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对了,他们是分开品鉴还是一起?

  当然是单独安排,要是坐一块,我那退休的老朋友往那儿一站,另外两位怕是要腿软。”

  哈哈,这位领导真有趣,纯粹是来图个乐子。”

  老小孩嘛,年纪越大越像顽童,他比院里的贾张氏还年长,全靠好心态才这么硬朗。”

  正说着,大领导的专车抵达,众人赶忙进入雅间等候。

  小林,什么时候开始?我这肚子都咕咕叫了。”

  马上就好,您稍等,我先去准备。”

  林真带着记者小吴来到后厨,双方已准备就绪。

  王御厨见到记者带着相机和笔记本要现场记录,心里顿时一紧。

  转念想到现在时代不同,这才强作镇定。

  可越琢磨越觉得像是中了圈套。

  再看憋着笑的林真和胸有成竹的马华,王御厨的傲气顿时消了大半。

  当记者询问他挑战八萃楼的动机时,他支支吾吾道:林同志,可没说要有记者啊?这事非得公开不可吗?

  林真笑道:都到摘招牌的地步了,还说什么点到为止?记者在问你话呢!

  小吴直截了当问道:请问您曾是宫廷御厨吗?

  这个...我...

  您不必顾虑,现在时代不同了。”

  是,我是末代御厨总管,四九城的老厨子都认得我。”

  那您挑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对八萃楼招牌不满,还是另有原因?

  没别的原因,就是看不惯!能集八大菜系之长的只有御厨,他们不配!

  听说评委里有两位是您请的,如何保证公平?

  我王某人还不屑作弊!菜品由服务员呈送,评委根本不知道是谁做的。”

  若败北的话,您不仅要打工三个月还要登报道歉...

  住口!我绝不会输!

  王御厨粗暴地打断提问。

  小吴继续追问:对方只有马华应战,您已年过八旬,要亲自下厨吗?

  必要时我会出手。

  就算闭着眼也能做菜。

  请观战吧,我们要开始了。”

  记者退到一旁,仔细记录着比赛过程。

  双方约定用相同食材各做三道菜,首道选定的是豆芽。

  豆芽争锋

  关冬青与马华以寻常绿豆芽为材,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对决。

  关冬青虽欣赏马华先前烹制的蒋侍郎豆腐,但论及豆芽料理,他信心十足,率先出战。

  他将晾干的豆芽盛盘,倾入高度酒头。

  娄晓娥见状好奇道:用烈酒浸泡,莫非要做醉豆芽?林真解释道:这七十度的酒头并非取酒香,而是为引火保脆。”

  只见关冬青以葱姜蒜爆香猪油,撒盐提味,随即淋入海鲜高汤。

  火焰腾起时,他将滚烫汤汁浇向豆芽,盘中酒液瞬间燃起蓝焰。”玉针探海就此完成,鲜香四溢。

  娄晓娥恍然:原来酒头还能去腥。”林真颔首:以海鲜提鲜却不留腥气,确是年轻厨师的创新思维。”

  马华为不负师名,谨守传统技法。

  他将豆芽裹上蛋糊(特调虾油虾粉增鲜),过油定型后,配以三丝猛火爆炒。

  成菜根根挺立,色泽诱人——这正是林真前世所知的噶礼豆芽,经他改良后风味更胜。

  两盘佳肴送至雅间评审时,关冬青的豆芽尚跳动着蓝色火苗。

  为示公正,二人约定只在门外候评。

  大领导先尝玉针探海,脆嫩口感令他赞叹:豆芽断齿生香,海鲜清鲜不腥,菜名贴切!转而品尝马华的杰作时,竟闭目沉浸其中。

  胜负之数,此刻已悄然分明。

  “这盘豆芽入口醇厚绵密,转瞬又迸发出爽脆,巧妙化解了火腿与鸡丝的油腻感,层次分明,火候掌控精准,翻炒间豆芽根根挺立不断,比起玉针探海的取巧手法更显功底。

  玉针探海以酒灼代翻炒,失了镬气精髓,故我判定噶礼豆芽更胜一筹,只是这菜名取得蹊跷。”

  大领导搁下筷子示意,两名服务生立即将菜品传至下席评委。

  门廊处小吴运笔如飞,马华嘴角噙着笃定的笑意。

  关冬青拧眉低哼:“才过一关,马华同志别高兴太早。”

  次席坐着那位人称“王爷”

  的老金头——实为前清遗少,祖上顶着铁帽子王的爵位。

  民国后改姓金,靠着旧日关系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解放前摆足王爷派头作威作福。

  新时代迫使他收敛数年,近年政策松动,这老朽竟又做起了锦衣玉食的春秋大梦。

  听闻王御厨邀他当评委砸场子,老金头拄着拐杖就赶来了。

  原以为首席评委非己莫属,却被安排在次席尝菜,正憋着闷气。

  见侍者端盘上前,当即冷哼:“前头哪位爷排场这么大?”

  侍者垂首:“抱歉同志,按规定不能透露。”

  老金头早见识过关冬青的玉针探海,此刻昧心夸道:“玉针探海清鲜跳脱,自成一格!那噶礼豆芽滋味虽佳,却失之繁复,反损本真——这局玉针探海胜!”

  关冬青闻言眉头舒展,马华却浑不在意:“李副厂长才是决胜关键,关同志且稳着笑。”

  李副厂长与关氏父子交浅,王御厨等人又轻敌未通消息。

  此刻他盯着两盘菜踌躇半晌,索性按味觉评判。

  噶礼豆芽甫一入口,李副厂长便眯眼赞叹:“脆嫩鲜香,余韵悠长,妙极!”

  待尝到玉针探海时骤然变色,呸地吐出:“半生不熟也敢端上来?改叫生拌豆芽算了!”

  马华终是绷住笑意,关冬青已面如土色。

  记者小吴没能拦住,门被猛地推开。

  那人夺过李副厂长手中的筷子,径直夹起盘子最底层、最中间的豆芽塞进嘴里。

  下一秒,他的表情瞬间僵住。

  唉……失算了……他懊恼地咂嘴,怎么就没发现这盘子这么深?

  深底盘的弊端在此刻暴露无遗——火焰只能烧到表层的豆芽,最深处的那部分根本够不着。

  等火熄灭时,中间的豆芽还是生的。

  大领导第一个品尝,吃的恰好是火候完美的部分,自然赞不绝口。

  轮到老金头时,他其实尝出了火候不足,但为了取胜,硬是睁眼说瞎话,咬定玉针探海更胜一筹。

  而不知情的李副厂长一尝, 当场败露。

  这正是林真预料的。

  他早料到老金头会昧着良心偏袒关冬青。

  但李副厂长不同——双方是老相识,做的菜一眼就能认出,可李副厂长压根分不清。

  要想作弊,除非提前串通。

  可御厨传人向来目中无人,根本不屑于和他这种野路子耍手段。

  他们只想堂堂正正地赢,好彰显御厨的威风,自然不可能提前和李副厂长通气。

  更何况每道菜都是现场决定,想临时传信也没机会。

  所以林真特意安排于莉,把李副厂长排在老金头后面。

  不管老金头怎么睁眼说瞎话,不知情的李副厂长只会凭味道评判。

  以马华的厨艺,李副厂长每次评判的结果都必然是马华胜出。

  这样一来,比赛结束时,不仅王御厨和关家父子颜面扫地,连李副厂长也得跟着丢人。

  正因如此,林真原本打算请张麻子当评委。

  一听对方要请李副厂长,他立马顺水推舟答应了。

  关冬青求胜心切,竟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

  首战告负,悔之晚矣。

  李副厂长先是一愣,随即皱眉埋怨:小关同志,你这豆芽怎么没炒熟啊?明明能跟噶礼豆芽一较高下的菜,硬是被这失误毁了!

  这甩锅的功夫堪称一绝,关冬青被说得抬不起头,懊悔得无言以对。

  马华笑着走过来:我师父说了,咱们酒楼既要招待贵客,也要照顾普通百姓,所以特意订制了深底盘——量大实惠!下回要是再比,可得看清餐具啊。”

  后厨早已得知关冬青落败的消息,只是没想到竟败得如此滑稽。

  娄晓娥笑问:当家的,你早看出中间的豆芽是生的了吧?

  林真点头:堆那么厚,中间怎么可能熟?做这道菜得让豆芽蓬松,才能均匀受热。

  最好用花打四门的手法在火上翻炒。

  他没那本事,才用酒 ——可酒不是纯酒精,烧完总会留水分。

  创意不错,可惜手艺太差。”

  娄晓娥抿嘴一笑:这就是你说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林真淡淡道:知道缺点就好,以后改进一下,还能加进八萃楼的菜单。”

  一旁的王御厨气得直撇嘴,恨不得给关冬青一耳光。

  转念一想毕竟不是亲儿子,只得作罢。

  关沧海却已怒不可遏:蠢货!这种错误也犯,脸都被你丢尽了!

  关冬青有些不甘心地嘟囔道:“您二位刚才不也没发现吗?

  哼!还敢顶嘴,老实待着反省去,接下来给我打下手!

  光沧海准备亲自上阵做第二道菜。

  虽然儿子因为疏忽犯了错,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斗志昂扬,想要给初出茅庐的马华一个教训。

  第二道菜的食材很普通,是豆腐。

  越是简单的食材,越能体现厨师的真实水平。

  家常菜人人都会做,所以必须做出独特的风味才能赢得评委的青睐。

  关沧海站在灶台前,扫视了一圈后厨的人。

  有老板林真夫妇和几位管理人员,还有十几位厨师,都是马华从轧钢厂带来的。

  在关沧海看来,这些人都是不入流的野路子。

  见识到他的宫廷菜,都得甘拜下风。

  他轻蔑地笑了笑:我要做的是宫廷御膳豆腐,现在新时代了你们才有幸看到,要是搁在大清朝,哼!你们这辈子都别想见识!

  林真忍不住笑道:赶紧开始吧,别废话了,我徒弟都已经动手了,上菜慢了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的,输了可别怪我们耽误你时间。”

  哼!用不着你提醒,东青,动手!

  关冬青取了一块上等五花肉开始剁馅,细切粗斩,加入秋油、白糖、料酒、十三香调味。

  关沧海则取了一大块嫩豆腐。

  切成蛋黄大小的圆片,厚度如同包子皮。

  将弹珠大小的肉馅夹在两片豆腐中间,一共做了十八个。
  http://www.yqzw5.cc/yq46894/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