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残玉异变,图景扩展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罗令把陶片锁进抽屉后,没回宿舍,而是坐在讲台边翻开了笔记本。屏幕的余温还贴在指尖,直播间的热度已经冲上本地热搜,但他没看评论。他只记得赵晓曼发来的那条消息——背面符号在县志附录里找不到对应。

  他低头摸了摸脖子上的残玉。玉面冰凉,毫无反应。

  可他知道,那三笔刻痕不寻常。

  天没亮他就起身,先去校舍后墙检查了昨晚安置的简易报警线——几根细铁丝横在窗框边缘,没被动过。回教室时,他顺手打开抽屉,再次取出陶片。这次他没看正面,而是将它翻过来,指尖缓缓压上背面那三道刻痕。

  残玉突然发烫。

  热意像针,顺着锁骨刺进胸口。他没出声,手指一紧,迅速闭眼凝神。

  梦境瞬间铺开。

  不再是熟悉的古村全貌,画面一路向后推移,越过破庙地基,穿过岩层,直抵后山腹地。一道狭窄暗道浮现在岩壁夹缝中,走势曲折,隐约可见石板阶梯向下延伸。尽头处,一道半掩的石门虚影静静立着,门缝里透不出光,却有种被注视的压迫感。

  他想靠近,梦却开始模糊。

  睁眼时,额角已渗出一层薄汗。陶片还在手里,残玉恢复冰凉。

  他把陶片放回抽屉,锁好,转身走出教室。

  晨雾还没散,他沿着村道往自家老屋走。父亲留下的木箱还在堂屋角落,他蹲下撬开锁扣,翻出一叠泛黄的手稿。那是罗父生前测绘青山村地形时的记录,用红蓝铅笔标注了水脉、土层和老树根系。他铺开其中一张,手指顺着后山等高线滑动,最终停在一处凹陷地带——地下水流向在此分岔,形成天然空腔的可能性极高。

  梦中暗道的走向,正好穿过这个区域。

  他合上手稿,回校时顺路去了破庙。庙后墙裂缝还在,他掏出手机,打开测角仪功能,对准裂缝延伸方向。数值跳出来:北偏东十七度。他调出昨晚直播的回放,放大画面中裂缝的角度,反复比对。一致。

  回到办公室,他在笔记本上画了张草图:从破庙后墙起,按十七度角延伸,穿过岩层,接入梦中所见暗道入口。又在旁边写下两行字:

  1. 残玉首次因触碰陶片而发热,此前仅需静心即可入梦。

  2. 梦境范围突破原有边界,新增地理信息与现实地貌吻合。

  他盯着这两行字看了很久,合上本子。

  下午的直播照常开始。

  摄像头架在讲台一角,学生们刚放学,教室空了一半。他没提陶片,也没说暗道,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村史手抄页,挂在黑板上。

  “今天不讲符号。”他坐下,语气像拉家常,“说个老话。”

  弹幕飘过:“罗老师今天走民俗路线?”“又有新料?”

  “咱们村老人常说,破庙底下通龙脉。”他指着抄页上一行小字,“说早年有樵夫夜里听见庙后山响动,像有人走动,追过去却什么都没有。还有人说,暴雨天能看见庙墙渗水,水是往里流的,不是往外。”

  “卧槽?”

  “真有这种事?”

  “这不科学啊。”

  他笑了笑,“信的人当传说,不信的人当故事。但你们发现没有,这些说法都指向一个方向——破庙后面那片山。”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条线,从破庙向后延伸。“要是真有条道,会通到哪儿?”

  弹幕炸了。

  “挖!必须挖!”

  “罗老师带我们探秘!”

  “这比盗墓小说还刺激。”

  他没接话,只把白板转了个角度,让镜头拍得更清楚些。“现在说这个还早。没证据,不能动土。但可以先猜。”

  “我猜是避难所!”

  “古代密道!”

  “藏着宝贝吧?”

  他看着屏幕,点头。“猜得都有道理。等我们找到下一个线索,再决定要不要往下走。”

  直播结束,他拔下U盘,顺手关了电脑。

  赵晓曼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沓打印纸。“你刚才那番话,会有人当真。”

  “我知道。”

  “王二狗刚在校门口拦我,问是不是要挖山。”

  “我没说要挖。”

  “但你说‘等线索’。”她把纸放在桌上,“这是县档案馆能查到的全部地质资料。后山岩层以硬砂岩为主,人工开凿难度极大。真有通道,只能是古人利用天然裂隙修的。”

  他翻开资料,一页页看过去。

  “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别人梦里的事?”她问。

  “不说。”

  “可你刚才在直播里引导了。”

  “我只说了传说。”他抬头,“没人知道我梦见了什么。”

  她盯着他看了几秒,转身要走。

  “晓曼。”他叫住她,“明天你能不能帮我找本老县志?不是附录,是清乾隆年间的原刻本。”

  “为什么?”

  “梦里那道石门。”他停顿了一下,“门框上有个缺口,形状像只鸟。我想看看有没有记载。”

  她点头,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重新打开电脑,把直播回放调出来,一帧帧拖动。停在破庙后墙裂缝的画面。他放大,用尺子比着屏幕量角度,再对照手绘草图。十七度,分毫不差。

  他关掉电脑,走到窗边。

  后山轮廓在暮色里渐渐模糊。他抬手摸了摸残玉。

  玉还是凉的。

  但他记得梦中石门的纹路,记得那股从地底传来的压迫感。

  第二天一早,他去了村委办公室。

  刘德福正在看报纸,见他进来,放下茶杯。“昨晚直播我看了。你说的那些话,村里有人议论。”

  “我知道。”

  “老李头说,祖上规矩,后山不能动。”

  “我没说要动。”

  “可你提了。”

  “我只是讲个传说。”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图,“这是根据现有资料画的推测路线。如果真有通道,入口大概率在庙后三百米内。我想申请做个非破坏性勘探。”

  “怎么探?”

  “地质雷达,不挖土,只扫描。”

  刘德福皱眉。“赵崇俨刚走,你又要搞动静?”

  “动静是他们引来的。”

  “可你现在提这个,别人会说你借机敛财。”

  “那就不提。”他收起图纸,“等下一个线索出现,我再拿出来。”

  他走出村委,沿着村道往回走。

  路过老槐树时,他停下,伸手摸了摸树根。

  那里刻着半个符号,是上一次发现的痕迹。

  他掏出陶片,再次触碰背面刻痕。

  残玉没热。

  他收回手,抬头看了眼后山。

  风从山口吹下来,掀动他工装裤的下摆。

  他站在树下,没再动。
  http://www.yqzw5.cc/yq4664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