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第154章 苏桐研究草药,欲改善宫廷医疗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54章 苏桐研究草药,欲改善宫廷医疗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苏桐行至宫道转角,忽听身后传来唤声。

  “苏大人留步!”

  她驻足回望,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跑来,双手捧着一卷薄册,额上沁出细汗:“陛下吩咐……将这册子交给您。”

  苏桐接过,是近三个月宫女风寒发热的登记簿,纸页已有些磨损,边角微卷,显是刚从太医署调出。她点头致意,小太监躬身退下。

  她未再前行,只在廊下稍立片刻,目光落在册子封面上。昨夜皇帝那句“朕信你,不会让这份信任落空”仍在耳畔,却不似余音绕梁,倒如钟声入心,沉稳而清晰。她不再犹豫,转身朝西阁而去。

  踏入书房,她即命人取笔墨、铺纸笺,又遣另一名小太监:“去采药园,取三份艾叶、金银花、薄荷,要带根带茎,不可晒干。”

  “是。”

  她翻开医书残卷,是前朝《本草拾遗》的手抄本,字迹潦草,多有缺漏。她对照记忆中的药理知识,逐条核对。金银花清热解毒,薄荷疏风散热,艾叶温经止痛——这些皆为宫中常见之物,平日仅作熏香驱虫之用,无人深究其效。

  她提笔写下:

  “一、金银花三钱,薄荷一钱,甘草半钱,煎水代茶,可缓风热咳嗽。”

  “二、艾叶捣碎成绒,以布包裹,敷于腹脐,可解女子经期腹痛。”

  写罢,她合上医书,又取出宫女病历逐一比对。三月内共四十六人次因咳嗽请医,其中三十二人属轻症,却多拖延数日方愈。若能早施调理,未必需动用汤药针石。

  当夜,两名贴身宫女相继轻咳,嗓音微哑。苏桐召她们入暖阁,亲自调配药茶。炉上小壶咕嘟作响,金银花与薄荷在沸水中舒展,清香渐起。她倒出两盏,先自饮一口,再递予二人。

  “这不是药,只是茶。”她说,“喝完记得避风,夜里盖好被褥。”

  宫女低头接过,指尖微颤。一人低声问:“若……若太医责问,该如何说?”

  “便说是我赐的养生茶。”苏桐语气平静,“出了事,我担着。”

  二人默然,终是捧杯饮尽。

  次日清晨,其中一人前来谢恩,面色红润,咳声已止。另一人亦觉咽喉清爽,夜间安眠无咳。苏桐未受礼,只叮嘱她们继续观察身体变化,并记下每日感受。

  第三日,消息悄然传开。几名低阶宫女趁着洒扫路过,偷偷驻足西阁外,欲言又止。一名年岁稍长的宫女终于上前,声音压得极低:“奴婢……每月来潮时腹痛难忍,几乎无法起身,可有法子?”

  苏桐不答,转身取出早已备好的艾草包,递给她:“睡前以热水浸脚,再将此物置于腹上,用衣襟裹紧。若三日内无改善,再来寻我。”

  那宫女双手接过,眼眶微红,低头退去。

  五日后,她再度现身,脚步轻快许多:“真的……真的不那么疼了。”

  苏桐点头:“你不是第一个受益者。”

  自此,每至午后,常有宫女借故前来,或送换洗衣物,或请教熏香配比,实则只为求一包草药、一碗茶饮。苏桐不设门槛,也不收谢礼,只在暖阁一角设下小桌,摆上几味易得草药,附一张手写说明:“此非医方,仅为日常调理,体虚久病者勿用。”

  她另备一册口述记录,命贴身侍女逐日登记使用者反馈。有人称头痛减轻,有人觉夜寐安稳,更有老宫女握着她的手道:“几十年风湿麻木,如今敷了您给的姜艾包,竟觉得手脚有了知觉。”

  苏桐只道:“是你们自己护好了身子。”

  她始终未称“诊病”,亦不言“开方”。所有草药皆取自宫中旧例可用之物,剂量轻微,用途限于缓解轻症与日常养护。她清楚,太医署掌医药大权,非她可轻易触碰。此刻所行,不过是在缝隙中点一盏灯,照见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夜深,烛火微晃。苏桐独坐案前,翻阅今日新增的记录。十余人试用,八人见效,二人无感,一人略觉头晕,停用后即缓。她提笔在末尾写道:“第一阶段试用成功,药性温和,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酌情扩大试用范围,仍须谨慎。”

  她吹熄烛芯,正欲起身,忽听窗外细语。

  “真是苏大人给的?”

  “千真万确,我亲眼见她亲手包的艾绒。”

  “那……我也去试试?可别惹祸上身……”

  苏桐静立窗侧,未出声。片刻后,脚步声远去。

  她转身,从柜中取出新制的安神香包,共十二枚,皆以素布包裹,系着青线。她交予侍女:“送去各宫年老宫人手中,就说冬寒将至,暖腹驱湿,不必道谢。”

  侍女应声退下。

  翌日午时,一名小宫女捧着空茶碗前来,眼中含泪:“我阿姊昨日咳血不止,您给的金银花茶,她喝了两盏,今早竟能坐起说话了。”

  苏桐看着那破旧瓷碗,碗底残留淡黄茶渍,边缘有一道细裂。

  她轻轻接过,放在桌上。

  “让她继续喝,一日两次,若三日后仍未全愈,再告诉我。”

  小宫女连连点头,跪地欲拜,被她伸手拦住。

  “不必如此。”她说,“你阿姊活该好好活着,不是因为我给了什么,是因为她值得。”

  那日傍晚,采药园的小太监再次前来,手中托盘多了几味草药:紫苏、陈皮、桔梗。

  “园子里的老嬷嬷说,这几样也常备,要不要一并取些?”

  苏桐点头:“取吧,晒干收好,备用。”

  她站在院中,望着天边残阳。风拂过檐角铜铃,叮然一声。

  一名宫女匆匆跑来,手里攥着一块布巾,里面裹着几片新鲜薄荷叶。

  “大人,这是我从东墙根采的,您看能用吗?”
  http://www.yqzw5.cc/yq47574/1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