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约定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黄老师,这书架放哪儿好?”王富贵扛着木板问。

  “靠东墙,阳光能照到但不会太晒。”黄明远指了指角落。

  陈小麦从屋里出来,手里捧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豆浆:“林福来奶奶又来送豆浆了。”

  黄明远接过粗瓷碗,轻轻啜了一口:“还是这个味道。”

  “林家奶奶说,这是为了纪念您留下的日子。”小麦说。

  黄明远望向远方,思绪回到了三个月前的那个决定。

  ---

  那是五月下旬。

  那天,一辆黄色的士出现在瓦盆村的土路上,像一块刺眼的柠檬,村里人从没见过这样的车,孩子们围着它又蹦又跳。

  从车上下来一位穿西装的中年人,自称是县教育局的张主任。

  “是来接黄老师的!”消息传开,孩子们的笑容凝固了。

  原来,县里三中缺教师,看中了黄明远的背景和教学经验。他已在瓦盆村教了七年,县里认为该提拔他了。

  “明远啊,你在这穷乡僻壤耽误了。”张主任站在破旧的教学楼前,低声说,“县城待遇好,条件好,前途也好。”

  黄明远没有立即回答。

  ---

  “他要走了吗?”周桂花哭着问林福来。

  “不知道,但他看起来很为难。”

  “我们能做什么吗?”陈小麦抱着借来的书,眼圈红红的。

  “我奶奶说,心诚则灵。”林福来突然眼前一亮,“我知道了!”

  ---

  第二天清晨,黄明远推开教室门,惊讶地发现每张课桌上都放着一碗热豆浆。

  “这是……”

  “黄师傅,这是我们每个同学从家带来的。”林福来站起来,“我们想请您留下。”

  周桂花补充:“奶奶说,豆浆有家乡的味道。”

  “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黄明远哽咽了。

  ---

  晚上,张主任再次来访。

  “考虑得怎么样了?”他坐在办公室里问,“县里要我明天带你回去。”

  黄明远望着桌上那摆着的一碗豆浆,是刘三奶特意送来的,说是去苦留甜。

  窗外,教学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这座楼是两年前他和村民一砖一瓦垒起来的,承载着很多期望。

  “张主任,我能不能……”

  “不能再拖了,”张主任打断他,“明天那辆车还会来接你,县里已经安排好了宿舍,多少老师抢着去县城啊。”

  ---

  黄色的士准时出现在村口。

  教学楼前,全村的孩子排成一排。

  “老师,我们给您送行。”吴老虎眼圈通红。

  黄明远看着这些稚嫩的脸庞,想起初来时的场景:破旧的草房教室,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七年,从一个知青变成了一个乡村教师,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远比他得到的多。

  张主任从车里探出头:“明远,该走了。”

  黄明远深吸一口气,站在孩子们面前:“我有个问题,想问你们。”

  孩子们安静下来。

  “如果我走了,你们会怎么样?”

  “我们会想您。”周桂花实话实说。

  “我指的是学习。”

  林福来瞪大了眼:“我们会更努力!让您在县城也听到我们的好消息!”

  “真的?你们不会偷懒?”

  “不会!”孩子们齐声回答。

  黄明远转身走向那辆黄色的士,孩子们的眼神暗了下来。

  然而,他只取出行李,然后对张主任说:“我改变主意了,我要留下。”

  ---

  “黄老师!黄老师!”王富贵的喊声把黄明远拉回现实。

  “嗯?怎么了?”黄明远回过神。

  “您发什么呆呢?这书架已经搭好了。”王富贵拍拍手,“您刚才说要搬点书过来试试。”

  “哦,对,我这就去。”黄明远站起身,看了看已经设立完毕的图书角。

  放学后,黄明远去供销社打酱油,富贵正在柜台后帮他爹看店。

  “黄老师,听说上个月县里又来人了?”富贵爹递过油瓶。

  “嗯,张主任又来了,说县里学校新建了食堂。”

  “那您……”

  “我说我有约在先,村里孩子们的约定,我可不敢违背。”

  走出供销社,黄明远驻足看着教学楼的方向,五月的那个决定,让他放弃了县城的便利与前途,但他却觉得那是正确的选择。
  http://www.yqzw5.cc/yq48512/1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