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金流铸舰骨
推荐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乾憨婿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水浒新梦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帝国海军的“深蓝计划”如同一头巨大的吞金兽,其庞大的造舰预算和配套投入,对帝国的财政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紫禁城文渊阁内,气氛因一场关于经费的激烈讨论而显得格外凝重。户部尚书手持厚厚的账册,眉头紧锁:“陛下,诸位大人,去岁岁入虽因工商发展、北海新辟税源而有所增长,然北疆重建、移民实边、陆军换装、教育普及等项,开支浩繁。今‘深蓝计划’甫一启动,首批舰船订单及港口建设款项,已近乎掏空国库盈余。若按此计划全速推进,至明年此时,国库恐有枯竭之虞。”
他提出的初步方案是发行专项建设债券,向民间募集资金。
内政总理孙文闻言,并未如往常般立即附议,而是沉稳地摇了摇头:“发行债券,虽是常法,然数额过于巨大,恐引市场动荡,且利息负担沉重,非长久之计。”他目光转向御座上的皇帝,语气坚定,“陛下,臣以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帝国积累之贵金属储备,尤其是山东玲珑山金矿近年产出之黄金,与其封存于库中,不若尽数启用,化为铸舰之资,强军之骨!”
此议一出,阁内微微骚动。动用黄金储备,乃是关系国本的大事。
“孙总理所言,老成谋国!”陆军部长蔡锷率先表示支持,“黄金埋在地下不过是顽石,投入海军方能化为劈波斩浪的利刃!帝国安危系于海疆,此刻不用,更待何时?”
海军部长萨镇冰更是激动:“陛下!若有充足黄金作为硬通货,不仅可于国际市场上采购我急需之特殊设备、稀有金属,更能稳定币值,支撑大规模军费开支而不致引发恶性通胀!此乃加速‘深蓝计划’之关键!”
溥仪皇帝静听臣工辩论,心中已有决断。他体内来自未来的灵魂深知,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
“准孙文、蔡锷、萨镇冰所奏!”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即日起,成立‘帝国特别黄金调配委员会’,由孙文牵头,户部、海军部、农工商部协同,统筹调度帝国所有黄金储备,优先保障‘深蓝计划’及关联重工业之需!要让每一块金币,都化为帝国海军的一块钢板、一门火炮!”
皇帝的旨意,如同给帝国庞大的造舰计划注入了最强劲的燃料。帝国的黄金,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流动起来。
山东玲珑山金矿,进入了史无前例的三班倒开采状态。最新引进的采矿设备和选矿技术被广泛应用,金矿石被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深处采出,经过粉碎、浮选、冶炼,最终铸成一块块沉甸甸、黄澄澄的金锭。这些象征着帝国财富与决心的金锭,在严密护卫下,被迅速运往上海、天津等金融中心。
一部分黄金被用于稳定帝国货币“龙元”的币值,确保大规模军费投入下国内经济的稳定。另一部分,则通过隐秘的金融渠道,流向国际市场。
在欧洲的伦敦、汉堡,在北美的纽约,帝国的商业代表异常活跃。他们手持黄金,大肆采购着帝国急需的物资:瑞典的高品质轴承钢、美国的大型机床、德国最精密的光学仪器、智利的硝石、荷属东印度的橡胶……这些用黄金换来的战略物资,被迅速装船,运回帝国各大港口,支撑着造船、军工、航空等核心产业的超速发展。
与此同时,帝国自身的重工业体系也在黄金的浇灌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级扩张。抚顺煤矿全力保障能源供应,本溪的特种钢铁厂炉火日夜不熄,冶炼出的高强度镍铬合金钢、装甲钢板,被直接送往各大船厂。鞍山钢铁基地更是开足马力,生产着建造舰体所需的普通钢材。
资金的瓶颈被黄金强行打破,资源的调配因黄金而更加高效。帝国的战争潜力,在这股“金色血液”的驱动下,被激发到了极致。
大连造船厂的船台上,“应龙”号航母的舰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延伸;上海江南造船所内,“螭吻”号的关键部件正在紧张组装;广州黄埔船厂,新下水的“疾风”级驱逐舰正在进行舾装;葫芦岛潜艇基地,更安静的“蛟龙-II”型潜艇正在陆续入役……
一幅以黄金为底色,以钢铁为骨架,以决心为灵魂的壮丽图景,正在帝国的万里海疆上全面铺开。帝国的舰魂,正伴随着黄金的流动和钢铁的碰撞,被一点点锻造得无比坚韧。
然而,如此大规模地动用黄金储备,是否会影响到帝国长远的金融安全?国际市场上帝国黄金的大规模采购,是否会引起列强的警觉和针对?依靠黄金强行推动的“深蓝计划”,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金色的洪流之下,潜藏着机遇,也伴随着风险。帝国这艘正在用黄金和钢铁重塑的巨舰,能否顺利驶向预定的深蓝目标?
http://www.yqzw5.cc/yq46878/5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