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五世同堂记 >第35章 返乡创业的念头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5章 返乡创业的念头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1982 年的盛夏,江城大学的毕业典礼刚结束,林建国就收到了三份来自城市的工作邀请 —— 一份是国营机械厂的工程师岗位,薪资优厚,还能解决城市户口;一份是科研院所的助理研究员职位,能接触最前沿的机械自动化项目;还有一份是外资企业的技术顾问工作,待遇更是远超同期毕业生。同学们都羡慕地说:“建国,你这随便选一个,以后都是大城市的人了,再也不用回小镇了!”

  林建国却把三份 offer 仔细叠好,放进帆布书包的夹层里,没有立刻答复。他站在大学宿舍的窗前,看着楼下穿梭的人群、远处林立的高楼,心里却想起了青石镇的老槐树、林记铁器维修铺里的车床,还有父亲在信里提到的 “镇上的农具总坏,没人会修” 的困境。大学四年,他无数次在梦里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却因为农具陈旧、维修不便,常常误了农时;看到父亲守着老旧的维修铺,想改进设备却苦于没有技术支持。这些画面,像一根绳子,紧紧牵着他的心。

  毕业离校前,系主任特意找林建国谈话,希望他能留在江城的国营机械厂:“建国,你的毕业论文《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很有价值,机械厂正在筹备农业机械研发项目,你来了就能挑大梁,这对你的职业发展是最好的选择。” 林建国感激地看着主任:“老师,谢谢您的认可,我很想参与这个项目,但我还想回去看看我的家乡,再做决定。”

  带着复杂的心情,林建国坐上了回青石镇的火车。一路上,他反复翻看那三份 offer,又想起了大学时去汽车制造厂参观的场景 —— 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而家乡的农田里,乡亲们还在用最原始的人力农具;城市里的工厂早已实现机械维修标准化,而青石镇的维修铺,还在靠手工打磨零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机械自动化知识,不仅仅能在大城市的工厂里发挥作用,更能为家乡的发展带来改变。

  火车到站时,已是傍晚。林建国刚走出车站,就看到父亲林卫国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在等他,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布包,里面是母亲特意给他煮的鸡蛋。“建国,可算回来了!你娘在家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就等你了!” 林卫国接过儿子的书包,脸上满是笑容,眼角的皱纹却比四年前提拉了不少。

  回家的路上,林建国坐在自行车后座,看着熟悉的田野、破旧的石桥,还有路边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回家的乡亲,心里五味杂陈。“爹,镇上的农具还是老样子吗?” 他忍不住问道。林卫国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有的用了十几年都没换,坏了只能凑合用,县城的维修师傅半年都来不了一次,耽误了不少农活儿。前几天你李婶家的抽水机坏了,只能靠人挑水浇地,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林建国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自己毕业论文里提到的 “农业机械自动化改造方案”,如果能把这些技术带回家乡,改进农具、升级维修设备,乡亲们的劳作就能轻松很多。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在他心里迅速生长。

  回到家,院子里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林记铁器维修铺的门虚掩着,里面的车床还在 “嗡嗡” 作响,是弟弟林建军在帮父亲加工零件。看到林建国回来,秀莲抱着已经四岁的女儿跑过来,女儿怯生生地拉着他的衣角,喊了一声 “爹”,让他瞬间红了眼眶。

  晚饭时,林建国把城市的工作机会告诉了家人。林卫国放下筷子,沉默了片刻说:“建国,你能有这些机会,爹为你高兴。你是林家第一个大学生,能在大城市立足,是咱们全家的骄傲,你不用惦记家里,选一个你
  http://www.yqzw5.cc/yq46803/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