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第186章 扩建遭遇困难,物资人员短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86章 扩建遭遇困难,物资人员短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天刚亮,苏桐就起身整理衣冠。昨夜她睡得浅,梦里全是学生排队站在讲堂外,却进不去。她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走到案前,将那张扩建图纸重新铺开,指尖划过“宿舍”二字。

  春桃进来时,见她已穿戴整齐,手中握着皇帝的手谕。

  “今日要去户部领款。”苏桐说,“你随我同去。”

  “是。”

  两人一路无话,穿过宫道,抵达户部衙门。值事的小吏接过手谕看了半晌,低头翻账本,嘴里念着“查无此拨”。

  苏桐不动声色:“陛下亲笔所批,三日内到账,可有误?”

  小吏赔笑:“不是不给,是账上还没走文书。得等尚书大人核验,再报内库调银,快也得五六日。”

  “五日?”苏桐看着他,“昨日递上去的批文,今日还未入账?”

  “这……规矩如此。”

  她不再多问,只让对方写下受理凭证,记下经办人姓名。转身离开时,脚步未乱,神色如常,但指甲在袖中轻轻刮过掌心。

  回程路上,风卷起裙角。春桃低声问:“可是有人压着不放?”

  “不是压,是拖。”苏桐声音平稳,“一拖再拖,事就成了空。”

  她知道,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人心的问题。有人不愿看到学堂扩起来,不愿看到那些出身寒微的孩子走进宫墙。

  但她不能停。

  到了工部,情形更冷。郎中接待她时态度恭敬,话却绕不开“皇陵修缮为重”。匠作监眼下抽不出人手,最快也要三个月后才能排上工期。

  “三个月?”苏桐翻开工部排程簿,“这里写着‘待命匠役十四人’,为何不算服役?”

  郎中脸色微变:“这些人尚未派差,属临时留用,不便调往别处。”

  “既然是待命,那我不动你们的编制,自寻工匠入宫承建,可合祖制?”

  “若按规申报,走流程,自然可行。”

  “若不走流程呢?”

  对方笑了:“那便是私调民力,违了宫禁。”

  苏桐合上簿子,没争辩。她走出工部大堂,阳光照在脸上,却不觉得暖。她站了一会儿,回头看了眼高悬的匾额,然后转身离去。

  回到文渊阁,她坐在案前,把两张纸并排放好。一张是手谕,一张是图纸。她盯着它们看了很久,终于提笔,在图纸背面另起一页。

  她写:青砖五百匹,松木三十根,铁钉、油灰、绳索若干;床榻二十张,桌椅四十副,灯盏五十盏。

  又分列匠种:泥瓦匠六人,木匠八人,杂工六人以上。每类旁注“可外包”“须验品”“分批入”三字。

  春桃站在一旁,轻声问:“真要自己找人?”

  “朝廷给不了,我们自己来。”

  “可宫规不准私联外商,万一被御史参一本……”

  “我们不说是扩建。”苏桐放下笔,“就说修缮东偏殿。旧屋漏雨,需补瓦换梁。材料分三批入宫,由内务府采买名义走单,实则由你出面接洽。”

  “奴婢明白。”

  “记住,先只询价,不成交。摸清哪家商行肯接小单,价格公道,手脚利落。尤其木材,必须干透无蛀。”

  春桃点头,正要退下,又被叫住。

  “还有件事。”苏桐从匣中取出一块腰牌,“这是我早年在宫中当值用的旧牌,编号已注销。你拿它去城南三家建材铺子转一圈,记下掌柜反应。若有人问起用途,就说替贵人家修花园亭台。”

  春桃接过腰牌,低声道:“小姐是要试他们胆量?”

  “也是试他们的嘴。”苏桐目光沉静,“谁敢接宫里的活,谁就会被盯上。我要找的,是不怕麻烦、又能守口如瓶的人。”

  春桃退出后,苏桐独自坐着。窗外天色渐暗,烛火点亮。她把清单折好,藏进书册夹层。然后打开《学堂日志》,翻到空白页,开始写新的章程条目:

  一、学生住宿暂定十人一间,男女分院;

  二、夜间设轮值教师一名,负责巡查;

  三、入宿者须家长具保,每月可归家一次;

  四、病患隔离,饮食单做;

  五、严禁携带火种入舍。

  写到这里,她停下笔。脑子里浮现出赵禾的脸,还有七公主带来的那封泥指印的信。她闭了闭眼,又继续写下去。

  六、优先接收路远学子,尤其是乡野贫寒之家;

  七、残疾或体弱者另设调养房,配专人照料;

  八、设立助学粮米,由学堂统一供给早午两餐。

  她一条条写完,吹干墨迹,合上册子。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春桃回来了。

  “问过了三家铺子。”她压低声音,“两家推说货源紧张,不敢接单。第三家姓陈的老板多问了一句——‘可是宫里那位苏大人要用?’”

  苏桐抬眼:“你怎么答的?”

  “我说不清楚,只说是替人打听。”

  “他有没有提价?”

  “没有。反而说,若是急用,可以先赊一部分材料,等款到了再结。”

  苏桐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这家人,记下来。”

  “奴婢已经记了。他还说,若有木匠需求,可以引荐几位老手,都是本地人,做工细,不爱说话。”

  “不爱说话最好。”苏桐淡淡道,“会做事的人,从来不多问。”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巡夜的宫人举着灯笼走过,光影晃过她的脸。她望着远处讲堂的方向,那里还亮着灯,有几个晚归的学生正在温书。

  她忽然想起皇帝那天说的话:“你总想着让更多人进来,有没有想过,进来之后怎么办?”

  她当时回答了。现在,她正在一步步把答案写出来。

  可现实比理想沉重得多。钱不到账,人调不动,连一块砖都要偷偷摸摸地买。她不怕难,只怕慢。怕那些等着入学的孩子,在门槛外站得太久,最后转身离开。

  她回到案前,重新展开图纸。这次她不再画房间大小,而是用炭笔在角落写下一行小字:

  **以修缮之名,行扩建之实。分批入料,低调用人,宁缓勿乱。**

  然后她提起朱笔,在“算学室”上方圈了个位置,标注:“首建此处,半月内完工。”

  这是第一步。只要迈出,就不怕走不完。

  春桃端来热茶,她没喝。只是把图纸仔细收进柜中,锁好。然后从抽屉取出一本旧账册,翻开第一页。

  这是她私下记录的可用人脉名单。从前在京海读书时认识的匠户后代,曾在各地赈灾时合作过的工头,还有一些民间讲学者推荐的技艺人。

  她一支支看过去,圈出几个名字,在旁边写下联系方式和特长。

  做完这些,已是深夜。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正准备熄灯,忽听外面一阵轻微响动。

  是春桃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条。

  “陈老板回话了。”她递上前,“他说,明日清晨可在西市口茶摊见面,带样图去看料。”

  苏桐接过纸条,看了一眼,放在烛火上烧了。

  她站起来,走到门边,伸手拉开门闩。夜风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

  她望着漆黑的庭院,低声说:

  “路是我开的……那就自己铺完。”
  http://www.yqzw5.cc/yq47574/1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