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员工培训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两人按照指示下楼左拐,巨大的厂房映入眼帘。还未走近,一阵混杂着切割声、敲打声、机器轰鸣声的工业交响乐便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油漆和焊接特有的味道。

  先到仓储领了工装,库管员是个年轻的小姐姐,惹得张维威一阵眼热。

  组装车间的门敞开着,内部空间开阔得惊人,穹顶高耸,几艘大小不一的游艇骨架如同巨兽的骨骸般矗立其中,工人们在其间忙碌,像辛勤的蚂蚁。与人事部的安静整洁相比,这里充满了粗粝而蓬勃的生命力。

  他们找到车间角落用玻璃隔出来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进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推门进去,一个穿着蓝色工装、身材壮实、面色红润的中年男人正拿着对讲机说着什么。他挂断对讲机,目光锐利地看向两人:“新来的?车怀瑾,张维威?”

  “是,张主任您好!”两人赶紧应道。

  张主任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没什么废话:“嗯,郑总跟我打过招呼了。我们这儿不搞虚的,既然来了车间,就好好学,手上见真章。理论知识再厉害,不会动手也是白搭。”他随手从桌上拿起两个安全帽和两副崭新的劳保手套递给他们,“规矩第一条,进车间,安全帽、劳保鞋必须穿戴整齐,这是保命的玩意儿,别不当回事。”

  两人连忙接过,套上尺寸略显宽大的工装,戴上安全帽,瞬间就有了点工人的样子。

  “走吧,先带你们熟悉一下环境,认认师傅。”张主任雷厉风行,领着他们走进喧嚣的车间。

  巨大的船体旁,一个穿着沾满油污工装、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师傅正拿着图纸跟几个年轻工人讲解着什么。张主任走过去,拍了拍老师傅的肩膀,提高音量压过噪声:“周班长!给你带了两个徒弟,山轻工毕业的高才生,你多费心!”

  周班长转过身,他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专注而沉静。他看了看车怀瑾和张维威,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声音沉稳:“嗯,知道了。先把安全注意事项跟他们讲清楚。”

  “得,人交给你了。”张主任又嘱咐了车怀瑾他们两句,便匆匆离开去处理别的事务。

  周班长没多废话,指着旁边一堆材料和工具,开始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普通话,一条条讲解车间的安全红线、工具的使用规范、各个区域的职能。车怀瑾听得极其认真,恨不得拿个小本子记下来。张维威起初也有些新奇,但目光很快就被不远处几个正在协作打磨船体的年轻女工吸引了过去,她们即使穿着宽大的工装,也难掩青春的气息。

  周班长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心不在焉,讲解的声音顿了一下,目光淡淡地扫过张维威。那眼神并不严厉,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让张维威心里一凛,赶紧收敛心神,做认真聆听状。

  “都听明白了?”周班长最后问道。

  “明白了,周班长!”车怀瑾大声回答。

  “好,”周班长从旁边拿起两把看起来最基础的内六角扳手,递给他们,“今天上午,就先跟着小刘他们,熟悉一下标准件的安装和扭矩要求。看着简单,里面的门道也不少。动手吧。”

  车怀瑾接过扳手,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是工具,似乎也是他职业生涯真正的起点。他深吸了一口带着金属和油漆味的空气,看向那庞大的、未完成的游艇骨架,一种混合着敬畏与挑战的情绪油然而生。

  而张维威在摆弄了一下扳手后,目光又不自觉地飘向了那几个女工的方向,心里盘算着,这枯燥的车间生活,看来得自己找点乐子了。这片新的“狩猎场”,似乎比他想象得更具挑战性,无论是技术,还是……人。

  车间的工作充实也辛苦,两人都是第一次从事这么大强度的工作,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

  好在入职的时候就已经12号了,熬了两天就到新员工培训的日子。

  “可算是能喘口气了,这活简直不是人干的。”张维威趴在宿舍床上,大声地抱怨着。

  “得了吧,组装车间还好一些,我听说焊接车间更辛苦。”车怀瑾泡着脚靠在床头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着。

  新员工培训是脱产制的,公司培训室很大,零零散散坐了小二十人,其中大部分都来自附近村子,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但主要还是以四五十的老汉子居多,大部分都是本地土著。

  一群人坐在屋里叽叽喳喳,也没人管,得知车怀瑾和张维威是大学生,众人一阵唏嘘,一位老汉子凑过来,一脸关切地问道:“大学生怎么也来这种地方上班?”

  车怀瑾一眼看穿老汉子的虚情假意,在他的满面笑容下,隐藏着嘲讽和一丝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车怀瑾理解这种饶有趣味的笑容是怎么来的。

  十几年前,这里还没建成开发区,镇驻地穷且荒凉,连家像样的工业企业都没有。后来政府招商引资,建设开发区,引进了一众企业,村里靠着服务工人,渐渐富了起来。

  再到后来,越来越多工厂来这边投资,占用了村里的土地,每年都给村子分钱,有多有少,每口人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车怀瑾家是镇驻地,开发区投资建设时占地最多,每年也有几万块的分红钱。另外,工厂也给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几年时间,这里便从头到脚地大变样。

  时来运转,大起大落,部分人心态也有了微妙变化,无知、排外、自我感觉良好,是很多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性,特别是当地还有一句特别排外的口头禅:“都是些西部莱子”,属实让人反感。大学生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笑话,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还是什么都没有,一切重新开始,所以这个学不上也罢,看看他们,一家六七口人,随便上个班,加上村里分钱,一年下来轻轻松松几万块,生活无比滋润。

  “没有合适的工作,先干干看看。”车怀瑾笑了笑说道。

  “现在大学生太多了,都不值钱了,以前大学生都包分配,小伙子,你有对象没?”老汉子没话找话。

  “还没!”

  “我给你介绍一个吧,我们村的,俩女儿,都是房车厂的正式工!真要成了,双职工不愁日子不好过。”老汉子热情地说道,人暴富之后有个毛病,尤其是家里没男丁的,喜欢招募上门女婿,特别是车怀瑾这样的穷13大学生,真要入赘成功,颐指气使特别有成就感。

  “不用不用,我暂时还不考虑。”车怀瑾婉言谢绝。

  “这么好的人家可不好找,小伙子你有些心高气傲啊。”老汉子只是随口一提,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跟车怀瑾炫耀他们本地土著的优渥生活,即便如此,还不忘埋汰车怀瑾一把。

  车怀瑾笑了笑,没有说话,总不能用方言来一句:“我家是崖西村的,待遇比你们村好得多吧。”

  老汉子丝毫没有怀疑为什么其他外地来的小伙子都听不懂他的方言,而这个小伙子却对答如流,他怜悯地看了车怀瑾一眼,转身找别人聊天去了。

  一会儿之后,办公室来了一个小伙子,简单讲了讲公司的一些基本制度和常识,然后一人发了一本培训资料,接着就消失不见,第一天就这样在嘻嘻哈哈中度过。

  接下来的1天大同小异,这群人就像被散养的羊一样,每天有人过来看看,简单讲几句就放任自流。
  http://www.yqzw5.cc/yq4677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