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未知的明天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人前显贵,人后受罪。这话放在企业家身上,最贴切不过。平时在公司,你是主心骨,是定盘星,得表现得云淡风轻,举重若轻。可心里头的惊涛骇浪、千钧重担,只能自己一个人躲起来消化。尤其是在这种天塌地陷的关口,你连慌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你身后,还跟着一大家子人。

  杭州城,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街上几乎没有车,也没有人。沿街的店铺都关着,卷帘门拉得死死的,只有红绿灯还在那儿傻乎乎地、一遍遍地变着颜色。那种静,不是平和的静,是死寂,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恐慌感,压得人喘不过气。年的喜庆味儿,还没散尽,就被一种消毒水似的紧张气氛给彻底盖住了。

  我在家里待不住。老婆孩子还好,以为只是放了个长假,还能在家看看电视,其乐融融。但我心里清楚,外面已经变天了。那种无处着力的感觉,像猫爪子在心里挠。我得做点什么,必须做点什么。

  于是,我找了个借口,说公司有点急事要处理,开车出了门。一路上,畅通无阻,平时堵得水泄泄的马路,现在空旷得让人心慌。开到公司楼下,停车场空了一大半。刷卡上楼,整个办公区黑灯瞎火,只有安全出口的绿灯,发出幽幽的光。

  我没开大灯,就这么摸黑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窗,一股冷冽的空气灌进来,带着城市消毒后的、陌生的味道。我站在落地窗前,看着下面这座熟悉的城市。钱塘江还在那边流着,但两岸的繁华,好像被瞬间抽空了。路灯孤零零地亮着,把街道照得一片惨白。

  这种寂静,比任何喧嚣都更让人感到压迫。

  手机屏幕,成了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也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它不停地亮起,震动,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武汉合作的布料厂老板老陈,发来一串长语音,点开,是他带着哭腔的声音:“汪总……完了,全完了!封城了,厂子停了,工人回不来,您那批春装的面料……全卡在厂里了!这违约金……我可怎么赔得起啊!”声音里的绝望,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

  核心代理群里,信息爆炸。湖北的几个代理,语气焦虑不堪:“汪哥,小区封了,门都出不去!春装咋办?客户都问,我咋回啊?”“一个月没收入,房贷车贷怎么办?公司能不能帮想想办法?”

  管理层的小群里,争论更是激烈。刘春宇主张立刻全面转向线上清库存,哪怕亏本也要回笼资金;云飞担心供应链彻底断裂,后续无货可补;南希拿着财务模型,忧心忡忡地提醒现金流最多撑不过三个月;吴永浪则在纠结还要不要按原计划做春季新品的内容推广……

  还有家里老婆发来的信息:“忙完了吗?早点回来,给你热了汤。” 后面跟着个笑脸。这平常的关心,此刻却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她们还不知道,我肩上正扛着一个可能随时崩塌的天地。

  过去十年的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脑子里乱转。从四季青档口浑身汗味儿地吆喝,到阿里年会走红毯的闪光灯;从微商第一个代理加入的兴奋,到十周年庆典全场的欢呼…… 那些奋斗、那些辉煌、那些对新一年的勃勃雄心,在此刻,在这片死寂的城市背景板下,变得那么遥远,那么不真实。就像做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梦,突然被一盆冰水浇醒。

  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SUdU这家公司,会不会就……倒在这2020年的春天了?我们辛辛苦苦十年打拼,难道敌不过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迷茫,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我。我不是神,我预测不到疫情会持续多久,影响多深。所有的经验、所有的判断,在这种全球性的黑天鹅事件面前,都失效了。前面是浓得化不开的迷雾,脚下是可能瞬间碎裂的薄冰。

  我靠在冰冷的玻璃窗上,点了一支烟。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一明一灭。尼古丁吸入肺里,稍微镇定了一点。

  不能慌。我对自己说。汪小闲,你不能慌。

  你慌了,刘春宇他们怎么办?下面员工怎么办?那么多指望你吃饭的代理和供应商怎么办?

  一个时代是结束了。那个靠流量红利、靠野蛮生长、以为按部就班就能成功的时代,一夜之间,翻篇了。

  但一个新的时代,也开始了。一个考验企业真正内功、考验韧性、考验价值观的时代,粗暴地拉开了大幕。它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直接把你推上了拳台,对手是未知,规则是生存。

  逃避没用,抱怨更没用。唯一的出路,就是迎上去。

  我猛地吸完最后一口烟,把烟头摁灭在窗台的盆栽里。转身,走到办公室那块巨大的白板前。唰地一下,掀开盖布。

  白板一片空白,像极了眼前的未来。

  我拿起笔,站在前面,深吸一口气。笔尖落在白板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我先在左上角,写下一个大大的词:“活下来”。笔画很重。这是未来三个月,唯一的目标。所有行动,都必须围绕这个最原始、最残酷的目标。

  然后,我开始划线,分块。

  第一块:现金流(生命线)。

  清库存:所有春装,线上渠道,不计成本,全力促销回流资金。

  砍支出:非核心项目全部暂停,营销预算大幅削减,差旅全停。

  谈延期:主动联系房东、银行,申请租金减免、贷款展期。

  保工资:这是底线,必须优先保证员工基本生活。

  第二块:团队(压舱石)。

  稳军心:高管带头降薪,与公司共渡难关。信息公开透明,定期全员沟通,消除恐慌。

  练内功:利用远程办公期,强制全员线上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把“蛰伏期”变成“修炼期”。

  保安全: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确保员工健康零感染。这是1,没有1,后面都是0。

  第三块:业务(突破口)。

  供应链:立刻寻找武汉之外的备选供应商,哪怕成本高,先保证有货可卖。

  线上化:All in 线上!小程序、直播、社群,所有资源倾斜。探索“无接触”购物体验。

  新模式:逼着代理转型线上卖货,公司提供素材、培训、技术全力支持。

  第四块:客户(根本)。

  不欺客:困难时期,更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积累口碑。

  建信任:坦诚沟通物流延迟等问题,用真诚换取理解。

  我越写越快,白板上逐渐被线条、关键词和问号填满。思路从混沌,开始变得清晰。虽然还有很多未知,比如疫情持续多久?消费信心何时恢复?但至少,我知道下一步该先往哪儿迈脚了。

  我知道,这白板上的规划,可能明天就被现实打得粉碎。但没关系,重要的是,动起来。在迷茫中,先确定一个方向,哪怕这个方向需要不断调整。坐在那里等,只有死路一条。

  画完最后一笔,我放下笔,退后两步,看着这块写满“生存法则”的白板。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城市的轮廓在晨曦中慢慢清晰。路灯还亮着,但已经能感觉到,新的一天,无论如何,还是要来了。

  心里的沉重感还在,但那份迷茫和无助,已经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取代。我知道,从这一刻起,SUdU必须进入一种全新的“战时状态”。过去所有的成功经验都要归零,我们必须像十年前那个蹬着三轮车创业的毛头小子一样,重新开始,为生存而战。

  我拿出手机,对着白板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核心管理层群里,只配了四个字:

  “天亮就干。”

  信息发出去,很快,群里有了回应。

  刘春宇:“收到!干!”

  云飞:“明白!拼了!”

  南希:“资金压力我来算透!”

  吴永浪:“内容方向马上调整!”

  ……

  看着屏幕上跳出的一个个简短的回应,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兄弟们还在,心气就没散。

  我最后看了一眼窗外,城市正在苏醒,尽管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转身,关灯,离开办公室。下楼,开车,汇入依旧稀疏的车流。回家的路,依然寂静,但我的心里,已经重新点燃了一团火。

  站在空荡的城市前,我彻底明白了:企业最大的竞争力,不是顺境中能跑多快,而是逆境中能扛多久。这种“扛”的能力,来自于现金流的厚度、团队的粘性、和老板在绝境中点燃希望的那点本能。

  迷茫是正常的,但沉溺于迷茫是致命的。领袖的作用,就是在所有人都看不到路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哪怕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个方向。行动,是战胜恐惧唯一的良药。

  危机逼着你回归商业的本质:活下去。所有花哨的概念、宏大的战略,在生存面前,都要让位。聚焦现金流,聚焦核心团队,聚焦你能控制的最小闭环。活下来,才有资格谈未来。

  SUdU的2020年,就这样在一个寂静的清晨,带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一丝不屈的狠劲,仓促地开始了。我们知道,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硬仗。
  http://www.yqzw5.cc/yq47865/2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