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声名鹊起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黑风寨乡勇团两度重创青龙寨主力、坚守家园的事迹,如同山野间的春风,迅速传遍了周边州县。这一次,不再仅仅是绿林道上的传闻,就连一些偏远村落、行脚商队,甚至郡城茶肆里,都开始有人低声谈论起这支神奇的“乡勇”。

  传闻往往带着夸张的色彩。有人说,那团练使李昊是天星下凡,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有人说,他麾下尽是百战悍卒,个个能以一当十;更有人说,他们掌握了秘法,能从石头里炼出精钢,从苦泉中熬出雪盐。

  这些传闻,李昊在山寨中也有所耳闻,是孙狗儿的手下从山外带回的消息。他对此只是付之一笑,心中却警铃大作。名声是一把双刃剑,能带来机遇,更能招致灾祸。过度的吹捧,只会引来更贪婪的窥探和更猛烈的打击。

  “首领,近日寨外窥探的人多了不少,有流民,有行商,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军中斥候打扮的。”石虎负责日常防务,忧心忡忡地汇报。

  “加强警戒,但不必过度反应。”李昊吩咐道,“只要他们不靠近寨墙五里之内,不必驱赶,但要摸清他们的来路和意图。”

  果然,没过几天,第一波“访客”便上门了。来的不是敌人,而是西北方向五十里外,“卧牛寨”的寨主韩冲派来的使者。卧牛寨规模与之前的黑风寨相仿,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平日与外界少有往来,但口碑不错,未曾听闻有劫掠恶行。

  使者是一名精干的中年猎户,带着几张上好的狐皮作为礼物,态度不卑不亢。

  “韩寨主久闻李团练使大名,钦佩阁下以寡敌众、保境安民之义举。特派小人前来,一是致意,二是想请教,如今世道纷乱,似我等小寨,该如何自处?”使者言辞恳切。

  李昊心中明了,这是试探,也是寻求合作的可能。他热情接待了使者,展示了部分山寨井然有序的景象(刻意避开了核心工坊和盐路),但并未炫耀武力。交谈中,他强调了“团结互助、凭险自守、发展生产”的理念,并有意无意地透露,愿意用山寨产的盐巴,公平交换卧牛寨的兽皮、药材等山货。

  使者显然对山寨的秩序和提到的“盐巴”极为感兴趣,带着满意的答复和一小袋作为样品的细盐离去。

  “首领,这卧牛寨,可信吗?”赵大山有些疑虑。

  “目前看,至少不是敌人。”李昊分析道,“韩冲派人来,说明他感受到了压力,可能来自青龙寨残余,也可能来自其他势力。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盐巴交易,对我们也有利,能换到急需的物资。”

  紧接着,第二波、第三波访客接踵而至。有附近村落的长老,带着村民凑出的粮食,恳请乡勇团能在匪患来袭时施以援手;有小股流浪的匠户,听说这里能炼铁,拖家带口前来投靠,希望能凭手艺换口饭吃;甚至还有一伙约二三十人的溃兵,衣衫褴褛,但眼神彪悍,声称受够了上官盘剥,想加入乡勇团,“跟着李团练使干一番事业”。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来访者,李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和手腕。对于寻求庇护的村落,他应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帮助,但明确要求各村需自组民防,并定期提供一些粮草作为“协防费”,建立一种松散的同盟关系。对于投靠的匠户,他严格考核其技艺,合格者吸纳,分配工作,按工分计酬。而对于那伙溃兵,他则极为谨慎,让赵大山和石虎亲自甄别,只留下了七八名底子相对清白、确实走投无路的,编入战兵队严加看管,其余发给少量干粮劝离。

  山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起来。人口突破了二百,成分也变得复杂。新建的窝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铁声、操练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竟有了几分繁荣小镇的雏形。

  然而,繁荣的背后,是巨大的管理压力和潜在的矛盾。新老成员之间难免有摩擦,匠户与农夫、战兵与辅兵,因分工和待遇不同,也时有龃龉。资源分配更是捉襟见肘,虽然盐利和交易带来了一些收入,但骤然增加的人口对粮食、住房的需求极大。

  这一日,便发生了一起争执。几名新加入的溃兵,因不满分配的伙食比老兄弟稍差(实则因劳动工分不足),与负责分饭的辅兵发生了口角,险些动武。虽然被闻讯赶来的石虎及时制止,但影响很坏。

  当晚,李昊召集了所有骨干,在山洞中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油灯下,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严肃。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陈老先生率先开口,眉头紧锁,“人口激增,鱼龙混杂,长此以往,规矩涣散,恐生内乱。”

  “是啊,李大哥,”赵大山抱怨道,“现在寨子里什么人都有,管起来太费劲!还是以前老兄弟在一起痛快!”

  石虎则更务实:“首领,粮食压力很大,新开垦的田地赶不上人口增长。盐换来的物资,也快消耗完了。”

  苏云裳安静地坐在一旁,轻声道:“近日因琐事争执而来找我敷药的人,也多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昊默默听着,他知道,山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从求生存到谋发展,必须建立更完善、更公平的制度。

  “诸位所言极是。”李昊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人情和习惯来管理了。必须立下更明确的规矩,让所有人都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好了有何奖赏,做错了有何惩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意,从明日起,做三件事。”

  “第一,订立《寨规》。将以往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按劳分配、守望相助、严禁内斗、服从指挥等,明文列出,并规定违反者的惩处措施。由陈老主持,召集几位识文断字者,起草条文,然后当众宣布,人人遵守。”

  “第二,完善‘工分制’。不仅劳动记工分,作战勇敢、技术革新、维护寨规者,也应奖励工分。工分不仅用于分配食物,还可换取更好的住所、衣物、甚至学习技艺的机会。让付出多的人,真正得到更多。”

  “第三,设立‘议事堂’。每月朔望之日,由各队推举代表,与首领、长老共议寨中大事。小事由各队首领决断,大事需议事堂商议。让众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但最终决断,仍需集中。”

  这三条措施,旨在将山寨的管理从“人治”初步转向“法治”和“共治”,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公平,更能凝聚人心。

  众人闻言,沉思片刻,纷纷点头。这确实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根本之法。

  “另外,”李昊看向孙狗儿,“狗儿,你的侦察队要扩大,不仅要对外,也要对内。留意是否有居心叵测之人混入,或者内部有无怨言积聚。防微杜渐。”

  “明白!”孙狗儿重重点头。

  制度变革的序幕就此拉开。接下来的日子,山寨进入了一种忙碌而有序的节奏。陈老先生带着人字斟句酌地起草寨规;石虎带着人重新核定工分标准;赵大山则加紧训练新旧战兵,强调纪律。

  李昊站在高处,望着下方熙熙攘攘、却渐渐显出章法的山寨,心中感慨。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潜龙在渊,需积蓄力量,更需磨砺爪牙。内部的整合刚刚起步,而外部的风浪,恐怕很快就会以更猛烈的方式袭来。

  声名既起,便再无退路。唯有乘风破浪,方能抵达彼岸。
  http://www.yqzw5.cc/yq48763/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