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利剑扫阴霾
推荐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乾憨婿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水浒新梦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帝国总参二部启动的“清道夫”行动,如同在北海地区撒下了一张无形却无比精密的大网。来自帝国情报系统的精锐力量,配合北疆驻军及内务稽查司的便衣人员,以各种身份为掩护,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城镇、乡村、牧场乃至边境地带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目标明确:揪出那些潜伏的间谍,斩断境外势力伸向帝国北疆的黑手。化装成皮货商的老周,在获取了那个布里亚特头人关于“卢布和武器”的模糊信息后,并未急于求成。他依旧每日与那头人饮酒谈生意,却暗中通过其他渠道,摸清了与那头人接触的几个“神秘客商”的体貌特征和活动规律。最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当那几名“客商”再次潜入头人帐篷,试图煽动其组织人手袭击附近移民村落时,被早已埋伏好的帝国情报人员一网成擒。现场搜出了大量卢布、日制手枪以及用俄文和蒙文书写的、极具煽动性的传单。
在赤塔城内,监听站通过持续不断的信号追踪和交叉定位,终于锁定了那个飘忽不定的间谍电台的大致区域。内务稽查司的特工们对该区域进行了秘密而彻底的排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一家看似普通的皮毛商行后院。突击搜查时,电台操作员试图销毁密码本,被当场制服。从其住所搜出的情报来看,这个据点不仅负责搜集帝国驻军调动、行政部署信息,还专门负责编造、散播挑拨汉蒙、汉鄂(鄂温克)关系的谣言。
边境巡逻队也加强了对偏远地区的搜索。根据那个发现混合弹壳的废弃营地留下的蛛丝马迹(脚印、车辙、丢弃的烟头),他们顺藤摸瓜,在距离边境线不到三十公里的一处密林深处,发现了一个仍在使用的、规模更大的秘密营地。这里显然是一个武器中转和人员潜伏的据点。帝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行动,在夜色的掩护下发起突袭,经过短暂交火,击毙负隅顽抗者七人,俘获三人,缴获了一批日制、俄制武器弹药和爆破器材。
“清道夫”行动在短短一个月内,取得了累累战果。数个活跃的间谍小组被摧毁,多名潜伏较深的谍报人员落网,数条秘密运输线和通讯渠道被切断。帝国以铁腕手段,迅速清扫着北疆的“魑魅魍魉”,极大地遏制了境外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北疆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关系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
然而,在审讯俘虏和梳理缴获物品时,情报人员却感到一丝失望。这些落网者,大多是被金钱收买或意识形态蛊惑的底层执行人员,以及一些日、俄籍的低级军官和情报员。他们只知道听从上线的指令,对于更高层的指挥者,尤其是那个关键人物——石原莞尔的下落和具体计划,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提到一个代号为“北极星”的指挥中心,据说所有指令都来自那里,但无人知晓“北极星”的具体位置。
“石原这个老狐狸,藏得真深!”负责“清道夫”行动的总参二部北疆负责人,在向帝都发送的密电中不无遗憾地写道,“行动虽斩其爪牙,然未伤其根本。‘北极星’依旧隐藏在迷雾之后,石原莞尔本人更是踪迹全无。臣等判断,其核心指挥机构,极可能设在帝国境外,利用边境管理的漏洞,进行遥控指挥。”
这份密报被迅速呈送至溥仪的御案前。
看着电文,溥仪的目光变得深邃。他走到巨大的北疆及周边地区地图前,手指缓缓划过漫长的边境线。帝国的清扫行动如同利剑,清除了内部的阴霾,却未能触及那躲在境外的祸首。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石原莞尔不死,北疆难有真正的安宁。他能躲在境外一次,就能躲第二次。”
他沉吟片刻,转身对侍立一旁的蒋百里下达了新的指令:
“传朕密旨。‘清道夫’行动转入第二阶段。”
“一、于总参二部下,秘密组建一支‘越境追击’特别行动队。队员需精于侦察、潜伏、格杀,熟悉境外地理、语言。装备最精良的武器和通讯设备。”
“二、动用一切情报资源,不惜代价,查清‘北极星’指挥中心之确切位置,以及石原莞尔的藏身之处。重点侦查边境对面,原沙俄远东领土上,那些目前处于权力真空或由白俄残部、日本浪人控制的区域。”
“三、一旦锁定目标,授权特别行动队,可越境执行定点清除任务!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道密旨,意味着帝国的反击将不再局限于国境线之内。一场更加危险、更加隐秘的跨国猎杀,即将展开。帝国的利剑,已然指向了隐藏在境外阴影中的敌人首脑。然而,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寻找一个刻意隐藏的狡猾对手,其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这场跨越边境的暗战,注定充满了未知与杀机。
http://www.yqzw5.cc/yq46878/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