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镇祥和隐忧并存
推荐阅读:
我,修仙从凡人开始
修仙别看戏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被宗门放弃后,步入巅峰
仙凡分界
我的师傅每到大限才突破
恶鬼当道
青莲之巅
诸天入侵成炮灰?老子果断叛变!
什么!我们家居然是邪神后裔?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都歇手!”云集突然一声大喊,那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震得廊下悬挂的铜铃都跟着剧烈哆嗦起来。说罢,他从容地从袖袋里掏出一把铜钱,指缝间漏出的铜钱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仿佛是一曲欢快的乐章。“拿去买壶烧刀子,喝完保管比穿三件棉袄还暖和!”话音未落,铜钱如雨点般纷纷撒出,在空中闪烁着点点微光。伙计们见状,纷纷忙不迭地伸手去接,一时间,手忙脚乱。有人不小心没接住,铜板便骨碌碌地滚到墙角,那突如其来的动静,惊得正在墙角打盹儿的狸花猫瞬间炸着毛,“嗖”的一下窜开了。此起彼伏的“谢家主”声响彻四周,那声音比过年时燃放的爆竹还要热闹几分,竟惊得檐下悬挂的冰棱都簌簌掉落,如同一串串晶莹的珠帘散落一地。待众人哼着轻快的小调,心满意足地渐渐散去,云集面带微笑,亲昵地拍了拍管家的肩头,那动作,活脱脱就像在拍自家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透着一股熟稔与信任。“挑些最肥硕的野山鸡,可得仔细挑,专拣那膘肥体壮的。再把新晒的灵芝仔仔细细包严实了,可别磕着碰着,明儿天还没亮透就得送去县城。”云集的语气里满是关切与叮嘱。管家听闻,立刻像被敲响的更鼓般,精神一振,挺直了腰板,响亮地应道:“是,家主!”这半月一次的货物往来,早已如同云家的“生物钟”一般,规律而有序。每次山货出镇的时候,还带着山间清晨那晶莹的露水,仿佛带着行山镇的清新问候;而归来时驮着的银钱,又似带回了县城的温暖回应,倒真像是行山镇与县城在通过这一来一往,互诉着彼此的衷肠。
放眼望去,行山镇的街巷就宛如被微风轻轻吹皱的绸缎,泛着柔和的光泽,又带着几分灵动的韵味。钱、唐、月、石几家的商铺招牌,在风中轻轻摇晃,恰似五片同根而生的叶子,虽各自独立,却又紧密相连。钱家的铁矿铺子,整日里火星四溅,那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清脆而响亮,仿佛拥有穿透空气的力量,能直直传出去三条街远,仿佛在诉说着铁匠们的热情与专注。唐家的田庄里,金黄的稻浪如潮水般翻涌,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芒,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就连那贪吃的麻雀,也吃得圆滚滚的,在田间地头悠闲地踱步。
可要说这行山镇的“定海神针”,还得数镇府那飞檐翘角的大楼。它稳稳地矗立在暮色之中,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活像一位揣着算盘、精明能干的大家长,把山镇里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等大小事务,都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飞檐,宛如展翅欲飞的雄鹰,在暮色的映衬下,更显庄重威严。
此刻,在风之国的版图上,岁月正如同一位慵懒的老者,慢悠悠地打着盹儿,一片祥和安宁。边关的警报声,就像调皮孩子偶尔燃放的二踢脚,冷不丁地炸响几声,然而这几声脆响,却怎么也惊不醒腹地那深深的酣眠。守城的将士们常常调侃,那些前来骚扰的小部族,就像总在灶台边鬼鬼祟祟偷油吃的老鼠,看着张牙舞爪,凶神恶煞,可实际上,只要一敲响锅铲,他们便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朝堂之上,武王把治国理政这门艺术玩得炉火纯青,就像转动着一只稳稳当当的陀螺,使得整个国家国泰民安。在这样的太平日子里,就连镇西头最爱吵架拌嘴的王李两家,都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起喝碗和气茶,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暮色愈发浓郁,宛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铺展开来。镇府的飞檐在纷纷扬扬的雪幕里若隐若现,恰似一位身披薄纱的巨人,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小镇。它静静地数着云家的马车进进出出,见证着五大家族的兴衰浮沉,任由时光的车轮在青石板上无情地磨出深深浅浅的辙痕,仿佛一位耐心的史官,将行山镇的点点滴滴,都酿成了一坛越陈越香的老酒,每一滴,都饱含着岁月的醇厚与故事的韵味。
行山镇,安静地蜷缩在群山的臂弯里,活像一颗被巨龙小心翼翼含在嘴里的夜明珠,散发着独特而柔和的光芒。清晨时分,山岚如同一层轻柔的纱帐,温柔地笼罩着全镇,给小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待到日头缓缓爬上东山,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穿透山岚,这时人们才惊觉,原来这小镇竟是被三座青黑色的“巨人”紧紧搂在怀中。北面的虎啸峰,龇着嶙峋怪石,远远望去,就像一头张牙舞爪的巨兽,仿佛在向世间展示着它的威严与力量;西边的苍龙岩,云雾缭绕其间,岩壁上那一道道褶皱,恰似巨人苍老的掌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南面的翠屏山则最为温柔,漫山遍野的翠竹,在微风的轻抚下沙沙作响,那声音,宛如母亲哼着的摇篮曲,轻柔而舒缓,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梦境之中。
唯有东面的平原,像一匹被扯开的华丽锦缎,金灿灿的麦浪从镇口一路铺展到遥远的天边,仿佛没有尽头。沉甸甸的麦穗,把秸秆压得直不起腰,微风轻轻拂过,麦浪便此起彼伏,宛如给广袤的大地盖上了一条会呼吸的金毯子,那金色的光芒,闪耀着生命的活力与丰收的希望。
山脚下的老农们,总爱带着质朴的笑容打趣道:“咱们镇啊,就是老天爷偏爱的娃,三面靠山当院墙,遮风挡雨;东面敞怀收阳光,滋润富足。”这话一点不假,这里肥沃的土地,就如同一位慷慨的胖婶,从不吝啬自己的馈赠,春种秋收,从不落空。每当麦收时节,打谷场里便热闹非凡,木槌捶打谷物的声音、人们欢快的笑声、牲口偶尔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丰收的交响乐。那空气中,也弥漫着新米的甜香,这诱人的香气,惹得邻镇的麻雀都成群结队地赶来“蹭饭”,为这丰收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
在这看似岁月静好、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群山的深邃之处,却隐匿着不为人知的暗涌,犹如平静湖面下潜藏的漩涡,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土匪的窝点,恰似令人厌恶的毒疮,深深地扎根在山体之中。那些隐没在茂密山林深处的山寨,远远眺望,仿佛是巨兽身上溃烂流脓的伤口,在葱郁的山林间显得格外刺眼与突兀。
不过,这年头天下太平,世道安稳,这些土匪竟也摇身一变,成了“兼职强盗”。白日里,他们大剌剌地躲在山洞之中,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百无聊赖地赌着骰子,那副闲散模样,仿佛这世间的纷扰都与他们无关。可一到夜里,他们便如同偷油的老鼠般,贼眉鼠眼地悄然出没。倘若有不知天高地厚、懵懂无知的商队不慎误入他们的地盘,瞬间就会被这群如狼似虎的“山耗子”给盯上。
打劫之时,他们活脱脱像一群争抢食物的乌鸦,扯着那破锣般的嗓子,嗷嗷乱叫,声音在寂静的山林间回荡,显得格外刺耳。抢到钱粮后,便撒开腿拼命逃窜,动作敏捷得好似一阵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官兵听闻消息,匆忙赶来时,哪里还能见到他们的半点踪影,只留下一片狼藉。曾听闻这样一则趣事,某个倒霉透顶的土匪头子,抢完东西后得意忘形,走路都轻飘飘的,结果下山的时候,一个不留神,摔了个狗啃泥,那狼狈的模样,成了镇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笑料,每每提起,都能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若要论起行山镇的“金字招牌”,那必定是那些从大山深处淘来的稀世宝贝。恒峪山脉,宛如一座浑然天成的天然宝库,蕴藏着无尽的珍宝。生长在千年古树上的野果,色泽鲜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咬上一口,酸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上绽放开来,那浓郁的酸味,简直能把人的牙齿都酸掉,却又让人欲罢不能。悬崖峭壁之间,生长着珍稀的药材,它们的根须扭曲蜿蜒,犹如仙人飘逸的胡须,仿佛沾染了天地间的灵气,神秘而珍贵。林间野兽的皮毛更是堪称一绝,狐狸的皮毛蓬松柔软,如同天空中飘荡的云朵,触感细腻丝滑;熊皮则厚实无比,好似一床温暖的棉被,让人见了便心生欢喜。
这些来自大山的奇珍异宝,只要一送到县城,立刻就会引得达官贵人们趋之若鹜,仿佛化身“人形磁铁”,被这些宝贝深深吸引,挤破了脑袋都想要拥有。曾有一位财大气粗的富商,为了争抢一床虎皮褥子,当场与竞争对手争得面红耳赤,两人互不相让,活像两只斗志昂扬、正在斗架的公鸡,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掌柜的赶忙出面,充当“和事佬”,好说歹说,才总算平息了这场因“皮毛”而起的纷争。
http://www.yqzw5.cc/yq4763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