是何情况宋氏这厢不知,或需见了宋家人方可知其中原因。”

  元隆帝皱眉,“你要去见他们?”

  “儿子不去。”

  骆峋道。

  “儿子想等乡试这阵风头过了,让海顺去宋家探探虚实,父皇以为如何?”

  元隆帝觉得可以。

  儿子去宫外视察游玩皆可,但去见一个妾室的娘家人,有损储君身份。

  “那小子是个人才,若真是你那妾的娘家人,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小子有才,但再有才也得从底层干起,现在担心外戚干私还为时尚早。

  不过既是人才,就得人尽其用。

  “你看着办吧。”

  元隆帝说。

  骆峋:“是。”
  http://www.yqzw5.cc/yq10369/3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