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影展与心门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夜市那次小小的意外,像一块试金石,非但没有拉远两人的距离,反而在某种层面上,催生了一种更深的、基于理解的信任。林晚不再为自己偶尔的失态感到无地自容,周维也仿佛掌握了与她相处的某种特殊频率,更加留意周围环境的声响与变化,在她需要时,提供那种无声却坚实的支持。

  日子在画笔与相机的交错中平稳滑过。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降临,细碎的雪粒给城市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林晚在画室里,开始尝试用白色和浅灰来表现雪后那种清冽而纯净的光感,笔触不再那么沉重,多了几分难得的轻盈。

  周维的邀约依旧,内容却更多样了些。他不再仅仅局限于安静的图书馆或展览,有时会带她去听一场氛围轻松的爵士乐现场,在摇曳的灯光和即兴的旋律中,看她微微放松的肩线;有时会去逛充满生活气息的周末市集,在摊贩的吆喝和食物的香气里,感受最质朴的人间烟火。

  他像一个耐心而高明的向导,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将她从自我封闭的孤岛上,引渡回广阔而鲜活的生活岸边。

  这天,周维在图书馆找到她时,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混合着兴奋与郑重的神色。

  “下周末,我的个人摄影展要开幕了。”他将一张设计简洁的邀请函轻轻放在林晚正在阅读的书页上,“主题是‘痕迹’,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做‘城市边缘’那个专题时积累的。你……有时间来看看吗?”

  邀请函是沉稳的深灰色卡纸,上面只有展览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周维的名字,字体克制而有力。

  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一次邀约都更正式的邀请。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会面,而是邀请她进入他核心的、倾注了心血的专业领域。林晚看着那张邀请函,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去看他的摄影展,意味着她要走入一个可能聚集着许多他同行、朋友甚至媒体的公开场合。意味着她需要以“林晚”的身份,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接受更多或好奇或评判的目光。这与她目前小心维持的、相对隐蔽的生活状态背道而驰。

  她抬起眼,对上周维的目光。他的眼神里有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平静的等待,没有丝毫逼迫的意味。他似乎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她,无论她去或不去,他都能理解。

  心脏在胸腔里微微加速跳动。恐惧的本能在叫嚣着拒绝,安全区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另一个声音,一个更微弱、却更执拗的声音,在心底响起——她想去看。她想看看他镜头下的世界,想了解那个透过取景框观察生活、并能精准捕捉到她画作内核的周维,究竟有着怎样的一面。

  沉默在两人之间持续了十几秒。图书馆的日光灯发出轻微的嗡鸣。

  最终,林晚伸出手,用指尖按住了那张邀请函,将它轻轻挪到自己面前。

  “好。”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说,清晰而稳定。

  周维的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像是夜空中骤然点亮的星辰。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嘴角扬起一个大大笑容,用力点了点头:“那说定了。”

  展览开幕那天,林晚在公寓里犹豫了很久。她换了好几套衣服,最终选择了一件款式简单、颜色素净的高领毛衣和一条深色长裤,外面套上那件常穿的米色大衣。她化了极淡的妆,试图掩盖住因紧张而略显苍白的脸色。

  当她走到展厅门口时,里面已经人影幢幢,低语声和轻柔的背景音乐交织在一起。她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才迈步走了进去。

  展厅布置得颇具匠心,灯光聚焦在一幅幅装裱精美的黑白或彩色照片上。周维被几个人围在中间,正侃侃而谈,神情专注而自信,与平时在她面前那个随性温和的形象略有不同,散发着一种专业领域内的独特魅力。

  林晚没有立刻过去打招呼,而是选择从入口处的作品开始,独自静静观看。

  周维的镜头确实捕捉到了许多被常人忽略的“痕迹”。有即将拆迁的老胡同里,墙壁上层层剥落的招贴画,像一部无声的时光编年史;有废弃工厂生锈的机器上,悄然生长出的嫩绿苔藓,诠释着生命最原始的韧性;有深夜街头,流浪者蜷缩在纸箱里的背影,孤独而脆弱;也有清晨菜市场里,小贩脸上那被生活磨损却依旧明亮的笑容……

  他的照片,不像她的画那样充满压抑的情感宣泄,而是以一种更冷静、更客观的视角,记录着这座城市呼吸的脉搏,记录着时间流逝留下的印记,记录着平凡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每一张照片背后,似乎都藏着一个故事,无声,却震耳欲聋。

  林晚在一幅照片前驻足良久。那是在一个雨后的黄昏拍摄的,一条湿漉漉的、空无一人的小巷,青石板路反射着天光,两旁的老墙斑驳陆离,而在巷子尽头,有一扇虚掩的、露出暖黄色灯光的木门。整张照片笼罩在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与她之前那幅古镇雨景的画,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
  http://www.yqzw5.cc/yq47801/1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