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城头定策暗箭藏锋
推荐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乾憨婿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水浒新梦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宁远城衙议事堂内,烛火通明。巨大的沙盘矗立中央,锦州卫至沈阳一线的山川河流、关隘要道皆以青泥塑形,插着红黄小旗的据点在灯光下明暗交错,宛如战场缩影。李诚俯身拨开几枚代表联军的黄旗,指尖停在宁远城东的首山:“首山为城东屏障,山势陡峭,易守难攻。皇太极若要攻城,必先抢占此山架设火炮,届时城防将直接暴露在炮火之下。”他抬眼看向吴三桂,“吴将军,需即刻派遣三千精锐驻守首山,加固防御工事,迟则生变。”
吴三桂眉头微蹙,指尖摩挲着腰间佩玉:“李将军有所不知,首山虽险,但水源匮乏。三千将士驻守,每日需从城中运水,若联军截断粮道,守军恐难支撑。”他抬手点向沙盘西南角,“不如将兵力集中于城外护城河沿岸,依托水势构建防御,既便于补给,又能与城头火力形成呼应。”
“不可!”李诚断然摇头,声音陡然提高,“联军中有林丹汗麾下的蒙古骑兵,机动性极强。若放弃首山,他们便可直抵城下,肆意袭扰护城河防线。届时敌军步兵架梯攻城,骑兵在外围牵制,我军腹背受敌,处境将比锦州卫围城时更为凶险!”
议事堂内气氛骤然紧张,两侧将领皆面露难色。吴三桂麾下副将王朴上前一步,抱拳道:“李将军远道而来,或许不知宁远城防虚实。我城城墙高逾三丈,厚达两丈,城上配备红衣大炮二十八门,射程可达三里。只要坚守城池,联军纵有七万之众,也未必能轻易攻破。”
“王将军此言差矣!”李诚目光扫过众将,语气凝重,“锦州卫城墙同样坚固,却险些城破。皇太极善用计谋,此次败走锦州,必然吸取教训。他若一面佯攻城池,一面派奇兵绕道城西,截断我军粮草补给,宁远城便会不攻自破。”
秦良玉派来的参军周文站在一旁,见状上前缓颊:“两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依在下之见,可分兵两处:以两千将士驻守首山,只做牵制,不求死守,每日轮换补给;主力部队则固守城池与护城河防线,同时派遣斥候密切监视联军动向,如此便可兼顾利弊。”
李诚沉吟片刻,点头认可:“此计可行。吴将军,烦请你调派两千将士驻守首山,务必在三日内加固防御。我率本部三万精锐,负责城西至城南防线,重点防范联军迂回包抄。”
吴三桂见李诚做出让步,神色缓和下来:“既然李将军执意,便依你所言。不过首山守军的补给,需由你部协助运送,以免我军分身乏术。”
“自然。”李诚颔首,“另外,需即刻打开粮仓,将粮草分置东西两仓,派重兵看守。城防器械需连夜清点修补,红衣大炮要校准射程,随时待命。”
议事既定,众将纷纷领命离去。吴三桂留住李诚,引他前往城楼上查看防务。夜色渐深,凉风吹拂着城头的旌旗,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勾勒出暗沉的轮廓。
“李将军,实不相瞒,”吴三桂望着城外漆黑的旷野,声音低沉,“此次联军来势汹汹,朝中却迟迟未派援军。若宁远城失守,我等便是千古罪人。”
李诚拍了拍他的肩膀:“吴将军放心,只要你我同心协力,坚守待援,定能击退敌军。况且秦将军已在锦州卫整兵,不日便会率军赶来支援。”
话音刚落,城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疾驰而至,翻身下马禀报:“启禀两位将军,联军主力已抵达首山脚下,约有五万之众,正在安营扎寨!”
两人心头一沉,没想到皇太极行军如此迅速。吴三桂面色凝重:“看来明日一早,敌军便会发起进攻。”
李诚目光锐利如鹰,望向首山方向:“传令下去,首山守军密切监视敌军动向,不可贸然出击。城头将士全员戒备,今夜轮流值守,谨防敌军夜袭。”
次日天刚破晓,首山方向便传来震天的呐喊声。皇太极亲率三万步兵,向首山发起猛攻。守军依托简陋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滚石擂木如雨般砸下,联军士兵纷纷倒地,尸横遍野。
林丹汗骑着一匹白马,立于阵前督战。他见首山久攻不下,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对身旁的皇太极道:“大汗,明军防守顽强,不如暂且撤兵,另寻他法。”
皇太极冷笑一声:“林丹汗此言差矣。首山是宁远城的门户,今日必破!传令下去,调遣火炮部队,轰击明军防御工事!”
十余门火炮随即架设完毕,轰鸣声震耳欲聋。炮弹落在首山之上,土石飞溅,防御工事瞬间崩塌。守军伤亡惨重,渐渐难以支撑。
城楼上,吴三桂看着首山方向的炮火,面色苍白:“李将军,首山守军恐难支撑,是否派兵增援?”
李诚摇头:“不可。此时增援,必然会落入敌军圈套。联军主力尽在首山,城西定然空虚。传令下去,让张彪率领五千骑兵,从城西绕道,袭扰联军后方粮营!”
张彪领命而去,率领五千骑兵悄然出城,沿着城西的小路疾驰。联军粮营果然防备松懈,士兵们正忙着搬运粮草,毫无防备。张彪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冲入粮营,砍杀起来。
粮营陷入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皇太极在首山之上看到后方火光冲天,顿时大惊失色:“不好!明军袭扰我军粮营!”他连忙下令撤军,回援粮营。
首山守军趁机发起反击,联军士兵腹背受敌,溃不成军。张彪见联军回援,不敢恋战,率领骑兵迅速撤回城中。
此役,联军损失粮草无数,士兵伤亡三千余人。皇太极回到大营,怒不可遏,将负责守卫粮营的将领斩首示众。
林丹汗走进大帐,神色复杂:“皇太极,明军中有高人坐镇,此番袭扰粮营,定然是李诚的计策。”
皇太极面色阴沉:“李诚……本汗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林丹汗,明日你率蒙古骑兵佯攻城南,吸引明军主力。我则亲自率领两万精锐,从城东的密道潜入城中,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宁远城!”
林丹汗眼中一亮:“此计甚妙!只是城东密道,明军是否知晓?”
“放心。”皇太极冷笑,“此密道是当年修建宁远城时留下的,知晓之人早已被我灭口。明日午时,我军在城中放火为号,你便率军猛攻城门!”
次日清晨,林丹汗率领两万蒙古骑兵,向城南发起猛攻。骑兵们挥舞着弯刀,策马冲锋,城头上的红衣大炮随即开火,轰鸣声不断。蒙古骑兵伤亡惨重,但依旧悍不畏死,一次次冲向城门。
吴三桂亲自坐镇城南城楼,指挥将士们防守。他见蒙古骑兵攻势猛烈,连忙派人向李诚求援:“李将军,城南防线压力巨大,请求支援!”
李诚正在城西巡查防务,接到消息后,眉头紧锁。他总觉得联军的攻势有些反常,城南并非宁远城的薄弱环节,林丹汗为何偏偏猛攻此处?
“周文,你即刻前往城南,协助吴将军防守。”李诚吩咐道,“我率本部人马,前往城东巡查。”
周文领命而去。李诚率领五千将士,迅速赶往城东。城东城墙较为低矮,防御相对薄弱。他刚抵达城头,便看到城下有少量联军士兵在徘徊,神色诡异。
“将军,这些士兵形迹可疑,恐有蹊跷。”副将提醒道。
李诚点头,目光扫过城墙下的草丛。突然,他发现一处草丛有异动,连忙下令:“来人,去查看那处草丛!”
几名士兵上前拨开草丛,赫然发现一个隐蔽的洞口。洞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不好!是密道!”李诚心中一凛,“传令下去,派一千将士守住洞口,其余人随我进城,搜寻潜入城中的联军士兵!”
此时,城中已经燃起大火。皇太极率领两万精锐,通过密道潜入城中,正四处烧杀抢掠。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李诚率领将士们冲入城中,与联军士兵展开激战。城中街巷狭窄,双方展开肉搏战,喊杀声震天。皇太极见明军援军赶到,心中大惊,连忙下令撤退。
李诚哪里肯放,率军紧追不舍。联军士兵慌不择路,纷纷向密道方向逃窜。此时,吴三桂也率领城南守军赶来支援,与李诚合力围剿。
激战半日,潜入城中的联军士兵几乎被全部歼灭。皇太极率领少数亲信,狼狈地通过密道逃回大营。
宁远城暂时转危为安,但城中已是一片狼藉。李诚与吴三桂站在街头,看着烧毁的房屋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神色凝重。
“李将军,此次多亏了你识破敌军阴谋,否则宁远城早已沦陷。”吴三桂由衷地说道。
李诚轻叹一声:“皇太极诡计多端,此次失利,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尽快修复城防,安抚百姓,准备迎接更大的战斗。”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启禀两位将军,锦州卫传来消息,秦将军率领两万援军,已在途中遭遇联军伏击,陷入重围!”
李诚与吴三桂脸色骤变,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宁远城的危机尚未解除,锦州卫的援军又遭遇伏击,北疆战局,顿时陷入了更加凶险的境地。
http://www.yqzw5.cc/yq46762/2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