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家族口述史的记录
推荐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乾憨婿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水浒新梦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秋意渐浓,林家大宅的书房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泛黄的族谱上。家族文化节的余热尚未散去,我看着族谱中简略的文字记载,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爸,爷爷,咱们家族的历史光靠文字记录太单薄了,高祖、曾祖他们经历了这么多风雨,肯定有很多没写进族谱的故事。我想牵头组织记录家族口述史,用录音、录像的方式把长辈们的经历和故事保存下来,这样才能让后代更鲜活地了解家族历史。”我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祖父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神中满是赞同:“好啊!你高祖今年都快百岁了,很多往事再不记录下来,以后就没人知道了。这些故事可是咱们家族的活历史,比族谱上的文字更珍贵。”父亲也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我来帮你准备设备,咱们尽快开始。”曾祖坐在一旁,捋着胡须笑着说:“我这脑子里啊,装着一辈子的故事,就等着你们来问呢。”
说干就干,我们很快成立了口述史记录小组,我担任组长,负责制定采访提纲和统筹安排;父亲负责准备录音笔、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苏晚负责整理采访资料和照顾长辈们的身体;林思远则成了“小助理”,帮忙递水、搬椅子,还拿着小本子记录长辈们说的有趣故事。
采访的第一位长辈是高祖。高祖今年98岁,虽然行动不便,听力也有些减退,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我们把采访地点设在了高祖的房间里,阳光温暖地照在他身上,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我把提前准备好的采访提纲放在桌上,凑近高祖的耳朵,大声说:“高祖,今天我们想听听您年轻时打铁创业的故事,您还记得刚开始打铁时的情景吗?”
高祖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候我才二十岁,家里穷,没饭吃,就跟着一个老铁匠学手艺。老铁匠脾气不好,但手艺好,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火、拉风箱,晚上还要帮师傅捶背揉腿,学了三年才敢自己动手打铁。”高祖的声音沙哑但有力,“刚开始开店的时候,只有一个小铁匠铺,设备简陋,生意也不好。有一次,村里的张大爷来打一把锄头,我打坏了三把铁坯才做好,心里特别过意不去,非要把钱退给他。张大爷说‘年轻人,谁没犯错的时候,这锄头打得结实,我
http://www.yqzw5.cc/yq46803/1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