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报社编辑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压低声音喃喃道:

  “你们……竟然认识?”

  这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试探着向两人发问。

  闫奇含笑与馆长握手。

  对方手劲很足,闫奇不禁暗忖:如此年轻的馆长,竟能执掌这般有分量的报馆机构。

  馆长的笑容透着一股程式化的客气。

  虽不令人反感,却总让人觉得缺了些什么,不够真切。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没想到初次见面,竟是在这茶馆之中。”

  报馆馆长双手紧握闫奇的手,笑声爽朗,显得分外热络。

  “是是是!”

  转眼间,馆长神色一正,语气严肃地吩咐:

  “快去备壶热水来。”

  “闫先生是品茶的行家,万万不可怠慢。”

  这话自然是说给报社编辑听的。

  一人千面,或许正是他们周旋于重要场合的必备本领。

  报社编辑连忙应声退出馆长室,轻轻带上了门。

  馆长转回身时,脸上又挂起了那副标准的笑容。

  “闫先生,请这边坐。”

  馆长室颇为宽敞。

  靠墙摆着一张办公桌,房间正中却安置着一张极为考究的茶桌。

  四周配着几张精工座椅,虽不及西式沙发柔软,但椅面上都细心地铺设了坐垫,增添舒适。

  除中央茶桌外,靠墙处还立着一排排书柜。

  若不细看,闫奇根本看不清柜中藏书——室内灯光只照亮了中央区域和办公桌,那些书柜全然隐没在暗影里。

  这办公室的布局当真别具一格:

  办公桌偏居一隅,讲究的茶桌反而占据中心位置,不知情的还以为进了茶室。

  馆长热情地引闫奇在茶桌前落座,随即走向书柜。

  只听一阵清脆碰撞声,他抱着各式茶具回到桌边。

  将琳琅满目的茶具在桌上铺开,报馆馆长带着那抹僵硬的微笑问道:

  “不知闫先生偏好何种茶叶?”

  “又中意哪套茶具呢?”

  闫奇立刻意识到,这位馆长并不是真正的茶道爱好者。

  一切不过是表象,对方实则与叶公好龙无异,对茶一窍不通。

  闫奇含笑起身,从众多茶具中选了一套瓷制茶具。

  “喝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必强求。”

  馆长也不知是否明白,只管点头称是。

  只看馆长这般反应,闫奇便已猜到,对方根本不懂茶。

  或许是为了迎合他人,或许只是附庸风雅、装点门面。

  无论如何,闫奇都感到兴致索然。

  他原以为能投其所好,畅谈茶道,不料对方完全是外行。

  这种落差,犹如一心报国却走错了门路。

  他定了定神,平静开口:

  “正如我在茶叶店中所观察,

  馆长您身体虚火偏旺,情绪急躁伤肝,内火涌动。

  绿茶性寒,恰适合您饮用。

  不如,我们就泡些绿茶吧。”

  馆长连连点头:

  “好,好!全听闫先生的。

  没想到闫先生不仅石雕技艺精湛,看人也如此准确!”

  闫奇微微一怔——他的石雕手艺,只有这家报馆的编辑见过。

  这位馆长仅与他匆匆一面,如何得知他石雕手艺不错?

  转念一想,既为报馆馆长,想打听什么消息都不难。

  说不定,自己的底细早已被对方查得一清二楚。

  于是闫奇含笑应道:

  “说是看相,实则是中医中的望诊之法。”

  馆长一听,眼睛睁得溜圆:

  “闫先生还懂中医?”

  闫奇微笑点头:

  “略知一二,略知一二。

  不过是乡间不成体系的土法子罢了。”

  馆长原本听到“略懂”

  二字,黑脸都激动得泛红;

  可再听是“乡间土法子”

  失望之色顿时浮现在脸上。

  闫奇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摇头。

  他几乎可以断定,这位年轻馆长能坐上这个位置,若非借助外力,他绝不相信。

  就凭这喜怒形于色的性子,加上那职业化的假笑,闫奇实在想不通他是如何攀升至此的。

  不过人各有命,谁也说不准。

  或许他命里带贵,就该大富大贵呢?

  这念头一闪而过,闫奇随即自责又陷入了唯心之想。

  他面色如常,继续温文含笑,说道:

  “馆长,看您气色发暗,这是气血凝滞、运行不顺的迹象。”

  “情绪急躁导致内火上升,加上气血瘀阻,压力一大,很容易病倒的。”

  原本还有些低落的报馆馆长,立刻又满脸通红。

  “哎呀,闫先生……不,闫大师,您说得真准。”

  “闫大师,我最近总感到心慌气短,头也疼得厉害,您帮我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

  闫奇微微一笑,不必多问,他已经判断出报馆馆长的病因。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恐怕还没有“三高”

  的说法。

  而眼前这位馆长的症状,正是三高的典型表现。

  年纪轻轻就出现三高,可见平时饮食过于丰盛,生活也不规律。

  当然,吃粗茶淡饭的穷苦人不代表不会得三高。

  但大多数三高患者,往往出现在生活优渥、饮食无度的富裕人群中,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密切相关。

  闫奇抬手示意:

  “馆长,麻烦张开口,我看看舌苔。”

  报馆馆长顺从地张开嘴,伸出颜色深红发紫的舌头。

  一看对方张口,闫奇不禁皱了皱眉。

  这位馆长的生活混乱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牙齿又黑又黄的地方很多,说明他平时抽烟喝酒毫无节制。

  再加上不注意口腔卫生,想不生病都难。

  再看到那明显不正常的舌头,闫奇忍不住摇头轻叹。

  报馆馆长大惊失色,连声问道:

  “闫大师,我的情况是不是很严重?”

  看病时最怕医生叹气。

  馆长此时的心情正是如此。

  原本只是心里怀疑,见闫奇叹气,彻底慌了神。

  闫奇见效果达到,不再吓唬这位沉不住气的馆长。

  “馆长,初步判断,你是肝火旺盛、脾胃虚弱、气血瘀滞,另外……”

  “那方面也因体虚有所影响,我说得对不对?”

  报馆馆长绕过茶桌,直接竖起大拇指:

  “对,太对了!”

  “大师,您看还有办法治吗?”

  此时,报馆馆长已把闫奇当作救命稻草。

  闫奇笑了笑:

  “给我拿纸笔来。”

  报馆馆长一听,急忙跑到办公桌前。

  看也不看就抽出一张办公用纸,又拿来自己批改文件用的钢笔。

  闫奇接过纸笔,唰唰写了起来。

  “这上面写的草药,对你的症状调理很有帮助。”

  “先去药房抓半个月的量,每天按指定分量熬煮,分三次服用。”

  “药物只能治标,要想根除,还得馆长你配合调理才行。”

  报馆馆长接过纸笔,连连应声:

  “好,好,我配合,我一定配合。”

  “不过……我该怎么调理呢?”

  闫奇直截了当地说:

  “生活要规律,欲望要节制。”

  “另外,多吃粗茶淡饭,少碰辛辣油腻。”

  馆长面露难色:

  “这……这我也知道,可实在是……做不到啊!”

  闫奇板起脸来:

  “别拿身体开玩笑,是命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这一吓,馆长顿时慌了神:

  “好好好,我改,我改!”

  “但闫大师,我这病和粗茶淡饭有什么关系?”

  闫奇皱眉解释道:

  “你整天大鱼大肉,油脂高热,血脉容易堵塞。

  人要想气血通畅,就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像你这样乱吃,血管堵了还是轻的,

  要是心血管全堵上——”

  馆长本就发黑的脸色顿时变得一片紫红:

  “哎呀呀,我改!我一定改!”

  闫奇心里暗笑:

  在医生面前逞能?看我不吓唬你!

  这下还嘚瑟不?

  闫奇一番连哄带吓,让报馆馆长心惊胆战。

  他又摇头晃脑地补充:

  “你这病啊,得全面调理。

  生活作息要改,药也得按时吃。

  另外,喝茶的习惯也得培养起来。”

  闫奇看不惯馆长这种为了附庸风雅而摆出的茶艺排场,

  明明不懂,也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就弄这么一大套,实在是浪费。

  本着负责的态度,他想把馆长引上“正途”

  既然茶具茶桌都奇全,就别浪费,

  学会真正品茶,才是对这些器物最大的尊重。

  一提到喝茶,馆长暗淡的脸色又亮了起来,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茶艺来。

  闫奇听完,只是默默摇头。

  馆长为了显摆自己的本事,主动上手清洗茶具。

  他办公室里的茶桌确实高级,

  茶池造型别致,一端雕了只蟾蜍伏在案头,

  蟾蜍嘴里藏着出水口,

  桌下的开关一开,就有清水不断流出,

  连水温都能调节,在当时可算是罕见的“高科技”

  了。

  闫奇打趣地说道:

  “馆长,这张茶桌价格不菲吧?”

  报馆馆长笑着摆摆手:

  “哪里比得上闫大师的灵璧石,根本不值一提。”

  听到“灵璧石”

  三个字,闫奇不由得眉头一紧。

  馆长这话里有话!

  再想到之前那位报社编辑对灵璧石的热切态度。

  闫奇心里清楚,馆长今天找他来,

  根本不是为了最近案件报道的事。

  多半,还是冲着他那块灵璧石来的。

  难道这位馆长是想买他的灵璧石?

  想到馆长一向出手阔绰的风格,闫奇顿时也热情高涨。

  “哈哈哈!馆长太抬举我了,我哪敢跟您比呢?”

  他嘴上不停,专拣好听的奉承。

  既然灵璧石要出手,说几句漂亮话又算什么?

  馆长被夸得飘飘然,拿起闫奇选好的茶具,就往茶池里冲洗。

  茶池一端有个塞子,能让废水流出,设计颇为巧妙。
  http://www.yqzw5.cc/yq46653/2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