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离婚(41)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元初的同事们有很多是当妈的,不光带娃很有一套,说起入学、择校也很有心得。
江若鸿连幼儿园都还没上呢,她们已经开始跟元初探讨孩子选哪所小学的问题了。甚至开始讨论孩子的择偶问题。
她一个同事的女儿只比江若鸿大两岁,还在幼儿园大班,她跟元初说:“自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她就已经把京城的入学政策研究的透透的了。”
元初问她:“你研究出的结论是什么?我想抄个答案。”
那位同事目光悠远,“主抓成绩,多线并举。如果成绩特别好,就自己一路往上考就行了。别的兴趣特长也培养培养,看看能不能加分。实在不行,就出国上大学吧。”
元初:“……”
这不跟没研究一样吗?
主打一个车到山前必有路,没路家长就现铺呗。
同事幽幽叹息,“所以我现在努力攒钱呢。孩子的未来,说到底还是要家长给她们打好底子。”
元初:“……”
同事又问她:“你对孩子有什么期待吗?”
元初摇头,“还没开始想呢。就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还有,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做家长的还是要多攒点钱。以后就算孩子没出息,我们留给她们的钱也足够她们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
“那你希望她上哪个大学啊?”
“这还用说吗?如果我‘希望’能有用的话,那我当然希望她上顶尖的那几所啦。但是这种事不太好说的。我想了想,上哪个大学还是次要的,我希望她多读书,知事明理,内核稳定。读书不见得是要找好工作,或者挣大钱,而是让她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底气的人。这就可以啦。”
“你说得对,我也希望我女儿成为这样的人。我跟你说,小孩子都可逗了。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跟我说幼儿园有多么不好,天天都不想去,结果一到幼儿园门口,看到老师,立刻就飞奔过去抱住,说‘老师我好想你啊’。
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简直惊呆了。我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呢?怎么这么不诚实?后来我问她,喜不喜欢老师,她就支支吾吾的,说是喜欢,但老师有时候太严厉了,也有点怕。”
元初哈哈大笑,“多可爱啊。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的。”
同事又叹了口气,说道:“有了孩子,就有操不完的心。尤其是有了女儿,更是想得多。我们小区有个男孩,跟她是同学。有一天我带着她在外面玩碰到了,就跟他一起玩了会。
当时他妈妈说,他们要是以后小学、初中高中都一起上,那不就是青梅竹马了吗?我当时就想,不行不行。这孩子平时是他家保姆带的,他父母缺席比较多,性格方面可能会有点缺陷。
别人可能是不经意的说了句话,我就得认真想一想,越想越多,想到最后我就想我闺女以后要嫁人,差点哭了。”
说这话的时候,同事眼眶还有点红。
元初也没法劝她,她这位同事就是个心思细腻敏感的人,会考虑很多问题,会提前做准备,虽然这准备不见得有用,但她就是会提前做。
而且她真的是个性格很好、很大方、很乐于分享的人。为了养好自己的闺女,私下里上了很多育儿课。同事们每周私下聚餐一次,分享自己最近的学习、生活心得,她都是很积极的那一个。
元初养江若鸿,也不完全是放养的,虽然她能给她留下很多钱,足够她花几辈子的,但人这一生,如果能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兴趣爱好,大概还是会比碌碌无为要好。
哪怕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到处旅行、拍照片、写游记呢,只要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做这件事能给她带来快乐,能让她收获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那也很不错。
所以,她也会不经意间给江若鸿讲讲道理。
江若鸿是个自驱力很强大的孩子。
三岁多点开始上幼儿园,她完全没有哭闹,适应的又快又好,还能帮老师维持课堂秩序。
四岁多开始练习钢琴,每天都能早起弹奏,为此,元初不得不提前搬到了别墅区。之前买的两居室隔音不好,照她这个练法,邻居该来找她麻烦了。
五岁又开始拉小提琴。
幼儿园阶段每年的元旦、六一,她都要上台演出,还拜托老师帮她拍视频,要发给妈妈看。
小学上的是重点公立。元初早早就买了学区房,把俩人的户口迁了过去。江若鸿入学很顺利。
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元初就没被学校老师找过,也没被其他学生家长找过。每个学期开家长会,江若鸿的名字都会被老师提及,不管是夸学习、还是夸纪律,都能点到她的名字。
倒是元初每个学期都会主动联系老师,问一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老师都是一叠声地夸,没说过她半句不好。
三年级,江若鸿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团,四年级跟着乐团一起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四年级结束评市、区两级三好生,她以最高票当选。
元初也从来没有为辅导作业操过心。江若鸿所有的作业都在学校完成,根本就不往家里拿。回到家,她就跟元初一起看书、练字、画画、练乐器、跳绳、跑步,四处转悠着去吃美食。
元初擅厨艺,但并不喜欢,所以很多时候她都带孩子出去吃。
家里没有请住家保姆,只是固定请人来打扫卫生。
元初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十年,江若鸿小学毕业,顺利升入重点中学,江爸江妈也来到京城跟她们一起生活。
元初和江若鸿结束了四处进食的习惯,江爸江妈承包了家里买菜做饭的工作。
两位老人的到来,极大地解放了元初。
她晚上的时间更加自由了,可以去参加各种活动。周末还是要陪着老人和孩子。
江妈总是跟她说:“你玩你的,不用管我们。我和你爸身体很好,陪着小若没问题。你还年轻,正是玩的时候,出去跟朋友一起聊聊天、唱唱歌什么的,不用惦记我们。”
她还找江若鸿寻求认同,“对吧,小若?”
“对的。妈妈那么年轻漂亮,如果交男朋友的话,我是举双手支持的。”
元初笑着贴了贴她的脸颊,“如果妈妈交了男朋友,会告诉你的。”
任何东西都抵不过时间。
当年柏文川在网上臭名远扬,那么多人骂他,但是没过多久,就有新的热点事件取代他成了大家的谈资。柏文川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元初和江若鸿作为他的前妻和女儿,自然也就没什么人关注了。
柏文川死了以后,元初刻意保持了低调,也没有隔段时间就把柏文川拉出来“鞭尸”,他是江若鸿的亲爹,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持续抨击一个死人对她们母女俩的平静生活没有好处,她不会做这样的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江若鸿也曾问起关于她爸爸的事,元初“实事求是”地告诉了她,从他们在高中时谈恋爱开始讲起,最后说到柏文川背叛婚姻、移情别恋,俩人离婚。
元初说:“我和你爸爸属于感情破裂,和平离婚。这是很正常的事。本来这也算是件私事,但是你爸爸运气不好,先是被网友拍到了,在网上小小的出了个臭名,从收容所出来以后又意外去世了。”
她借机跟孩子讲了讲世事无常,所以要格外珍惜生命,还讲了点“好聚好散”恋爱观,爱情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如果不能,那就尽早抽身。
江若鸿究竟吸收了多少,她不太清楚,但是这孩子的性格确实非常豁达。
元初跟她就像真正的朋友一样相处。
http://www.yqzw5.cc/yq5718/3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