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舌灿三国 声动京华
推荐阅读:
我,修仙从凡人开始
修仙别看戏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被宗门放弃后,步入巅峰
我的师傅每到大限才突破
仙凡分界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恶鬼当道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年节的喧闹与悠闲如同被风吹散的烟花,倏忽而过。正月初四,年味尚未完全褪去,悦来居便卸下了门板,重新开门迎客。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味与酒肉香气,但生活的齿轮已咔嗒作响,恢复了日常的转速。掌柜的精神抖擞,将柜台擦拭得锃亮,算盘珠子拨弄得噼啪响,期待着新一年的好彩头。秀娘也换下了过年时那身稍显鲜亮的衣裳,恢复了素净利落的打扮,里外忙碌着收拾洒扫。而谢珩,这位已然成为客栈一份子、甚至可称“台柱”的特殊客官,也再次于大堂靠窗的老位置坐下,面前摆着一壶清茶,准备开始他年后的第一次说书。
年节期间,他讲的都是些轻松诙谐的忘川轶事,将苏轼、李白、刘邦等人的趣闻包装成“异闻录”,颇受欢迎。但这类故事库存终有尽时,且总讲这些,未免显得单薄。谢珩略一思忖,心中便有了定计。此时市井间,有一部书正悄然风行,茶坊酒肆间常闻人议论,那便是罗贯中所着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此书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演绎得栩栩如生,人物鲜明,情节跌宕,最是适合说书不过。他虽非罗贯中本人,但于三国史实、人物命运乃至后世评说,所知只多不少,正好借此演绎一番。
秀娘忙完了手头的活计,见谢珩准备开讲,便也悄悄拣了条靠近柜台、不显眼的板凳坐下,双手托腮,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她如今对谢珩的“说书”已是万分期待,总觉得他那平和嗓音里,能流淌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陆续有熟客进门,多是附近商铺的掌柜、闲居的老人家,或是南来北往听闻“悦来居有位谢先生说书极好”而特意寻来的行商。见到谢珩安坐,众人便心照不宣地寻了位置坐下,叫上一壶茶,几碟瓜子花生,很快,大堂里便坐了七八成人,虽不似年节前那般拥挤,却也显得颇有生气。掌柜的看着这比往年同期好了不少的上座率,脸上笑开了花,亲自提着水壶为谢珩续上热水。
谢珩见人来得差不多了,便清了清嗓子,袖中手指微动,那无形的隔音结界悄然张开,将这一方天地与门外的市井喧嚣稍稍隔绝。他并未拍惊堂木,只是端起茶碗,轻轻呷了一口,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那平和而深邃的眼神,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所有注意力。
“列位看官,年节已过,万象更新。前番所述,多为奇人异事,聊博一粲。今日,不妨换换口味,咱们来讲一段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旧事。”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与吸引力量,“这段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那是一个王朝倾颓、群雄并起的大时代。有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他开场并未直接点出“三国”之名,但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宏论一出,几个读过些书或听过坊间传闻的听众,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彼此交换着“来了来了”的眼神。
“今日,咱们便从这乱世的序章说起——‘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谢珩缓缓道来,他将罗贯中的原文加以自己的理解与润色,用更贴近市井百姓的语言娓娓讲述。从桓灵二帝信任宦官、朝政腐败,讲到十常侍乱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从巨鹿郡张角兄弟创立太平道,讲到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如何煽动起数十万饥寒交迫的徒众,头裹黄巾,掀起了撼动大汉根基的滔天巨浪。
他描述黄巾军势大,官军望风披靡,幽州太守刘焉发榜募兵。然后,主角登场了。他并未急于描绘刘备的帝王之相,而是着重于其“家贫,贩屦织席为业”的落魄,以及那“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的独特气质。讲到刘备看榜文而长叹,身后一人厉声质问,引出张飞那“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猛汉形象,以及那“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的豪爽,听众中不禁有人低声叫好。
接着,便是那经典的“桃园三结义”。谢珩将场景描绘得极具画面感: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三人焚香再拜而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谢珩念这誓词时,语气庄重沉凝,带着一股金石般的铿锵之力,仿佛那桃园的香火气、那三位豪杰的赤诚之心,都透过他的话语弥漫开来。
秀娘听得入了神,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着衣角,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绚烂的桃花之下,见证着这决定未来天下格局的盟誓。她偷偷抬眼去看谢珩,只见他神色肃穆,目光悠远,仿佛真能穿透历史烟云,看到那遥远的一幕。其他听众亦是屏息凝神,尤其是那些正值血气方刚年纪的,更是被这兄弟义气、救国安民的壮志激得心潮澎湃。
誓毕,便是打造兵器,聚集乡勇五百余人,投奔刘焉,首战黄巾。谢珩讲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的丈八点钢矛,刘备的双股剑,众人又是一阵啧啧惊叹。待到两军对阵,程远志遣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张飞”,这时,“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谢珩描述这电光石火间的交锋,语速加快,手势微扬,虽未刻意模仿武将呼喝,但那紧张激烈的气氛已然渲染得淋漓尽致。
“好!”“杀得好!”堂下忍不住爆发出几声喝彩,尤其是一些行伍出身或喜好武事的客人,更是激动得拍了一下大腿。
首战告捷,解了青州之围。又遇卢植,奉命助颍川皇甫嵩、朱儁。在这里,谢珩巧妙地埋下了一个伏笔,提及他们路遇已被擒获的张角兄弟以黄巾抹额,被官兵囚车押送,而领军者,“见一队人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只简单带过其身份,便转入下邳之战,刘备等人助战,大破黄巾,张宝被部将刺杀。
这第一回的故事,在刘备因朝中十常侍弄权,有功不赏,只授了个安喜县尉,关羽张飞心中不忿,而刘备劝慰“时运未至,且宜守之”的些许郁结中暂告段落。谢珩最后以一句“毕竟玄德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收尾,随即端起茶碗,悠然品茶。
他话音落下好一会儿,大堂内才响起一片意犹未尽的嗡嗡议论声。
“啧,这刘关张,真是好汉子!尤其那关云长,一刀便将贼将挥为两段,何等威风!”
“那张飞也是猛将!声若巨雷,听着就吓人!”
“只是可惜了,立了功劳,却只做得个小县尉,朝廷昏暗啊!”
“谢先生,明日还讲吗?那‘细眼长髯’的将军是谁?可是曹操?”
“这故事听着带劲!比那些才子佳人有意思多了!”
听众们热烈地讨论着剧情,猜测着后续发展,对谢珩的称呼也不知不觉从“客官”变成了更显尊敬的“先生”。掌柜的乐得合不拢嘴,因为不少客人听完书并不急着走,反而又叫了茶点,或是干脆定了房间,显然是被这《三国》故事勾住了魂。悦来居的生意,因着谢珩这不定期的说书,竟是越来越红火,名声也渐渐传了出去,连一些并非住店、专为听书而来的茶客也多了起来。
秀娘坐在角落,看着被众人围住、神色依旧淡然的谢珩,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一种微妙的、与她身份不符的归属感。她听不懂太多深奥的权谋,却为那桃园结义的真诚所动,为关羽张飞的勇武所折服,也为刘备的坎坷际遇而心生同情。而这一切鲜活的人物与故事,都是经由那位神秘的谢客官之口,才如此生动地呈现在她面前。
谢珩看着堂下反响热烈的众人,心中了然。这《三国演义》的魅力,果然非同一般。他此举,既打发了时间,观察了世情,也顺便帮衬了客栈生意,倒是一举多得。至于后续,他脑中那浩如烟海的史籍与演义交织的篇章,正可徐徐展开,且看这大明京城的凡夫俗子们,如何为那几百年前的英雄们或悲或喜,或怒或叹了。他的阳世之旅,因这说书人的新身份,也变得愈发丰富多彩起来。
http://www.yqzw5.cc/yq47860/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