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团队扩容之痛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人呐,有时候就是矛盾。生意不好时愁没单子,生意好了又愁人手不够。SUdU自从扛住了张胖子的开年价格战,又明确了品牌化路线后,靠着那点差异化,口碑慢慢积累起来。线上订单量,跟春雨后的笋子似的,悄没声地往上冒,虽然单笔金额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啊。

  档口里那几个人,明显不够用了。

  波波一个人盯旺旺,从早到晚,手指头在键盘上都快敲出火星子了,喝水上厕所都得小跑。美芬和小茹既要打包发货,还得抽空帮着回复几句咨询,忙得脚不沾地。林夕埋头画图,新款开发压力山大。云飞更是三天两头往外跑,盯着那几个核心工厂,确保大后方稳定。南希算账算得眼都快瞎了。

  整个档口,就跟个超负荷运转的小作坊,每个人都是满弦的发条,绷得紧紧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焦躁味。

  “汪哥!不行了!真顶不住了!”一天下午,波波终于爆发了,把耳机往桌上一摔,带着哭腔喊,“一天接待三百多个咨询!我嗓子都冒烟了!好几个客户等不及回复都跑了!”

  美芬也难得地抱怨:“打包都打不过来,昨天发错了两单,今天还得贴钱补发!”

  南希推了推眼镜,忧心忡忡:“汪哥,客服响应速度慢了,旺旺满意度在下降,会影响店铺权重的。而且…错误率上来,包装成本也在增加。”

  我看着大家疲惫又烦躁的脸,知道,扩容这件事,不能再拖了。以前是小舢板,三五个人就能划动。现在有了一件代发以后,业务量大了,得像模像样地扯起帆,招水手了。

  “招人!”我拍板,“南希,马上拟招聘启事!招两个客服,一个运营助理!要年轻的,机灵的,最好有点经验的!”

  消息一出,没几天,就来面试的了。我和南希亲自面,挑中了两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小方和小李做客服,一个有点电商经验的男生阿杰做运营助理。

  新人入职那天,档口里难得有了点新鲜气息。波波她们也挺高兴,总算来了帮手了。

  可这高兴劲,没持续三天,就变味了。

  问题接踵而至。

  先是能力跟不上。小方和小李,理论上一套一套的,真坐到旺旺前,客户问个稍微复杂点的问题,比如“这件卫衣和那件外套材质具体有啥区别?”“我身高175,体重140,穿哪个码最合身?”,她就卡壳了,得扭头问波波。问一两次还行,问多了,波波就烦了:“这都不懂?自己看详情页啊!”语气难免冲。小姑娘脸皮薄,被说几句,眼圈就红了。

  阿杰那边更糟,让他做个简单的数据表格,慢得像老牛拉车,还出错。让他跟快递公司沟通个问题,磕磕巴巴,被对方怼得没话说。美芬让他帮忙打包,手脚笨拙,胶带缠得歪七扭八,气得美芬直瞪眼:“你这打的什么包?路上非散了不可!”

  然后是态度有温差。老员工们,尤其是波波和美芬,是把SUdU当自己孩子养的,加班加点毫无怨言。新员工则按点下班,到点就走,多一分钟都不待。波波看着就来气:“我们当年创业的时候,哪有准点下班的说法?活儿干不完就得熬!”

  最让老员工膈应的是,新人工资还不低!南希按市场价招的人,但波波她们是跟着公司苦过来的,底薪加提成,算下来有时还不如新人稳定。虽然我没亏待老员工,奖金没少发,但心里那点不平衡,难免滋生。

  摩擦就这样产生了。

  “汪哥!那小方又回错话了!客户要退货,她直接说‘好的’,也不问原因,也不挽留一下!这哪行啊!”波波气呼呼地找我告状。

  “汪哥,阿杰做的数据根本不能用!还得我返工!”南希也头疼。

  美芬更直接,私下跟我说:“汪哥,新人干活太毛糙,还不如我们自己干得快,净添乱!”

  档口里气氛变得微妙。老员工聚在一起吐槽,新员工感觉被孤立,干活更放不开手脚。效率非但没提高,反而因为内耗有点下降。

  我知道,坏了。“管理”这个鬼,到底还是找上门了。以前人少,靠的是兄弟义气、姐妹感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一多,想法就多,矛盾就来了。光靠感情维系,不灵了。

  不能再和稀泥了!必须上手段!

  我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开了个会,脸色比较严肃。

  “最近的情况,我都看到了。”我开门见山,“新人来了,活没减轻,矛盾倒多了。问题出在哪儿?出在没有规矩!”

  我看向波波和美芬:“老员工,有经验,是宝贝。但不能拿老眼光要求新人!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跑!你们当年也是我手把手带出来的!现在,轮到你们带新人了!要有耐心!”

  我又看向小方、小李和阿杰:“新员工,有冲劲,是好事。但不能拿学校那套来上班!这里是战场!要主动学,拼命练!跟不上节奏,就得被淘汰!SUdU不养闲人!”

  “从今天起,立规矩!”我斩钉截铁。

  “第一,培训制度!波波,你负责,制定客服标准话术手册、常见问题应答模板!美芬,你负责,录制标准的打包流程视频!要求新人一周内必须熟练掌握!考核不过,扣绩效!”

  波波和美芬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第二,师徒制!波波带小方,美芬带小李,南希带阿杰!老员工带新人,有奖励!新人出师快,师傅红包大!新人出问题,师傅连带责任!”

  “第三,绩效考核!南希,马上出台细则!客服考核响应时间、转化率、满意度!运营考核数据准确性、任务完成度!打包考核速度、差错率!干得好,奖金上不封顶!干得差,别怪我说话难听!”

  “第四,企业文化!”我加重语气,“以后每周一早上,开晨会!每人说说上周干了啥,这周要干啥,有啥困难!每月一次,聚餐!钱公司出!大家多交流,别搞得跟陌生人似的!”

  这几条规矩一摆出来,效果立竿见影。

  老员工有了责任感(和红包激励),开始认真教了。波波甚至自己整理了个“客服宝典”,把各种奇葩问题和对答都写了下来。美芬手把手教打包技巧。

  新员工有了压力和明确目标,也拼了命学。小方天天抱着话术手册背,小李拉着美芬反复练打包。阿杰主动加班研究数据工具。

  虽然一开始还有点磕绊,但方向对了。慢慢的,新人们能独立处理大部分事务了。波波她们终于能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去盯更重要的客户维护和营销活动。效率真正上来了。

  档口里那股别扭劲渐渐消散,虽然新老员工之间还达不到之前老团队那种默契,但至少能正常协作,各司其职了。

  我看着逐渐步入正轨的团队,心里松了口气。这次“扩容之痛”,算是挨过去了。也给我狠狠上了一课:公司小的时候,管理靠人情;公司要发展,管理必须靠制度。规矩立好了,大家才能在框框里尽情跳舞,不然就是乱打王八拳。

  企业扩张期,最大的坎儿往往不是市场,而是内部管理。新老员工融合,是个世界性难题。解决之道,就在于“标准化、制度化、激励透明化”。你不能光喊口号,得有实实在在的抓手:培训手册、考核标准、师徒奖励、团建活动。把这些基础打牢了,团队才能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管理说到底,就是定规矩、分利益、聚人心。规矩要简单明了,利益要公平透明,人心要靠事儿磨、靠情暖。经过这么一遭,SUdU总算有点公司的样子了,虽然还是个初创公司,但骨架搭起来了,后面长肉,就容易多了。

  这管理的第一课,学费交得值!接下来,就得带着这支扩编后的队伍,去打更大的仗了!
  http://www.yqzw5.cc/yq47865/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