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远古的密码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幽灵信标”的损失,如同一盆冰水,让ASARC刚刚因成功接近目标而升起的些许热度迅速冷却。那反向涌来的、足以烧毁精密设备的恐怖信息洪流,清晰地昭示了深海孔洞的危险性——它并非一个无主的宝藏,更像是一个设有高级别权限验证的保险库。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损失报告和数据记录摆在了核心团队面前。
“信标彻底损毁,内部结构被信息流冲击导致量子退相干,无法修复。”周晴汇报着技术分析结果,语气沉重,“所幸其自毁程序启动,确保了核心数据板和能量伪装模块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信息流记录分析进度如何?”李将军更关心获取的情报。
全息屏幕上,诺斯的投影微微闪烁,大量的异常几何符号和非线性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信息流加密层级极高,其基础逻辑建立在十一维时空流形的拓扑结构之上,并融入了某种...基于文明整体意识发展程度的动态验证算法。”诺斯的电子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简单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串固定的密码,更像是一套‘文明资格考题’。”
“文明资格考题?”苏晓重复着这个令人费解的词。
“是的。”诺斯进一步解释,“根据已解析的17%碎片,信息流中包含了对接收者文明在数学、物理、哲学、伦理乃至艺术等领域‘成就’和‘理解深度’的探查与评估。它似乎在判断,前来接触的文明,是否具备了知晓‘循环’真相、乃至尝试打破‘循环’的...‘心智成熟度’。”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窒息。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障碍,更是一个横亘在文明前进道路上的、来自远古的智慧试炼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无法‘回答’出这些问题,证明我们文明的价值,就永远别想拿到‘钥匙’?”张弛感觉头皮有些发麻。
“逻辑上如此。”诺斯确认,“强行突破的结果,很可能不是触发更强大的防御,就是导致‘钥匙’自毁,或者...引来‘观测者’背后更高层级存在的直接干预。”
陈默沉默地走到主控台前,凝视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奇异符号和能量轨迹。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过,仿佛在模拟着某种复杂的结构。“它要的,不是某个个体的智慧,而是整个文明积淀的精华...”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然它要考,那我们就应考!安墨,诺斯,将已解析和未解析的信息流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数学难题交给全球顶尖的数学研究所和理论物理实验室,以‘ASARC前沿理论探索项目’的名义,匿名发布悬赏求解!哲学与伦理部分,联络国内外的哲学大家、社会学家,组织封闭式的学术研讨会!艺术与符号学...寻找最好的密码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艺术家!”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计划——动用整个人类文明的智慧,去解答一份来自远古的考卷!
“这...这范围太广了!如何保证保密性?”周晴担忧道。
“不需要透露核心秘密。”陈默早已想好对策,“我们可以将这些难题拆解、伪装成纯粹的学术猜想、科幻设定或者艺术创作主题。真正顶尖的智者,其思维本身就能触及真理的边缘。我们只需要收集他们的‘答案’,由诺斯进行整合与验证。”
李将军沉吟片刻,重重一拍桌子:“干了!我这就向最高层申请权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学术资源!这是关乎文明存续的考试,我们必须集结所有能集结的力量!”
ASARC的庞大机器再次开动,但这一次,它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一道道经过精心伪装的“学术难题”、“哲学思辨”和“艺术创作邀请”,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流向全球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手中。
一位隐居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数学天才,对着屏幕上突然出现的、关于高维流形拓扑的猜想陷入了长达三天的痴迷;一位京都的禅宗大师,在冥想中反复咀嚼着一个关于“存在与观测”的悖论;一群硅谷的AI工程师,被要求设计一种能够理解“文明价值”的算法模型;甚至还有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收到了一份匿名邀请,希望他们以“轮回与超越”为主题进行创作...
人类文明的智慧火花,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与一份来自远古的试卷,悄然碰撞。
与此同时,在ASARC地下实验室,苏晓也没有闲着。她再次进入了高度屏蔽的回响接触室,不过这次的目标,不再是获取新的信息,而是尝试“共鸣”。她同时接触着那三件来自不同文明的古物,以及...一份由诺斯实时生成的、基于已解析信息流碎片模拟出的“考题”能量场。
她在寻找,在那些失落文明的回响中,是否隐藏着应对这种“资格验证”的蛛丝马迹,或者...它们当年,是否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考验?
进程缓慢而艰难。全球智者的反馈需要时间整合,苏晓的共鸣探索也如同大海捞针。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当苏晓几乎要被庞杂的信息和疲惫拖垮时,一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回响”,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丝星火,被她捕捉到了。
那不是影像,也不是声音,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在绝望中依然保持的、对知识本身纯粹的热爱与追求,一种明知可能毁灭却依然向未知领域迈出脚步的勇气,一种跨越种族、跨越时空的...对“理解”的渴望。
这感觉,与她正在接触的、那些来自全球智者的思维碎片中,最精华的部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她猛地睁开眼睛,对着通讯器激动地说道:“我感觉到了!答案...答案可能不在于某个具体的公式或理论,而在于...我们文明是否依然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以及...那份即使面对终极恐惧,也绝不放弃思考与探索的...‘火种’!”
几乎在同一时间,诺斯那边也传来了进展:“接收到来自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小组对‘维度褶皱连续性’问题的突破性解答模型,该模型与信息流中第73号数学结构的验证条件匹配度达到99.8%!第一道‘数学门’...正在开启!”
远古的密码,在人类文明集体智慧的火光映照下,终于开始显露出一丝松动的痕迹。
http://www.yqzw5.cc/yq48498/1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