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忘川郡
推荐阅读:
我,修仙从凡人开始
修仙别看戏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被宗门放弃后,步入巅峰
我的师傅每到大限才突破
仙凡分界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恶鬼当道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忘川,这是一个神秘而特殊的地方,它宛如一方独立的世界,收纳着千古以来的魂灵。在这里,没有饥饿和病痛的困扰,只有人们心中的执念与万古风华交织而成的琐碎日常。忘川郡坐落在阴曹地府的一侧,紧邻着忘川河。人们常常传说中的极乐世界,或许就是指这里吧。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享有永居忘川的资格。要想永远留在这个世外桃源,必须得到酆都大帝的认可才行。
当谢珩得知酆都大帝让他担任这一世外桃源的郡守时,心中充满了惊讶。他发现自己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唯一记得的便是一睁开眼,自己就置身于酆都大殿之中。
尽管心中有些迷茫,但谢珩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命,走马上任成为了忘川郡的郡守。据酆都大帝所言,忘川郡守可是一个正经的七品仙官呢!这意味着,他如今也算是一个仙人了。
忘川的正中心是那条着名的忘川河,而忘川郡则巧妙地建在忘川河的两岸。西岸是九泉之井的所在地,幽墟也分布在那里,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相比之下,东岸的建筑则更为繁多,其中最为显眼的当属郡守府——桃源居。
谢珩站在桃源居门前,仰头凝视着这座古朴典雅的府邸,仿佛能透过那厚重的木门,看到岁月在其中留下的痕迹。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缓地抬起脚,跨过门槛,走进了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府邸。
府中的下人们早已得知新郡守的到来,他们整齐地站成两排,见到谢珩后,纷纷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训练有素的素养。谢珩面带微笑,一一回应着下人们的问候,同时在管家的引领下,开始熟悉这座府邸的每一个角落。
他穿过庭院,走过回廊,欣赏着府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一处都透露着古朴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这座府邸历经沧桑的历史。当他来到书房时,目光被书桌上摆放的一本陈旧古籍吸引住了。
那本古籍看上去年代久远,书页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谢珩好奇地拿起古籍,翻开一看,发现里面记载着忘川郡的种种过往。他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沉浸在忘川郡的历史长河中。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突然被人猛地推开,管家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打断了谢珩的阅读。他的额头上还挂着几颗汗珠,显然是急匆匆赶来的。
“大人,不好了!九泉之井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有异动。”管家气喘吁吁地说道。谢珩闻言,眉头一皱,连忙放下手中的古籍,问道:“可知道是何异动?”管家摇了摇头,一脸焦急地回答道:“具体情况不明,只说那边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涌动。”
谢珩沉思片刻,心中涌起一股对这未知异动的好奇与警惕。他果断地说道:“我去看看。”说罢,他大步走出书房,穿过庭院,径直朝着马厩走去。不一会儿,一匹神马被牵到了他的面前。谢珩翻身上马,缰绳一拉,骏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向着忘川河西岸奔去。
想要抵达西岸,就必须要跨越那座传说中的奈何桥。这座桥连接着阴阳两界,是通往彼岸的必经之路。
谢珩终于来到了奈何桥边,他翻身下马,缓缓踏上这座古老的石桥。桥面宽阔而平坦,但谢珩却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他。他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生死边缘。很快,谢珩就顺利地走过了奈何桥,来到了西岸。这里的景象与东岸截然不同,一片宁静祥和,仿佛时间都在这里静止了。
谢珩没有停留太久,他径直朝着九泉之井走去。这口井是忘川的核心所在,也是已逝之人抵达忘川的通道。当他走近井口时,突然感觉到一股异动从井中传来。谢珩心中一动,他大概已经猜到了这股异动的原因。九泉之井是连接阴阳两界的枢纽,如果有异动,很可能是有名士要通过这口井抵达忘川了。
谢珩迅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然后快步走到九泉之井旁边。这口井由青白色的砖瓦修建而成,井砖和奈何桥的砖是同一类型的,显得古朴而庄重。谢珩定睛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袍的书生正站在井口处。那书生面容清秀,气质高雅,手中还握着一支毛笔。青袍书生见到谢珩,连忙拱手作揖道:“见过使君,在下苏轼,忝列名士,叨扰了。”
谢珩一听,心中不禁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东坡先生!他赶忙还礼,微笑着说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之至。”苏轼环顾四周,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笑道:“早闻忘川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别有一番天地。”谢珩道:“先生能来忘川,实乃忘川之幸。”
苏轼轻抚着自己的胡须,感慨地说道:“我这一生可谓是历经坎坷,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特别让我牵挂的事情了。”
一旁的谢珩嘴角含笑,回应道:“忘川郡日后必定会有许多文人雅士汇聚于此,先生若是有意,想必一定能与他们畅谈甚欢。”
苏轼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欣然说道:“如此甚好啊!能够与诸位文人雅士一起切磋文章,探讨学问,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说罢,谢珩便领着苏轼一同离开了九泉之井,朝着东岸的桃源居走去。一路上,谢珩热情地向苏轼介绍着忘川郡的各种情况,包括这里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等。而苏轼则不时发出惊叹之声,眼中流露出对这片忘川之地的好奇与期待。
然而,当他们终于抵达东岸时,苏轼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东岸一片荒芜,满目疮痍,与他之前想象中的景象大相径庭。谢珩见状,连忙解释道:“东坡先生,您初来乍到,可能对忘川还不太了解。其实,忘川不久前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大战,目前我还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收拾这残局,实在是让先生见笑了。”
苏轼却不以为意,笑道:“无妨,废墟之上亦可重建辉煌。昔日我被贬之地,不也在众人努力下焕发生机。使君若不嫌弃,我愿尽一份力,与这忘川郡一同重铸繁华。”谢珩闻言,眼中闪过惊喜,拱手道:“若得先生相助,忘川幸甚!只是这重建之事千头万绪,还需从长计议。”两人边说边走进桃源居。二人便围绕着忘川郡的重建畅聊起来。苏轼才思敏捷,提出诸多独到见解,谢珩一一记录了下来。
http://www.yqzw5.cc/yq4786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